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他们被银行员工诈骗1100多万,都是因为忽视了这4点!-风君子博客

大家好,我是小希师妹。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券商员工联手银行副行长卖“假理财”诈骗1100多万,拿700万炒股血亏仅剩15万!

今天,小希师妹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事情。福利!12天理财训练营限时0元抢购,仅限前100名!!

 01

据新闻报道:姚某为某银行员工,罗某为客户,胡某为某证券员工。

2012年,姚某介绍客户罗某去胡某所在的证券公司买理财产品。

第一次,罗某买了200万元,保本收益年利率百分之六,但到期后拿到收益超过百分之六。

2013年,胡某再次找到姚某,并且告诉他,公司有一款面向内部员工的理财产品,年利率18%,问能否找罗某出钱买理财,跟罗某说是年利率12%。并从中拿出4.8%年利息给姚某做报酬。

姚某给罗某说了以后,当时罗某虽然有些怀疑,问姚某为什么自己不投,姚某说他钱不够,最多拿出5万元。最后就商量姚某和胡某一人投5万元,罗某投90万元。

然而上述18%的收益的理财产品,其实并不存在。

证券公司出具的情况说明证实:

理财产品大体分两类,一类投资于货币市场,年化收益率约5%左右;

另一类可投资于股票、期货等市场,无固定收益。长江证券没有发行销售过年利率18%的理财产品,也没有发行过针对内部员工的理财产品。

这个18%收益的理财产品则是胡某自己伪造的,胡某同姚某以兜售券商“内部员工高年化率理财产品”为幌子,诈骗多名投资者高达1100多万元。

最后他将这笔钱投资到了股市,亏的只剩下15万。

最终因为事情败露,双双面临了法律的惩罚。

 02

其实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少,还有网络上都有这种新闻,很多人将钱存入银行,之后就不翼而飞了。

不过从这些案例中我们不难得出几点:

1、熟人作案

不管是上文的案例,还是之前的案例,都可以看出是熟人作案。

罗某和姚某相熟,而且姚某在银行的地位并不低,所以具有可信度。

比如第一次,姚某介绍罗某去买理财产品的时候,罗某并没有怀疑,而是很信任的去购买了,并且获得了不错的理财收益。

这也为第二次行骗奠定了基础。

2、高收益骗局

很多投资者被骗,都是掉入的“高收益”骗局。

罗某也是一样,当他听到12%的收益时,并没有怀疑:为什么这款理财产品收益这么高,是不是有什么风险?

而且连姚某都劝说能买,罗某深信不疑,就购买了。

根本没有怀疑这是个骗局。

要知道,理财的收益越高,风险也是越大,越是高收益,越要提高警惕,不然就会掉入骗子的陷阱里。

 03

虽然胡某和姚某受到了惩罚,但对于罗某的损失,该怎么赔偿?

很多人觉得,在银行买理财,银行应该负全责。

但要注意了,不管是胡某还是姚某,都是利用自己的职位之便敛财,对于银行来说,个人的行为是不能代表银行的。

所以,想从银行获得赔偿,还是有点难度的。

能从骗子手中找回损失是好事,如果不能,维权之路也是遥遥无期。

所以,如果你是去银行存钱,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1、小心熟人

其实不难发现,不少银行出事的新闻中,很大多数都是因为信了熟人。

在大众的心目中,银行是最安全的,而且在以前,能够在银行工作,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毕竟在过去,银行也算是铁饭碗。

这无疑给用户增加了可信度。

再加上已经认识了很多年了,也算的上是个熟人,自然就降低了警惕,但往往出事的都是熟人。

2、警惕高预期收益

很多时候,骗子以夸大预期收益,利用人的贪性,诱惑客户购买理财产品。

但要记住一句话:越是高收益越需要警惕。

一般,如果是非固定预期收益产品,预期收益是不能保证。更别说银行代售的分红险、万能险,只能保证最低结算利率,但这个预期收益往往很低。

想要获得高收益的同时需要忍受高风险。

毕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3、谨慎签字

不管是去银行买理财,还是去其他地方买理财,关于钱的问题,都需要谨慎签字。

如果实在不懂,可以找懂的人问问。

实在没人,可以找律师问问,总归是没错的。

花小钱保大钱,怎么算都是划的来的。

尤其是在钱的事情上急不来,如果那种催促快点签字快点买下,不然等下就没有的。

更加需要提高警惕心哦!

4、学点理财

很多人之所以被骗,是因为看不懂理财,不懂理财,所以才会上当受骗。

但如果懂理财,就能够看懂这个骗局,避免上当受骗。

所以小伙伴一定要提高警惕哦!

投资理财这条道上,如何做到快速上手不迷茫呢?跟对人,找对路,这样学起来才可以事半功倍。

福利!12天理财训练营限时0元抢购,仅限前100名!! 内容由浅入深,浅显易懂,十分适合理财新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