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的意思是: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出自】: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之不毛之地。”
赏赐给他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示例】:适度的砍伐,使底本燕语莺声的小山坳,变成了不毛之地。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
【近义词】人烟稀少、荒山野岭、不牧之地、荒无人迹、寸草不生、荒无人烟、赤地千里、穷乡僻壤、穷山恶水、纵横交叉。
【反义词】通都大邑、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肥田沃土、三山五岳、膏腴之地、极乐世界、绿水青山、鱼米之乡。
古代的不毛之地是指哪里
缅甸东北部地区。因为这个地区就是三国时候的永昌郡辖地。这个永昌郡,原为哀牢国地。“其国土肥沃,居民从事农耕、纺织等业,并与交趾、大秦贸易东汉时哀牢王要求内属,东汉政权将原哀牢国地与益州郡析出的六县,共置为永昌郡。
东汉的永昌郡就包括了今天的云南西部及缅甸东北部地区,是当时西南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雍闿、孟获叛乱的中心,诸葛亮对这样重要的战略要地当然不会放过,很有可能到过这里;其次是:印度古代梵文称缅甸为“缅玛”,缅甸语自称为“不毛”,故此英语译作Burmd,即“不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毛”应是实指某一地区,而这个地区,就是永昌郡的今缅甸东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