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我们的传统节日,是非常具有人情味的,比如中秋节、重阳节、七夕节、清明节等等,每一个节日,都能寄托人们的一种情感。而这种人情味不断地延伸,就延伸到故去的先祖和亲人。本着“事死如事生”的信念,古人专门设定了节日,来抒发对已故先人的思念之情。寒衣节,就是这样的节日之一。

  寒衣节的节日日期是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进了农历十月,天气开始逐渐变冷,为了让先人们在阴间免掉挨冷受冻之苦,人们在这一天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品外,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供品——冥衣。在祭祀的时候,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所以这一天就叫作“寒衣节”。

  寒衣节的主要节日习俗,那就是送寒衣。

  到了节日这一天,人们祭拜祖先坟墓,并在祖先坟墓前焚烧用五色彩纸剪成的寒衣、纸钱等等,或者到了晚上在门外、在路口焚化。所谓的“寒衣”,以前大多是用彩纸剪成的,到了现在,大多都是刻板彩印的。五色纸,是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那种纸。

  送寒衣的方式,也是有简有繁,地区之间也有差异。一般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把寒衣带到坟前焚化,或者晚间到门口、路口焚化。如果郑重、繁琐一点的话,就要做一个封包,把寒衣还有那些纸钱、纸元宝等装在里面,在包封上写上已故先人的名字、辈分,还有寄送寒衣的人的名字、时间日期等等,就好像我们现在收发信件、包裹一样。
寒衣节是哪一天(有哪些习俗)-风君子博客
  在晋南地区还有个风俗,在送寒衣时,人们会在五色纸里夹上一些棉花,说是为已故先人做棉衣、棉被使用。

  十月一送寒衣的节日习俗,其来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到了宋代,送寒衣的习俗就已经非常流行了。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当时东京汴梁的情景写道:

  不仅古人非常重视这个节日,现代人也非常重视,也继承了古人的这种节日习俗。只是现在所烧的东西,除了寒衣之外,又增加了很多现代的物品,比如冰箱、彩电、汽车、手机、房子,甚至还有银行,可谓应有尽有,意思是让先人在阴间也享受一下现代化高科技的生活。就纸钱来讲,除了本国的货币,还有外国的货币,好让先人可以到外面也旅游一下,见见外面的世界。

  但凡事过犹不及,我们中华民族是崇尚俭朴节约的民族,祖宗先人未必喜欢现在的奢华和纷乱,所以还是应该俭朴一些,不要让先人把我们当成“不肖子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