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CNMO】从微信7.0.11到微信7.0.18,今年微信共进行了8次主要更新,为我们带来了不少新功能。作为国民级应用,微信的每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来大量关注。回顾近期各平台热搜就知道,微信新功能已然成为热搜榜上的常客。

微信新功能频上热搜!但它真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吗-风君子博客
微信版本更新

  “微信拍一拍”“微信拍一拍可撤回”“微信取消两分钟内删除功能”“微信朋友圈可以删评论了”“微信对话框上线搜一搜功能”……相信这些热搜你大多都看过,即便没看过,也应该对微信“拍一拍”的相关吐槽有所耳闻。

  有趣的是,在关于微信新功能的每条热搜下,都有这样的评论,“什么时候删除聊天框不删除聊天记录安排一下”“最需要的功能是别人给别人点赞别通知我”……是的,尽管微信新增了不少功能,但总是不尽人意。而网友们想要的很多功能,却迟迟不来。

微信近期增加了哪些新功能?

  6月17日,微信更新至7.0.13版本,此次更新的官方介绍是“可切换为深色模式”“优化语言消息发送体验,上滑转文字更方便”。但网友发现,微信在这个版本中悄悄上线了“拍一拍”功能

  在聊天页面中双击其他用户的头像,便会出现“我拍了拍‘XXX’”的字样,被“拍”的人会在打开聊天页面时收到提示。而在群聊场景中,所有群成员都能看到谁拍了谁。

  这一功能很快被网友玩出了花样,例如通过修改备注来呈现“我拍了拍‘苍蝇’”“我拍了拍‘自己钱包,然后哭了’”等内容。

  不久后,在7月1日发布的微信7.0.14版本中,“拍一拍”功能再次升级,主要的变动是可以设置“拍一拍”后缀。这让“拍一拍”的可玩性更高,例如将后缀设置为“的小脑袋”,则在“拍一拍”后会出现“我拍了拍‘吃瓜群众’的小脑袋”。

  随着微信“拍一拍”的持续火爆,免不了有翻车事件发生。有网友发帖表示,不小心在工作群里双击了领导的头像,在群里上演了一出“我拍了拍‘王总’”。在下一秒,这名网友被移除群聊。也许是听到了网友的吐槽,微信在最新的7.0.18版本中开始支持“拍一拍可撤回”功能

微信新功能频上热搜!但它真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吗-风君子博客
微信“拍一拍”功能(图源网)

  除了“拍一拍”之外,微信近期其他新增功能也值得说道。7月23日,微信更新至7.0.17版本,一个功能“彩蛋”被藏在其中。在该版本中,微信取消了两分钟内删除功能

  也就是说,用户发出的消息在两分钟内只有“撤回”选项,不再有“删除”选项。这从根源上避免了用户在撤回消息时误点成“删除”,也就不会再出现删除消息后无法撤回该消息的尴尬。而消息发出两分钟后,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删除。

微信新功能频上热搜!但它真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吗-风君子博客
微信取消两分钟内删除功能

  8月17日,iOS用户更新至微信7.0.15版本时发现,微信朋友圈可以删评论了!朋友圈发布者可长按好友留言进行删除。删除后,该朋友圈下将不再有相关留言的痕迹。不过尴尬的是,被删除留言的好友会看到“评论已被删除”的提醒。这一功能目前在安卓端也已实现。

  9月9日,微信团队在2020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宣布,微信对话框全量上线搜一搜功能。用户只需在对话框中长按并选择文本,便会出现“搜一搜”选项,从而更加直接、快速地搜索自己想获取的内容。举例来说,当对方给你发送快递单号时,你可以快速进行搜索,并跟踪快递进度。

然而,微信用户最想要的是这些功能

  “净整些无用的功能,微信还是多看看群众的呼声,把语音加个进度条,删除聊天对话框不删聊天记录。”这是微博话题#微信对话框上线搜一搜功能#下的一段评论。

  微信用户对于某些功能的诉求由来已久,大部分可能都已经是老生常谈。但遗憾的是,很少见微信官方有所改进。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对“网友最想要的微信功能”做了一个不完全汇总:

  (一)聊天类

  1.删除对话框但保留聊天记录。当前微信版本中,若用户删除对话框,则所有聊天记录一并删除。这让很多网友无力吐槽,只能眼看着对话框越来越多。其实,只需要微信支持云端备份就能改变现状,并不难。(隔壁QQ表示:我早就可以了)

  2.语音消息加入进度条,支持倍速播放,允许用户禁止语音聊天。微信长语音是网友吐槽的重灾区,特别是家中长辈用方言发送数十秒语音消息时,一旦不小心断开,就得重头在听。如果微信语音消息能作出上述改变,甚至提供语音聊天开关,那么用户聊天会更方便。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随时随地听语音,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听语音。

微信新功能频上热搜!但它真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吗-风君子博客
微信语音消息

  3.文件发送不限制大小;自定义表情包扩容。目前,微信支持且只支持发送100M以下的文件,而自定义表情包也有限制,上限为300个。对于职场人和斗图爱好者来说,这完全不够用嘛!不少网友都希望微信聊天“扩容”,让可以发的文件大一点,让可以存的表情包多一点,让工作和聊天更愉快一点。

  (二)朋友圈类

  1. 共同好友点赞别通知我。当你点开朋友圈里的红点,发现并没人给你点赞,而是别人给别人点赞,那感受,懂的都懂。可能大部分人都想不通,微信为什么要这样设置。也许它认为我们会想知道,但其实我们更多时候并不想知道共同好友点赞。不如增加一个“别通知我”的选项,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

  2. 已发朋友圈可修改分组,可重新编辑。这一功能相信会是“手残”“眼盲”人士的福音。有时候,在你发完朋友圈、收到很多点赞后才发现,分组分错了!内容写错了!要重新编辑就只能删除,可又舍不得那些赞……如果发完后也能修改,那么愿意发朋友圈的人可能会更多吧。

  3.朋友圈发图不限于9张,可发动图。经常发朋友圈的人应该都知道,一条朋友圈最多只能发9张图,而且发的动图会变成静态图。这都2020年了,一次发十几张图真的很正常,发动图也很正常。此处@微信 官方,这个真的可以有。

微信新功能频上热搜!但它真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吗-风君子博客
微信发图限制数量

  (三)其他

  1.双向删除好友。这应该是呼声最高的功能之一了。当你发消息给别人时,得到的却是一个红色感叹号,讲真,挺恼火的。在微信聊天过程中,还有比“你还不是他/她的朋友”这句话更伤人的吗?所以,“双向删除好友”功能,请微信尽快安排上。

微信新功能频上热搜!但它真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吗-风君子博客
微信单向删除好友

  2.群聊单独放在一个列表,群聊可设置不接收消息,拉我进群需征求同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N多个群。哪怕设置“消息免打扰”,也会不断接受消息。而隔壁QQ就支持“接收消息但不提醒”“收进群助手且不提醒”“屏蔽群消息”等功能。微信你学学!

  3.拍一拍等功能开关。“拍一拍”功能引发的翻车事件无需再列举。这一功能的主要槽点在于,它太容易误触,同时引发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微信推出了不少看似有趣的小功能,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这些功能。所以设置一个开关,将是否使用的选择权交给用户,不好吗?

微信为什么就是“不听”群众心声?未来有可能改变吗?

  想要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去分析。

  首先,微信自诞生起就是一款移动端通讯应用,它还需要和同公司另一通讯产品QQ进行差异化发展。因此在PC端、在QQ上大受好评的功能,微信不一定能有。相比于QQ,微信有更多中老年用户,这些用户也不一定能很快接受某些新功能。

  其次,微信一直以来的产品理念是简洁、克制,这也是它成功的原因之一。由此不难理解,微信在增加新功能时会更加谨慎,从而显得缓慢。另外,可能在微信看来,很多现有功能的存在是有必要的。

  比如聊天信息撤回后也会有通知,官方对此的解释是,对方一旦收到消息后会被马上提示,如果对方点进聊天页后看不到任何消息,则会有疑惑。而在涉及金钱往来、协议约定时,相关提醒更有必要。

  再者,微信是一个强关系社交应用,注重维护熟人关系链,它不同于微博、陌陌等用于陌生人交流的弱关系社交平台。微信需要借助一些功能来加强用户之间的联系,从而让整个熟人关系链上的人都捆绑在这个软件上。例如群聊中的“拍一拍”、朋友圈中的“共同好友点赞提醒”等功能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微信用户活跃度,有利于巩固微信的平台级国民应用的地位。

微信新功能频上热搜!但它真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吗-风君子博客
微信(图源网)

  同样从上面这一点出发,我们能看到微信改进的希望。最新数据显示,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数已达12.06亿,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10亿级月活的移动应用。但近年来,网民用于通讯聊天的时间正在减少,短视频、手机游戏也在“抢夺”用户时间。微信要是想维持它的地位,就得保持不断更新。事实上,它也是这么做的。

  最重要的是,微信有听从网友意见而改进功能的先例。在推出“拍一拍”功能后,微信又新增“拍一拍可撤回”功能,这就是一个最新鲜的例子。微信其实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但是它有自己的更新节奏。

  微信通常不会在版本更新的官方说明中介绍部分新功能,而是让用户去自行发掘。这就相当于是一种彩蛋,用户想要看彩蛋,就必须升级到最新版本的微信,这就鼓励了用户去主动更新微信。

  而微信每一次大的版本更新往往会推送一些重点功能,例如微信最近主推的视频号、小商店等,这些功能在微信发展中拥有战略地位。从这一角度推测,微信很有可能在一次次版本更新中,将它们想推的重点功能和用户想要的功能组合发布。我们想要的功能将成为微信的“杀手锏”和“压箱宝”,用来一次次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不过,也只有腾讯、只有微信有这种慢慢“吊胃口”的资本。

微信新功能频上热搜!但它真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吗-风君子博客
微信(图源网)

总结:

  毫无疑问,微信是一款重要的国民级应用。至少在当下,我们大部分人都离不开它。所以它的新功能会频繁上热搜,所以我们会一次次希望它改进。

  也正因如此,微信的体量不允许它短时间内大刀阔斧地改革。在使用微信的人中,除了接受能力强的年轻人,还有不太懂手机操作的中老年人,他们可能才刚学会怎么发语音、怎么看朋友圈。微信会照顾这一部分用户的体验。

  我们都知道,腾讯有能力、有技术来满足我们的部分要求。但微信毕竟是微信,是那个克制、谨慎而又独一无二的的应用。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曾说,每天有一亿人在教他做产品。可世界上只有一个张小龙做出了微信,这证明了他的正确性。至于微信未来如何发展,我们不妨一边吐槽,一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