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电子竞技,一场大梦-风君子博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半佛仙人

  这是一群少年和梦相爱相杀的故事。

  有人成名,有人落寞。

  有人成为资本,有人成为资本的玩物。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1

  2001 年,WCG 世界总决赛,马天元和韦奇迪拿下星际争霸项目双打冠军,在领奖台上高举国旗。

  那时的中国,游戏刚刚发芽。

  游戏+世界冠军的双重刺激,让无数少年热血沸腾,做梦也想要去看看那里的风景。

  第二年,韦奇迪在预选赛上看到了一个年轻人,他正恳求工作人员通融一下,让未成年的他参加比赛,韦奇迪上前看了一眼报名表:

  姓名:“李晓峰”,ID:“SKY”。

  那年李晓峰 17 岁,每天晚上要去网吧包夜打星际。

  包夜花的钱太多,只能从饭钱里省,一块钱十个水煎包配上免费的白水,每天一顿,勉强续命。

  当时李晓峰加入了一个地区战队“Home”,但有战队并不意味着有实力,那时的中国战队玩的是土匪的路子,既没有俱乐部支持也没有正规的训练基地,所谓战队倒像是网游里的公会,只要愿意来就收你做小弟,做得好了升二线,二线再升主力。

  主力的福利就是能够和其他主力打一打,钱是完全没有的,比赛的奖金就是最早的电竞选手全部的收入。

  2002 年,李晓峰到西安参加 WCG 预选赛,这不是他第一次来西安,上一次来,他在火车厕所里站了一夜,只是想要拿到 300 块的奖金,结果第三轮就被淘汰出场,奖金没拿到,还倒赔了旅费。

  这一次再来,他已经是河南有名的高手,在全国星际圈也有点名气,但差点因为未成年被拒赛,多亏韦奇迪路过才获得资格。

  在这里,李晓峰第一次见到了苏昊,ID:SuhO,后来他被称为“左手会跳舞的男人”。

  这是两人最初的缘分。

  成了队友后,苏昊谈起往事,说到当年为了参加比赛“连续吃了两个月五毛钱的鸡蛋饼”,水煎包消灭者 SKY 当即对鸡蛋饼克星 SuhO 好感大增,产生了一种知音般的亲切感。

  贫穷,是中国电竞拓荒者们共同的回忆。

  那时的电子竞技,并没有青训,也没有工资,你要打游戏就要拿命来打,赢了拿微薄的奖金,继续打。

  输了就是荒废光阴,就此死去。

  他们豁出青春争夺的奖金没有多少,不少职业选手为了几百块的网吧赛而到处奔波,大家在不同的网吧见面,大喊一声“how old are you!”,然后郁闷的在原本以为十拿九稳的比赛中搏命,那是真正的“网吧联赛”时代。

  当时的职业战队也以网吧作为大本营,常常网吧老板就是战队老板,老板有一天不想玩了,战队就要解散。

  马天元和韦奇迪所在的战队=A.G=是当时最早一批职业化的战队,但能像=A.G=一样,从半职业战队变成 AG 俱乐部活跃至今的,十不存一。

  那个年代风头正劲的战队“ID”、“[Beijing]”都在后来的时光中泯然众人。

  因为电子竞技虽然是虚拟世界。

  但人活在现实中。

  人活着,就要吃饭。 

  2

  如同所有电竞少年一样,李晓峰要面的头号大敌并不是游戏水平和宿命中的对手,而是家人的不理解和路人的指指点点。

  对大部分人来说,“游戏玩得好”完全算不上一个优点,即使你拿到了世界第一,也照样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混混青年”。

  打游戏,在那个年代,是有原罪的。

  2002 年的 WCG,是李晓峰送别自己青春的仪式,他已经答应父亲,这一次打完他就回老家当一个医生。

  但少年的热情又哪有那么容易被送走?

  2003 年,李晓峰再次偷偷报名参加 WCG,但这时的星际已经不复当初的火热,分赛区冠军连奖金都没有。

  此时,一个新游戏正在崛起,那就是《魔兽争霸3》。

  那一年,曾与李晓峰在网吧一面之缘的 SuhO 转战魔兽争霸,拿下 WCG 中国区冠军。李晓峰坚持了一年之后,也无奈在第二年转型魔兽。

  转型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有钱拿。

  钱不多,每月 1000 块工资,这对于一直想成为职业选手的李晓峰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诱惑。

  一个月,1000 块。

  为了这一个月 1000 块,李晓峰和家人决裂。

  也就在这里,SuhO 和 Sky 成了队友。

  在当时的中国魔兽圈子里,SuhO 是具有绝对统治力的选手,连续三次 WCG 中国区决赛 SuhO 都拿下了冠军,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魔兽第一人。

  按照 Sky 的说法,SuhO 是绝对的天才。

  但是这世界总是喜欢慢待天才。

  3

  2004 年,SuhO 如日中天,大家普遍认为 SuhO 可以和当时世界最顶尖的高手一争高下,但那一年的 WCG 世界总决赛地点在美国,“贫穷无业”的 SuhO 和 Sky 签证都没过,两个绝世高手只能蹲在国内吃泡面。

  好在韩国向国内几大高手发出了邀请,共同前往韩国,参加持续一个月的全明星邀请赛 WEG,SuhO 和 Sky 都在名单之中。

  在这里,Sky 第一次见到了 moon。

  因为主办方的安排,Sky 和 SuhO 与两名韩国高手成了室友,一个是鬼王 sweet,另一个就是 moon。

  语言不通的两队人在一起生活了一个月,moon 和 Sky 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床的那个年轻人就是自己今生的宿敌。

  十年后,Sky 回忆那一场联赛,称 moon 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在长达一个月的世界高手循环赛中,moon 十五战十五胜,未逢一败,天下高手无一合之敌,乱矿流名扬世界,moon 在这个只有四个种族的游戏中被尊称为“第五种族”。

  那时没有人怀疑,他必然能够拿下一个 WCG 冠军。

  2005 年,moon 折戟预选赛,未能进入 WCG。

  同年,Sky 击败世界各路 war3 好手,为中国拿下第一个具有绝对说服力的世界冠军,在 WCG 领奖台上高举国旗,从此成为【人皇】。

  第二年,moon 因手伤再次未能通过预选赛。

  Sky 在意大利蝉联冠军。

  2007 年,moon 一路凯歌,打遍世界,横扫无数冠军,最终在 WCG 半决赛遭遇 Sky,被如日中天的 Sky 击败。

  Sky 两度冠军,但他却一直在说别人才是天才,他羡慕那些游戏生活两不误的人,羡慕哪些天赋惊人,一出山就技惊四座的人。

  但最后出来的却是 Sky,一个努力家。

  天才令人炫目,但天才总是零落在风中。

  Sky 高举国旗的时刻,SuhO 在台下为他欢呼。

  Sky 说,如果 2004 年全盛时的 SuhO 没有因为签证问题被卡住,也许第一个中国 WCG 个人冠军就是他。

  但这世界上没有如果,Sky 成了中国电竞的旗帜,而 SuhO 黯然退役。

  而 moon 就此中了 WCG 的魔咒,每一个人都知道他很强,他在各种各样的大赛上扬名,击败过无数绝顶高手,但唯独 WCG 的槛,就是过不去。

  我拿遍了冠军,但就缺那么一个。

  有时候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命运的加持。

  4

  2012 年,WCG,Sky 和 moon 战至终盘,Sky 的骑士大军冲入 moon 的基地,摧枯拉朽,无人能挡,moon 的守望者在后排疯狂输出,但无法阻止人族进军的步伐,Sky 胜利已成定局。

  曾经打遍天下的“第五种族”moon 无奈的敲下 GG,最后的“木盖大战”以 Sky 胜利告终,一个时代就此终结。

  胜者走出比赛室,微笑着面对全场的欢呼,但他却推开了上前的工作人员,径直走向了对手的比赛室。

  moon 的脸上挂满了汗水,近两个小时的高强度大战混杂着失败的懊悔,让人分不清眼角的那些液体是汗还是泪。

  《say goodbye》的音乐响起,Sky 伸出手,邀请原本该默默离去的输家走出来,走到舞台的中央。

  那天人皇 Sky 和月魔 moon 并肩而立,向过去作别。

  Sky 对镜头说,这个第三名,对他和 moon 来说,都不重要。

  不管是赢家,还是输家,甚至在场的观众,没有人想看到 Sky 和 moon 的对决只是为了争夺季军,因为对他们两个人来说,唯一重要的荣誉只有最高的皇冠。

  但皇冠只有一顶,而皇冠上的珍珠早已经黯淡。

  几个月前,IG 在 TI2 上夺冠,DOTA 声威正盛。另一边,CS:GO 发售,老牌 FPS 王者归来;Sky 的本家 WE 成立了 LOL 分部,另一边,一个叫简自豪的初中生被 RNG 看中,成为职业选手。

  一个新时代正携着横扫千军的霸气走来,即将统治电子竞技的天空。

  曾经天王的决斗,只不过是一场盛大的葬礼。

  在新时代的曙光中,老人家们的葬礼,就这样孤独的落下了帷幕。

  第二年,世界电子竞技最高的荣誉 WCG 宣布停止举办,天空与月,再不相见。

  5

  2005 年,SKY 在领奖台上高举国旗的时候,IceFrog 接手了 DOTA 的开发工作。

  在天才设计师 IceFrog 的妙手下,这张原本隶属于魔兽的地图逐渐被推向巅峰。

  2006 年,DOTA 开始在中国大学校园里流行,一个名叫伍声的大学生接触到了 DOTA,并拖着几个朋友组建了校队 AVNC。在 2007 年的 WCG 预选赛上,伍声带着这支校队淘汰了夺冠大热门 Html,一战成名。

  命运的奇妙就在于此,败给伍声后不久,Html 卖身 Ehome,成为 Ehome 旗下 DOTA 部门,一年后,伍声加入 Ehome,和自己成名的踏脚石成了队友。

  值得一提的是,Html 这个名字看起来像是网页格式,但其实是“How to make love”的意思,年轻人的内心就是这么污。

  在 Ehome,伍声遇到了 longDD。

  在 DOTA 在火起来之前,中国更流行另一张 moba 地图:真三国无双,许多 DOTA 高手都是真三出身。longDD 在真三的 ID 是子龙,但因为满大街都是子龙,太没有辨识度了,就卖了个萌,改名 longDD。

  longDD 决定打职业的决心如同当年的 Sky 一样坚定,当他被召唤到北京,成为一个职业选手的时候,他连返程车票的钱都没有。

  少年出发时,就没想过回头。

  回头就是蹉跎。

  伍声、longDD、DC,这群后来赫赫有名的高手凑在一起,在几个月内连续拿下了 5 个冠军,风头一时无二。

  站在后来的历史回头看,Ehome 已经抓住了最好的一把牌,但 Ehome 却错过了这一切。

  一次,Ehome 的经理 71 怀疑办公室里丢了钱,找来队里的选手逼问,问到伍声,心高气傲的伍声反呛道:“丢了钱就去报警啊!”没多久就离开战队回了学校。

  为了补 09 的缺,71 从死对头 CANT 手里挖来了 820,但 820 有个条件:“我到哪里,我兄弟 357 就要去哪里。”

  71 思考了一下,同意了这个要求,而 longDD 却成为了这场交易唯一的牺牲品。

  孤注一掷,背水一战,却换来被抛弃的结局,longDD 的愤怒无从发泄,他从此成为了 Ehome 的复仇者,只要面对 Ehome,战斗力直接翻倍。

  但他在复仇战到来之前先迎接了自己的另一个命运。

  当时的世界 DOTA 中心在欧洲,各种大型比赛,正规战队,把国内依托在 war3 战队之下的 DOTA 战队映衬的像是被收养的小可怜,加上和国外交流太少,大家都对中国 DOTA 的水平缺乏信心。

  2009 年,欧洲最顶尖的选手 Vigoss 带着他的 PS 战队征服了整个欧洲,将目光看向了世界,看向了中国。

  PS 战队来到中国,中国战队瑟瑟发抖,无一合之敌。

  但他们输的可能不是技术,而是心。

  危难时刻, longDD、单车、PD 带领的 7L 战队出手,将 PS 战队2:0 斩落马下,中国人突然发现,欧洲的豪门也没那么可怕。

  但紧接着 7L 战队就因为经营不善而原地解散,一代传奇冠军队又落得各奔东西的下场。

  贫穷,混乱,朝不保夕,是中国第二代电竞选手的命运。

  他们有技术,他们不认输。

  但在现实面前,这些都有些无力。

  6

  伍声被称为大酒神之后,曾经公开说过自己做事的原则:要不然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绝。

  在 Ehome 的时候,他已经收到了学校的学籍警告,如果不能回校补考,他就要退学。

  而对当时的伍声来说,相比学籍,冠军更重要。

  顶着学校的最后通牒,他和 Ehome 的队友抢下了几个冠军,并在一次 Solo 大赛中对 longDD 打字:“这个比赛我要赢,不好意思”,然后干脆的拿下胜利,这句话也成为 DOTA 装X语录中不朽的经典。

  在这一场比赛中,伍声第一次在自己的 ID 前冠上了 For The Dream 的名号。

  2009 可能已经做好了自己 2009 的计划。

  2009 年,离开 Ehome,补考完毕的伍声自己组织了一支新的战队,大部分人是从学校就地招募的,唯一能叫得上名号的只有一个 ZSMJ。

  彼时的 DOTA 界正是群雄争霸的乱世,伍声就带着他的学生战队 FTD 踏入这个漩涡,几个月后,这支战队改名 LGD,横扫中国。

  哦对了,LGD 的中文含义是,老干爹。

  对,就是老干妈的宿命之敌。

  队伍里一开始有一个 ID,叫 misaya。

  大家对 misaya 最大的印象,就是他在关键时刻用关键技能大了一个小兵,沦为笑柄,草草离开 Dota。

  有人说这摧毁了他的职业生涯。

  但实际上,正是这一指,挽救了他的职业生涯。

  后来他有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若风。

  他的路,不在 Dota。

  FTD 改名 SGTY 后,09 和他的小伙伴们来到马来西亚,创造他们的传说。

  那时,Ehome 战队重组完毕,摩拳擦掌;CH 战队的 longDD 和 Brning 野心勃勃;CD 战队坐拥当时世界最强后期 zhou,靠一手玩命四保一过关斩将。

  但最后的光荣,属于 2009,属于 ZSMJ。

  在队伍陷入巨大劣势的情况下,FTD 的五人展示出极限抗压,硬是逆风翻盘。

  冠军,中国 DOTA 战队第一个世界冠军!

  其价值,恰如当年的 Sky 在 WCG 上高举国旗的那一刻。

  但 09 并没有建立王朝的野心,他在拿下世界冠军后不久就宣布退役,回学校寻求毕业。

  但有些路,你开始走了,就没可能再回头。

  09 一手参与创建的 LGD 战队是当时职业圈最专业的俱乐部,甚至胜过 Sky 的本家 WE,退役之后,09 选择回到战队担任经理一职。

  2010 年,09 带着 LGD 征战马来西亚,回到这个前一年他创造奇迹的地方,但在这里,他和赞助商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老干爹辣酱的太子爷指着他怒骂道:“你要是能一年赚 20 万你就去赚!”

  那一夜,09 被他心爱的队伍逐出,孤单的在 11 月的马来西亚街头走了一整夜。

  他明白了一件事,“Dream”再美,都不如有一个“干爹”。

  在资本面前,什么冠军,什么职业选手,只不过是富二代的玩物。

  回国之后,09 开始制作解说视频。

  当时在国内已经有一些解说视频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解说经济”,但 09 让这一切上升了一个等级。

  从《2009DOTA 回忆录》到《从零单排》,09 用绝对专业的视频制作成了全网 DOTA 解说视频的顶流,而在视频中打广告卖零食的“肉松饼经济”,更彻底改变了电竞选手贫穷的命运。

  不到半年时间,09 的淘宝店单月利润就已经超过 20 万。

  后来,有人管他叫猪肉九。

  其实,这不是一件坏事儿。

  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电竞梦。

  7

  2011 年,电竞界出了两件大事,一件是 TI 开赛,砸出了 100W 美金的巨额奖金。

  另一件是 LOL 在中国大陆公测,同时第一届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举办,后来大家称之为 S1。

  从这时开始,拉开了“刀狗”和“撸狗”的十年口水仗大幕。

  和难于变现的 WCG 不同,游戏官方直接举办的比赛具有天然的商业性,每一个职业选手,每一场比赛,都是游戏自身的活广告。

  当资本认为你值钱的时候,你就真的值钱了。

  一夜之间,职业选手的身价倍增,富二代们互相挖来挖去,不讲道理。

  当时的重灾区就在 DOTA。

  2010 年,Ehome 出征法国,横扫欧洲,尽全世界绝顶高手之力,拿不下 Ehome 一路高地。

  这传奇战绩让 DOTA 的人气达到了顶峰,富二代们的热情也达到了极致,整个 2011 年,中国 DOTA 界就在循环往复的挖角中度过。

  longDD 尽弃前嫌,回到老东家 Ehome,只为拿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冠军。没想到几个月后,他又成了商业弃子,被二次踢出 Ehome。

  挖人大战毫无道理,毫无底线,平均月薪不到 2000 的职业选手在富二代手中就像鸡一样来回交易,违约金根本不能让他们心痛一秒钟。

  这时候,那个男人出现了。

  2011 年底,王思聪进入电竞圈,成立了 IG 俱乐部,然后公然放话:拿了冠军,一人两万!

  IG 的职业选手瞬间成为高薪职业,有了自己的训练基地,可以不用在网吧苟且。

  笑笑对王校长的慷慨记忆犹新,尤其是当他第一次拿冠军后,王思聪拎着五个黑塑料袋走进来,一人一个,里面放着承诺好的两万块现金。

  那时正为一个月 1500 的薪水吃不饱而痛苦的 PDD 收到了笑笑的消息:来 IG 吧,一个月 6000 呢。

  PDD 保存这张聊天记录保存了许多年。

  到了 IG 之后,原本月薪 1500 还常常被拖欠的 PDD 第一次感受到了准时开工资的滋味,他说当他手里捏着 7000 块的时候,那个厚度,那个手感,让他永生难忘。

  这种变化击碎了老牌俱乐部的骄傲,Sky 回忆那段时光,说到肉松饼的选手、富二代的挖人、IG 突如其来的高规格、官方比赛高昂的奖金,苦笑不已。

  2013 年,WCG 停办后,Sky 开始参与 WE 的商业运作,面对新时代,他显得茫然不知所措。

  原本用爱发电的俱乐部已经养不起选手了,选手打出名气就去做视频解说,或者被富二代挖走,人人都在问他为什么不能提供 IG 一样的条件,WE 不是豪门吗?

  他说他感觉全世界似乎都在嘲笑他:李晓峰,你算老几?

  这已经不再是他们这代人的时代,不再有网吧里的草根战队,不再有一块钱十个的水煎包,不再是不被理解只能孤军奋战的无奈。

  WE 开过外设店,卖过肉松饼,Sky 几乎要自己亲自下场玩 LOL。世界变得太陌生,第一代电竞选手却管不住手下的“电竞明星”。

  2015 年,Sky 宣布建立自己的外设品牌“钛度”,要做外设界的耐克。李晓峰成为身家千万,成为手握战队的资本本身,天王 Sky 的故事到此终结。

  在名利面前,梦想的力量看起来微不足道。

  虽然他们真的燃烧过。

  8

  2011 年,DNF 圈的黑光剑圣孙亚龙退役。

  离开 DNF 的日子里,孙亚龙迷上了《英雄联盟》。

  一天,孙亚龙遇到了一个人,大战数场后,对方向他发来邀请,问他要不要去打职业。

  那个人后来被人叫做五五开。

  2011 年 4 月,孙亚龙拿出自己全部积蓄,买了张去北京的票,加入了 CCM 战队。

  五五开对孙亚龙许诺:来了就有大别墅,训练基地,月薪三千,前途无量!

  到北京第一天晚上,孙亚龙被领队抓去玩德州扑克,输光了口袋里应急的 800 块。

  然后老板通知他们,DOTA 部门要回来了,LOL 部门得把训练基地让出来。

  去哪里训练?

  自己出去找旅店住,找网吧训练,钱先垫上,后面报销。

  懵逼的孙亚龙就这么搬出了大别墅,住进了招待所,和几个队友一起挤在网吧里吃泡面练 LOL。

  不久后,战队启程前往成都,参加 TGA 大奖赛,一行人身无分文,狼狈不堪。

  到达成都,拿下地区预赛出线资格,几人却惊讶的发现决赛在一个月后,自己必须要在举目无亲的成都生活一个月。

  队友被逼到了极限,叫着要散伙,已经孤注一掷的孙亚龙赶紧拦下了队友,向家里借了 3000 块,另一边的五五开也从家里借了 2000 块,一行人勉强解决了吃住的问题。

  五五开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说:“三年前我离开家,我说,妈,三年之后我回来给你买个房!

  结果三年之后我回来说,妈,再借我两千!”

  贴钱做职业选手在那个时候是一种常态。

  之后,CCM 几人挂靠到别家俱乐部的网吧蹭网,勉强解决了训练场地的问题。

  几个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忙碌了一天,红着眼睛进了一家饭馆,点了一盘“白肉”,几口吃光,又要了三盘。

  所有人都说,那是他们吃过最好吃的一顿肉。

  多年后,黑光剑圣已经成了笑笑,他在直播中回忆自己的往昔,说到这一顿肉,激动到语无伦次,却想不起白肉的名字。

  这时手机响起,五五开发来信息:是李庄白肉。

  如果没有后来的割袍断义,这本该是一段绝美的故事:

  几个穷困的年轻人,为梦想而远赴他乡,用尽身上最后一点钱,在一家小饭馆中吃了一顿肉,之后携手并肩,在 TGA 上逆风翻盘,挑落电竞豪门 WE,捧走冠军奖杯,从此飞黄腾达。

  2017 年底,五五开和孙亚龙隔空对撕,五五开公开放话,称“李庄白肉只是一顿饭而已”,昔日情义,尽逝风中。

  一个月后,五五开因教唆粉丝骂人,被点名批评,全网封禁。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9

  孙亚龙和五五开一行回到北京不久,CCM 俱乐部整个被王校长收购,CCM 变成了 IG,但五五开没能留多久就带着自己香港的小伙伴离开了,为了填补他们的空位,IG 又挖来了一批高手,其中有一个胖子,ID 叫 PDD。

  我有理由怀疑这个胖子和 longDD 有一腿,因为 PDD 的意思就是“胖弟弟”。

  但是后来他对外宣称自己 ID 的意思是“拼到底”。

  再后来,有人以为他代言了拼多多。

  骚猪的名声太响亮,以至于很多人会忘记,PDD 不只是一个主播,更是一个退役的职业选手。

  他曾经是国服最强上单,拿过 SWL 联赛第二赛季冠军、IEM 新加坡站冠军。

  但故事到这里,赛场上的激情和汗水早已经不再是电竞的主角,台面下的风云变幻才是真正的血雨腥风。

  五五开离开 IG 后辗转加入皇族,一路打到 S3 决赛,在决赛前一句“我和 Faker 五五开”造就了他的诨名。

  他队中的 ADC 名叫简自豪,ID 叫 UZI,那年他 16 岁,在比赛中靠一手 VN 极限走A一战成名,后来有人问外国选手说“中国 ADC 为什么这么强”,他们回答“因为中国有个 UZI,只要和他打过一次,你对游戏的理解都会不一样。”

  但强大并没有什么用,那年的 SKT 如日中天,皇族被打出了3:0 的惨烈比分,一时群情激奋。

  大家说反正都是三比零,我上我也行。

  大家欢呼胜利的另一面,就是不能容忍失败。

  电子竞技,输就是原罪,不能赢得胜利的人,呼吸都是错的。

  赛后皇族战队原地解散,五五开退役,只有 UZI 留在战队背负骂名。

  退役后的五五开反而走上了人生巅峰,在直播界混到风生水起,淘宝店流水千万,还开了开哥麻辣烫,搞起了个人品牌周边。

  张狂的他豪言:“faker 玩游戏 diao 有什么用?

  赚的有我多?还不是要被我奴役?”

  那时几乎人人都已经明白,选手只是资本手里的鹰犬,任你武功盖世,终究要被资本奴役。

  几年后,饱经摧残的 UZI 对着镜头腼腆又带着点期待的说着:实在不行就去搞直播吧,跟 white 一样,赚大钱!住大房!

  想想当年为 300 块远赴西安的 Sky,想想当年在马来西亚街头游荡的 2009。谈什么梦想,电竞选手打游戏,可能从头到尾都是为了钱吧。

  为了钱没什么不对。

  只是少了些精彩。

  10

  2014 年 1 月,笑笑宣布退役,几个月后,PDD 宣布退役。

  后来两个人经常互黑,PDD 说自己怀疑笑笑在打假赛,后来看他打路人才发现他是真的菜。

  笑笑说自己在 IG,IG 还能进得去八强,自己一退役,连八强都进不去了,PDD 一退役,又能进八强了,你看,到底是谁拖了后腿?

  但是两个人心里都很清楚,他们退役,只是因为他们已经老了。

  在电竞这个行业里,23 岁已经算是老将,孙亚龙这种玩战术的多撑一撑,26 岁也已经菜到路人局都打不动。

  那时,电竞解说+淘宝店的模式已经成型,一个叫 LOL 小智的解说更直接把电竞解说变成了单口相声。

  恰逢直播平台开始兴起,同期退役的选手几乎都试探着开始进入直播行业。

  战术大师笑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大菊观:与其做个人品牌,不如做一个团体 IP,把单口相声做成群口相声。

  那时郭德纲如日中天,中国提起相声首先想到的就是德云社,笑笑暗搓搓的想:我们蹭个热度,组织就叫德云“色”。

  后来,德云色成为直播界的一个传奇。

  而 PDD 的命运则充满了玄奇。

  依靠自己当时国服最强上单、世界第一皇子的名头,PDD 天然就有足够的群众基础,而说话风趣、擅长互动的特点成了决定性优势,让他迅速攀升一线主播。

  在这个时候,有一家名叫 Magician 的经纪公司突然出现,宣称自己签下了 PDD,并和战旗签下了 1000 万的合同,这个消息一出瞬间一石激起千层浪,电竞圈为之震怒。

  富二代挖人的大战在王思聪入场后已经进入终局,在王校长的主导下,各大战队成立了 ACE 联盟,虽然这个联盟后来臭名昭著,但在当时确实有效规范了行业环境。

  Magician 的出现则打破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平衡,选手不会被对门战队挖走了,倒会被直播平台挖走,这能忍?

  平台也不舒服,你把职业选手打包议价,自己中间过一手,我们签约费不就高了么?这能忍?

  ACE 联盟和平台达成一致,全部资本行动起来,迅速封杀了这个 Magician。

  PDD 稀里糊涂的就成了资本的筹码,差点被电竞圈当成反面典型一勺烩了,最坑的是,到现在都没人知道 Magician 到底签没签下 PDD。

  不能做别人的玩具,要有自己的力量,我也要做说话的那个人!

  骚猪暗暗下定了决心。

  11

  2015 年 6 月,通过直播攒了一些钱之后,PDD 建立了自己的战队 MGB,半年后,又收购了 LDA 俱乐部,将两者合并成 YM 战队。

  YM 战队在 LOL 圈大名鼎鼎。王校长当年创办 IG,大肆挖人的时候就被嘲讽为“电竞黄埔校长”,但当 YM 出现后,电竞黄埔这个称号就转移到 YM 头上。

  自创立以来,YM 为 LPL 贡献了两个全球总决赛 MVP,一个夏季赛 MVP,一个冠军辅助。

  但是队伍却在 LSPL 七进七出,始终没能得到晋级 LPL 的机会。

  据说 PDD 在 YM 战队上赔了 1000 万,全靠卖选手给 LPL 的大俱乐部才能保本。

  七次挑战晋级失败,时间却没有给 PDD 第八次机会。

  随着资本不断注入,LPL 的规模越来越大,原本的运作模式已经不再适合这些资本玩耍,它们要扩大自己的规模,首先,要取消升降级,从此 LPL 的名额,拿钱来买,没钱?没钱玩你妹的电竞?

  失去升降级机制,YM 再无进入 LPL 的可能,PDD 终于意识到,在这群有钱人面前,靠实力打进 LPL 是一个不可能的梦想。

  他将 YM 完全改成一个青训机构,用来挖掘人才,然后去寻找另一个进入 LPL 的方式。

  在 Sky 的时代,曾经有一个真正的天才少年,xiaOt。

  在李晓峰还在网吧找架打的时候,13 岁的 xiaOt 一出手就击败了加拿大职业电竞选手 Grrrr,成为万众期待的天才少年。

  但 XiaOt 的电竞人生非常悲催,他星际成名,转魔兽后辉煌了几天,一度被称为中国兽王,后面魔兽就凉了;

  魔兽热度下降后他又转星际2,一度被称为中国星际第一人,结果发现星际 2 是个 dead game;

  恰逢暴雪画了一个大饼,说要做自己的 MOBA,xiaOt 信了,转了风暴英雄。

  风暴英雄到最后也没火。

  你看,世界总是慢待天才。

  2014 年,xiaOt 建立了自己的战队 estar,战绩惨不忍睹,好在 2015 年《王者荣耀》横空出世,换线天王、节操杀手、职业二五仔、电竞吕布,xiaOt,当即建立了王者荣耀部门专攻手游,这一具有先发意识的操作让 estar 这个传统电竞俱乐部成功成为 KPL 的强队,曾经的天才少年 xiaOt,也变成了王者圈大名鼎鼎的T将军。

  PDD 送走了 YM 战队后,四处寻找机会,他看中了 estar 拥有武汉主场的优势,果断联系T将军,双方一拍即合,又拉来了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作为大腿,三方合作,PDD 和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共同注资 estar,豪掷 9000 万,买下了一个 LPL 的名额。

  到此,刘谋终于从一个职业选手,一个棋子,获得了一家属于自己的 LPL 俱乐部,成功从“胖弟弟”变身“刘老板”。

  他是这个时代最后一个从选手成为资本的人。

  在他之后,选手的上限就是名贵的工具。

  仅此而已。

  12

  时代已经变了,但总有少年一腔热血,看不到世界的真相。

  S3 上,16 岁的 UZI 一战成名,那时他只听得到观众席的欢呼,看得到论坛上的辱骂,却不知一些资本的眼睛这时已经盯上了他。

  和那些拓荒者比,Uzi 是幸运的,因为从他入行,中国电竞就此进入了一个商业化的时代,而 LOL 又是商业化电竞中的佼佼者。

  成为职业选手后,Uzi 就已经远离了曾困扰无数世界顶尖电竞选手的痛点:贫困。

  但相应的,商业化带来了大量的曝光和评论,任何人都可以闪耀的时代,每一个污点也会被人看得清清楚楚,更会让舞台正中的人,背上不必要的关注。

  对资本来说,打得好并不算好,带来多少商业价值才重要。

  虽然那时的 LPL 已经有了资本的影响,但相比较韩国老牌电竞财阀还是不入流的门外汉,韩国人靠堆砌资本打造了顶尖的选手待遇,最优的训练流程,韩国选手一出山就可以打遍世界。

  而韩国人从星际时代,就擅长打造明星选手。

  对当时的“英雄联盟系资本”来说,要在中国这个大市场推进英雄联盟的流行,同样必须要推出一个明星级高手,一个像 Sky 一样的标志、符号,一个人造的“神”。

  而当时在国内能够达到世界级水平,又有非常亮眼操作的 UZI,就成了这个造神运动的首要目标。

  S4 时代,网上就已经有了“世界第一 ADC”的说法,而回顾这个时代,这样武断的吹捧无疑有些过头。

  在媒体宣传轰炸下,许多玩家真的以为 UZI 拥有这样逆天级的才能,但他们在比赛中看到的,却是中国队一次一次被韩国队轻松击败的现实。

  谩骂和侮辱飞向了这个刚刚 17 岁的年轻人。

  很多年前的星际,也是年年打不过韩国人,但那时没有这样激烈的谩骂,因为那时人人都知道,韩国人就是强,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但资本年年宣传,年年塑造一种“这次一定”的幻觉,让那几年的 LOL 玩家格外期待,最后希望落空时也就格外暴躁。

  但 UZI 不明白这一切,他的心中还有一个冠军梦,而他回顾四周,却没有一个能够支撑他的人。

  UZI 心灰意冷,认为皇族已经没有未来,选择了转队。

  首先到豪门 OMG,没多久,OMG 中单打野因女人问题开撕,几乎散伙。

  UZI 又转会 QG,没多久,QG 中单打野因女人问题开撕,几乎散伙。

  两番折腾,不但无缘 S5,甚至得到了个“拆队狂魔”的绰号。

  无奈之下,UZI 回到了重组的皇族,重组的皇族已经改了名字,叫 RNG——皇族永不言弃。

  Never Give Up。

  这个队名,倒像是一个混蛋的 Flag。

  13

  王者的落幕,并不总是气势恢宏。

  最后的木盖大战成为了绝响,埋葬了 war3 一代的青春。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 war3 玩家一样“幸运”,能够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看到的就是传奇的最后一战。

  更多时候,我们总要等到多年后惊醒,才知道那个曾经坐在王座上的身影已经不会再回来了。

  6 月 1 日,RNG 夏季赛的大名单公布,其中没有 Uzi。

  一瞬间,敏锐的人都意识到,这个才 23 岁的年轻人,原来已经是一个 8 年老将,他可能已经到极限了,而在 S9 上,RNG 和初代冠军 FNC 的对决,可能就是 Uzi 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

  最后一战,败于小组赛。

  恰如八年前,Uzi 名扬世界的那一年,最后一届 WCG 上,昔日王者 Sky 小组赛未出线。

  2018 年的 Uzi 意气风发,一路凯歌,先拿下职业生涯第一个联赛冠军,然赢得季中赛冠军、夏季赛冠军,直接以种子身份进入 S8 全球总决赛。

  8 月亚运会,又身披国旗,以中国队的身份击败韩国队夺冠。

  如果那时 Uzi 以这样的气势夺下 S8 冠军,一切都将顺理成章,王者加冕,磨难造就传奇。

  这一个如果,却成了永不能成型的幻梦。

  2018 年,RNG 半决赛败于 G2,举国哗然,讽刺之声遍布全网。

  另一边的 IG 则斩下 S8 冠军,在金色的雨中完成了 LPL 的夙愿。

  而 IG 中那个年仅 17 岁的少年,新一代天才 Jackeylove,独享了场上的光辉。

  两下对比,更觉凄凉。

  这个世界只需要一个主角。

  14

  Jackeylove,喻文波,12 岁就已经成名,14 岁开始直播,五个小号全部打进国服前十。

  不管从什么角度上看,他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如同当年的 UZI。

  15 岁,Jackeylove 加入 IG,但因为年龄不够不能上场,闷头坐了两年冷板凳。

  大家期待着他,大家也质疑着他。

  期待一个天才能否创造他自己的传奇,质疑他在两年冷板凳后,他还能剩下多少实力?

  毕竟,15 岁就已经开始正式比赛的那个天才,也没有什么成果。

  2018 年,UZI 称之为“职业生涯最好的一年。”

  那年他状态全满,队友默契,真正当得起世界第一 ADC 这个称号。

  那年 Jackeylove 刚刚出道,在小龙坑前冲向 UZI,挑战当时的“世界第一 ADC”,被春风得意的 UZI 虐杀。

  但资本总是能更快一步,当他刚刚有一些成绩,资本就已经为他安排好了葬礼。

  奔驰合约、耐克代言,铺天盖地的宣传文案已经准备就绪,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冠军。

  结果,RNG 败北,IG 获胜。

  Jackeylove 登上领奖台,而 UZI 在舞台下黯然离去。

  准备好的文案和宣传策划竟然统统作废,一个资本亲手给自己准备的黑天鹅让他们措手不及。

  有人做了一张图,上面是 UZI 自信的笑着,配上字幕“我十七岁的时候就打进S赛决赛啦!”;下面是 jackeylove 拽拽的表情,配上字幕:“我十七岁的时候就是S赛冠军啦!”

  新的天才出现,旧的天才自然要被埋进土里,Jackeylove 更年轻,更传奇,最重要的是长得更帅气,他才是大众更想要的那个超级明星。

  人们热切的追捧着意气风发的少年英雄,歌颂着 17 岁的世界冠军。

  间或不忘对着过去的那个“神”踩一脚。

  也许是时候走了,毕竟,世界已经不需要我了。

  2019 年,RNG 已经气势尽失,Uzi 最后的顽抗,就像是一个不甘心躺在病床上的迟暮将军,而这最后一战,却在小组赛就画上了终点。

  这一次,甚至没有人愤怒的指责 Uzi 团队毒瘤了,因为大家已经不再对他抱有期待。

  2020 年,6 月 3 号,Uzi 宣布退役。

  如他自己说的,很多人都以为他能撑过来,毕竟他已经失败了足够多,足够久。

  但是万物皆有终点,我们要到事后回顾,才能发现原来那绝望的告别战,就是年轻老将最后的挣扎。

  离去时,曾经的天才或许会生出如当年那些遗憾的天才们一样的感叹:

  我拿遍了冠军,但就缺那么一个。

  15

  资本的故事还没有终结。

  到 2020 年,LPL 十七家俱乐部背后都已经有了一个令人咋舌的爸爸。

  JDG 的背后是京东,SNG 的背后是苏宁,BLG 的背后是B站,LNG 的背后是李宁,RW 背后是华硕。

  V5 的东家是那个赌王四房三子,IG,不用说,王校长。

  上届冠军 FPX 的背后是趣加,VG 背后是华鼎,EDG 的背后是合生创展。

  最魔幻的是 OMG,背后竟然就是那个量子养猪的雏鹰农牧。

  LPL,早已经是资本的游戏。

  隔壁的 DOTA 则更为凄凉。

  TI6,有一支战队被称为护国神翼。

  他们是一支刚刚组建一年的战队,没有名气,没有战绩,没有钱。五个闷头苦练的年轻人,在那一年穷究了 DOTA 的艺术。

  那时中国战队集体被淘汰,互联网上下一片哀嚎,唯一的希望就是从预选赛中杀出来的这支半草根的队伍。

  几天后,这支队伍以绝对强者的姿态打遍了全世界,没有人能看得清他们的英雄池有多深,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最擅长什么战术,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无物不为无敌。

  Wings 的传奇夺冠,再一次证明了 CN DOTA,best DOTA,但也掩盖了 CN DOTA 整体实力已经不再处于世界顶端的事实。

  自护国神翼后,CN DOTA,五年零冠。

  而这样一支队伍,却因为 ACE 联盟的几个大佬在微信群里说了几句话就被迫散伙,甚至终身禁赛。

  只是因为,他们在老板发不出工资的时候选择了跳槽,没有好好的给资本们做一条殉葬的忠犬。

  资本面前,赛场上的胜负荣耀,看起来分外可笑——也分外悲凉。

  16

  属于玩家的时代结束了,属于资本的电竞市场正熠熠生辉。

  曾经网吧里磕水煎包的 Sky 成了大老板,钛度的外设频频出现负面,但大家看在天王的面子上都愿意原谅他;

  昔日的 2009,变成了猪肉9,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地位。09 大婚当日,王校长来当伴郎,电竞圈名流云集,豪车满地;

  PDD 手里八家公司,注资战队,青训队圈内知名,已经和当年操纵自己命运的人站在了同一个台阶。

  UZI,自 15 岁被资本选中,成为一把利剑,征战多年,落得满身伤病,如今仓皇离去,才知道自己只是一个顶级的工具人。

  如今,Jacklove 如超新星般崛起,想要一转攻势,却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样的结局。

  古来英雄伤时运,名将无钱不自由。

  少年的热血最后归于成年人的市侩,梦想的终点,已经不再是鸡蛋饼和水煎包拼凑的奖杯。

  下一个年代,不知道会是谁做舞台上的串场主角。

  下一代电竞少年,不知道最后会在谁家的舞台上落幕。

  命运无常,岁月来去如风,这些少年笑过,哭过,燃烧过,失落过,但都过去了,没有人再记起。

  如同一场幻梦。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哪晓岁月蹉跎过,依旧名利两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