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投资项目研究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3篇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投资项目研究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3篇-风君子博客

投资项目研究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第1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投资项目中的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改进建议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是公司筹集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考核和后评估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过程不规范、依据不充分、内容不全面、分析不深入,无法起到可行性研究应有的作用、很多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不全面,经常缺少风险分析,社会评价,建筑节能和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制定的评价指标数目较少,而且不成系统、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工作,分层进行,层层推进、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必须具备两个以上方案、认真研究和预测项目的现金流量、组建可行性分析小组,进行相关业务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决策的支持力度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依据公司运营发展部下发的评估报告要求,市场策划部就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剖析:

可行性研究是决策科学在项目领域的应用。所谓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包括技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及系统工程等)对一项建设工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综合科学,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综合论证一个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实用和可靠,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在财务上是否盈利,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为投资项目中的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行性研究是公司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2)可行性研究是公司筹集资金的重要依据;(3)可行性研究是公司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各种协议和合同的依据;(4)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设计、施工、设备购置的重要依据;(5)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考核和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一、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项目决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工作方法:,公司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现在已经逐步形成了比较规范和稳定的内容和程序,并作为强制性方法:在项目决策中推行,但是,在现今公司的大多数项目当中,可行性研究并没有起到如上所述的作用,或者进行的可行性研究并不符合要求。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制工作方面

编制一份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成立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可行性研究小组,需要较多的时间(1-3个月),做大量的基础工作,针对项目搜集大量的、可靠的、及时的资料,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和内容。基础工作是否认真细致,搜集的资料是否完整可靠,直接关系到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质量。然而公司在很多小型项目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并没有这样做,只是凭借现有的资料和主观推断,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判断。这样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不规范、依据不充分、内容不全面、分析不深入,无法起到可行性研究应有的作用。

2.内容方面

很多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不全面,经常缺少风险分析,社会评价,建筑节能和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如有些项目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很大,却缺少或根本没有风险分析的内容;有些项目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很密切,却没有社会评价的内容。除此之外,有些项目在设计、施工、融资等方面缺乏多方案的比选,这样的项目进行评价和决策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决策工作也十分被动。

3.评价指标方面

在目前完成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制定的评价指标数目较少,而且不成系统,如在财务评价当中,对于盈利能力、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财务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利润率等指标的分析不是很全面和系统。如财务评价中只有对盈利能力的分析,而没有偿债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分析;对项目是否可行的判断有相当大的影响。在指标使用时应对指标的有效性和预期性进行更新和分析,如一些计算期相对较长的项目,在财务评价中,运用一些静态指标,计算出来的结果将会很不准确的,不能在现实条件下对项目是否可行作出有效判断。没有采用动态经济评价的方法:对可行性分析中的所有数据进行验证。

二、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改进建议

为了使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真正能为公司的决策提供科学、全面、准确的决策依据,发挥其重要作用,应采取下列措施:

1.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工作,分层进行,层层推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可分为三阶段,即机会分析,初步可行性分析和详细可行性分析。首先是投资机会分析,房地产投资时机的选择应将银川市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放在首位分析,要预测银川市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与房地产业相关的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及房地产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状况的关系,从项目投资的环境、背景、目的、基础、条件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投资初步设想的鉴别,若可行,就要进行初步可行性分析。初步可行性分析将对项目所在地区域市场的常规条件和项目特点,就其投资效果和可能出现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若可行,再进行详细可行性分析。详细可行性分析将作进一步的市场调查,掌握足够的资料,对投资项目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这是可行性分析的关键。分析的结果将是投资决策的依据。

2.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必须具备两个以上方案。有了可对比的方案,才能选择最佳方案,可行性分析才能够向公司决策层提供评价决策的依据。

3.认真研究和预测项目的现金流量。房地产项目投资巨大,影响现金流入,流出的因素很多。项目的现金流量的准确性对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认真研究和预测项目的现金流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在项目的财务评价时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项目的经济评价是可行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规定,项目可行性分析既要进行静态经济评价,还要进行动态经济评价;在完成基本方案的评价后,还必须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并提出应变措施,以减少市场或其它突变情况而发生的损失。

5.组建可行性分析小组,进行相关业务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决策的支持力度。由财务、营销、设计、法律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主要培训内容应包括: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方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程序、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方法:及内容、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风险评估等。

投资项目研究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第2篇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多针对那些非盈利、难以盈利或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其资金来源为财政收入,后期运营难以收回成本或回收期较长,这就要求政府在投资建设项目必须立足自身需求,尽量控制成本,保质保量完成。因此在项目管理上政府投资项目更要严格要求、规范流程、系统管理,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水平。

1、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1.1项目前期及施工过程管理不规范

经济发展需要项目建设作为有效支撑,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绿色通道”等便利措施,但也正因如此,造成项目在前期工作混乱。

(1)不重视勘察工作

工程勘察工作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对项目落地是具有先导性和决定性的。比如某住房项目在建设的时候,因项目要求开工时间紧,任务重,在勘察工作尚未完成情况下进行施工图纸设计,且为降低造价,不按实际勘察结果进行基坑设计,导致桩基施工阶段多处断桩,完全不符合桩基设计要求,只能停工。

(2)立项后变更随意性较大

有的项目在立项阶段,为简化审批手续,人为拆分项目,少报投资额;有的项目业主不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可研深度不够,考虑因素不够全面;有的项目在施工过程脱离项目立项内容,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档次,项目超概算投资较为普遍。

(3)不按规范招投标及签订合同

政府投资项目为完成开工任务,在设计图纸不完善的情况下开展施工招投标,导致实际施工内容与招标内容差异较大。同时,在招标合同条款签订时,将风险转移给业主,如:工程实行清单计价招标,在合同条款签订时,材料价差却按照同期简讯价结算,同时合同又注明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签证等按实结算,违反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

(4)工程施工过程把关不严

第一,设计、监理履职不到位,工程质量未达标。如某学校新建项目,项目设计者或水平不高或责任心不强,忽略项目实地考察,监理在施工过程对施工方案不认真审查,在施工过程中多次被监督部门叫停,重新整改,造成工程资金的浪费。

第二,工程签证把关不严,随意性较大,数据虚假,将造成签证的原因多数归为不可抗力或业主承担,规避了自身存在的问题。

第三,材料和设备价格未充分市场询价,采购成本较高,造成浪费。

第四,工程竣工在未验收完成时交付使用,审计结算不及时,工程资料收集不全。

1.2要素保证困难

在项目推进中,土地指标紧缺、征地难、资金不足等都成了制约项目推进的瓶颈问题。

(1)用地指标不足

各个地方每年新增用地指标是有一定限额的,并不能满足每年新增项目用地的需求。加之部分项目完成用地报批后,因规划调整等原因,未能供地;部分项目完成用地报批后,尚未供地;部分项目用地单位对用地申报不够重视,未能及时提供完整的用地审批前置材料,导致用地报批受阻;部分项目取得用地后,出于囤地或经济准备不足等原因,未能投入建设项目;形成新增用地指标不足、已批用地利用率低的矛盾。

(2)地界交界处征地工作难

目前我国的土地从权属上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因土地权属和使用性质的不同在征迁补偿上适用的标准也不同。像某道路新建项目,临近区域的国有土地和集体用地征迁补偿标准差距在2倍以上,虽然拆迁工作人员也做足了入户宣传,但村民存在攀比心理,无法理解之间的差别,造成征迁工作难以推动。

(3)专业人员不足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职能过于分散,每上一个项目基本上都组建临时性的基建班子,也就是说任何项目使用单位或分管单位都有可能成为政府投资项目的业主,医生、老师、官兵等事业干部、公务员都有可能派驻现场做协调工作,没有任何建设方面的经验积累,谈何控制项目成本、质量、工期。

2、关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完善、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很多城市政府部门、业主的一种共识。

2.1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转变重建设轻前期观念

据研究分析,项目前期工作对项目投资的影响程度为70%―90%,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为60%―70%,项目实施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约为40%。而前期用只占建筑物全寿命费用的1‰―2‰,正是这1‰―2‰的费用却决定了几乎全部随后费用,因此重视并加强前期对改善项目管理至关重要。

(1)科学安排项目,规范项目前期工作

设立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划拨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启动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立项、初步设计及概算等前期工作,通过科学评估和可靠的基础数据进行方案论证和投资估算,确保招标清单具有足够的深度,为项目施工有序进行提供保障。同时专项资金可由后期拨款中扣回,重归专项资金库,做到前期经费的循环利用。

(2)强化设计阶段控制

严格按照批准的总概算或立项批文中的总投资进行控制,充分考虑各种潜在因素,提高设计质量。同时在设计出图之前,根据不同的设计阶段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图纸在技术上的合理性、施工上的可行性、造价上的经济性进行有效评审,从各个不同角度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核管理工作,力争使项目的设计方案达到最优化,准确控制项目建设成本。

(3)强化施工阶段控制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设计变更和签证管理,建立设计变更、签证审批制度,杜绝不负责任的设计变更和“先干后变、先干后算”行为,对重大设计变更、签证,必须建立分级审批和先报批后实施的制度。强化招投标的合同管理,通过合同约束各类经济签证的执行标准,充分发挥中标价对结算价的约束作用,中标单位必须严格按中标价和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承包合同价的调整必须控制在预算内,减少项目超概算行为。同时,建设单位要做好材料询价的市场调查工作,参照省、市建设标准定额站发布的信息内容把关;

(4)加强工程施工档案管理工作。工程竣工后应据实绘制竣工图,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收集保存好施工过程的有关工程技术档案,健全经济技术资料,以便工程质量的检测维修和工程价款的结算。

2.2强化要素保障工作

(1)提高土地利用率

统筹谋划发展用地,权衡好用地需求与上级下达用地指标关系,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用地布局,摸清全年度用地报批计划,从项目重要性、需求强烈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提前做好申报资料准备,提高用地获批效率。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对已认定闲置土地或征收土地出让(划拨价款)的百分之二十征缴土地闲置费,或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2)统一征迁补偿标准,探索解决边界征地问题

征迁是政策性强、敏感性高的一项工作,搞好征迁与当地政府行为密不可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程序办事是顺利完成征迁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对于大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多涉及道路、码头、医院、学校等公益性惠民项目,各被拆迁户都给予很大的认可,但大部分群众对征迁政策是缺乏了解的。各地政府要根据当地情况做到统一征迁标准、依法足额补偿、探索和创新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被征群众根本利益,做到和谐征迁。

(3)设立专门机构,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集中管理

目前上海、深圳等地成立“政府项目管理中心”,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专门机构一般拥有一批素质较高的设计和监理力量,代替了其他部门建设管理的业主职能,不再设立临时性基建班子,整合人力资源、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针对这些权力集中较高的专门机构要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实行投资、建设、监管、使用功能分离,加强廉政风险防控,避免滋生腐败。

3、结束语

改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要以专业人才为依托,认真完成前期各项工作,尤其重视项目可研、设计阶段。探索项目库建设,做好项目形成到落地建设的过渡工作。强化要素保障,确保落地各项目用地指标,和谐征迁,培育项目建设良好环境。

投资项目研究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第3篇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要求,政府投资项目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深化改革,提高政府投资绩效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两年的审计工作中发现,县级政府投资项目在建设程序、招标投标、工程实施管理、合同管理等环节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县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程序方面

1.基本建设程序不规范。项目建设须经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标投标、工程施工等多个阶段,按批准的概算投资建设。个别项目未履行必要建设程序就开工建设,边设计、边施工、边变更,对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缺乏论证和监督,对变更造成的损失浪费无相应的制约,工程造价超过批准的投资额度,投资效益较差。某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由于前期缺乏对设计合理性的论证,导致施工过程中多次变更,造成损失浪费,投资效益差;部分项目单位执行国家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意识不强,在项目批复、投资计划下达后,未经原审批部门批准,擅自要求设计单位修改设计文件;部分项目单位对监理工作认识不足,或为了降低投资成本,减少办事环节,不按规定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2.项目前期地质勘测不到位。审计中发现,部分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地质勘测不细致或未进行地质勘测,导致基础或工程结构发生重大变更,造成工程停工延误工期,增加投资额。某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由于地质勘测不到位,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发现地质情况与地勘报告不符,造成基础设计变更和停窝工;某单位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由于地质勘察单位失误,基础设计与实际地质要求不符,造成基础设计变更和施工单位停窝工。

3.擅自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增加建设内容。部分项目单位为了追求装饰装修效果,未经审批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装修标准,增加计划外工程;部分项目单位不及时办理工程变更手续,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导致工程造价增加;部分已批复项目未按期开工建设,引起征地拆迁、人工费、材料费等发生变化;部分项目设备选型、主要材料选用发生重大调整,部分项目由于政策因素、价格波动以及不可抗力等情形引起投资变化等。

(二)工程招标投标方面

1.监管部门职责落实不到位。招投标行业监管部门如住建局、交通局、水务局均承担项目建设任务,部分监管部门未制定招投标活动监督检查计划,也未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检查,县招标办监管力量与任务不平衡,在招投标活动监管上存在缺位,以上原因造成县级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存在较多问题。

2.招投标活动组织和实施环节亟待规范。建设单位勘察设计、监理应招标未招标,未经批准邀请招标,虚假招标,未按规定组建评标委员会等;招标代理机构违规收取投标保证金,招标公告、中标公告内容不完整,招投标档案资料不规范等;投标企业围标串标,资格审查中弄虚作假等。

(三)工程实施管理方面

1.未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部分项目单位对项目建设程序不熟悉,质量控制意识不强;或人为因素简化办事流程,不按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2.建设单位投资控制意识淡薄。部分项目建设单位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指标未进行市场调研和预期分析,未对设计单位提出合理的造价指标,在项目设计时未进行有效的造价控制;部分项目管理或建设单位负责人责任心不强,不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一些重大建设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建设单位为了赶进度,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工程量及材料价格签证等增加的投资重视程度不够,如某保障性住房项目为多层楼房,设计单位未合理考虑保障性住房保障对象及县财政的经济承受性,设计房屋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梁、柱、板,钢筋混凝土含量大,严重脱离实际。

3.施工图纸设计不合理。目前县级尚未建立项目工程勘测、设计等相关中介服务超市,在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单位选择上,一部分达到国家规定限额的依法进行了招投标,其余的由建设单位自行决定,不利于择优选择设计单位、优化设计方案;设计费的收取与工程投资有直接关系,部分设计单位为了多计设计费、降低设计风险而采取相对保守的设计,脱离实际导致建设标准过高;部分设计单位存在套用资质现象,设计人员对拟建项目了解不够,出具的设计图纸与建设项目实际情况不符,设计变更后造成施工工艺和工程量发生较大变化,增加了投资额度,如某道路建设项目由于设计单位对图纸审查和专家评审意见未予以充分考虑采纳,对建设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行实际情况考虑不周,所设计的道路基层施工难度大,养护周期长,该设计未充分考虑新旧路面的坡度衔接问题,实际施工中屡屡出现工程变更。

4.预算编审不规范。部分建设项目预算编制及预算评审偏離实际,由于对材料价格掌握不准或对设计文件理解偏差,导致主要材料单价与市场价格相差较大;为了达到项目批复等原因,人为降低材料单价或综合单价报价,导致工程最终决算价格与招投标价差异较大;个别项目为了单纯追求审减率,项目预算评审时大幅度压缩工程量、材料单价或综合单价,造成潜在的价格风险。

5.建设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建设单位未制定或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分工不明确、职责权限不清;由于缺乏一定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对有关隐蔽工程、重大设计变更的影像资料、原始测量记录等重要资料过度依赖施工、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工程资料、合同履行、造价管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监管,出现以签证替代变更、甚至重要原始测量记录缺失等现象,导致在竣工决算审计、审核时核实取证困难较大。

(四)合同管理方面

1.部分建设单位不依照招标文件签订合同,对工程价款及其调整办法未予约定或约定不清楚,在工程完工办理竣工决算时产生矛盾和纠纷。

2.部分建设项目合同条款不规范不严谨,对于定额套用、费用计取、材料供应、质量标准、工期进度、安全施工、结算方式、质保期限、违约责任等主要条款约定不明确;对重大变更或材料价格发生较大波动等情况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或虽有约定,但未严格执行,导致投资额大幅度增加。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政府投资有关制度。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建设单位内控制度,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标投标、施工和工程质量、资金筹集使用、投资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具体责任;进一步规范建设程序,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二)科学合理地进行项目论证,确保政府投资的经济性。规范建设程序,做好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加强对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概算的审查力度,项目单位应在充分论证调研后,与周边地区的同类建设项目做横向比较,与县域内的同类项目做纵向比较,结合物价、人工等涨幅因素,根据县域实际情况和拟定建设项目的行业指标、相关标准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充分听取和采纳有效、合理的建议,优化项目设计,对初步设计深度不够的项目不予批复。建立健全项目设计论证、审核制度,各行业主管部门应会同项目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或建立资源库的方式择优选择设计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优化设计方案;实行图纸审查制度,对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进行严格的审查。建设单位应做好前期数据采集及调研工作,通过对审计、财政部门历年审计和评审的工程预决算数据分析,并合理考虑物价涨幅、人工费和机械费的政策性调整因素,提出经济指标范围供设计单位参考,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三)严格遵守建设程序,认真细致地开展勘察工作。加强对勘测工作的管理。要通过招投标或建立资源库的方式,择优选择勘察单位,并依法签订合同,明确责任要求,对勘察单位进行必要的约束。以严谨周密的工作态度,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对地质勘察的结果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必要时候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对勘察报告进行核准。各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督监管职责,对于未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手续不完整,配套设计不全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杜绝“三边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发生。

(四)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制度。应严格执行评审预算评审制度和最高限价审定制度,财政部门要加强预算评审工作,以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为本,掌握最新造价管理技术,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主要建设材料、设备价格,建立县级材料信息库,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预算评审质量,避免预算漏项、减少暂定价项目,为建设单位编制预算和最高限价编审,进行造价控制提供积极有效地保障。

(五)强化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应纳入年度考核,加强监督检查,客观公正地进行测评,综合分析评价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严格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报告党委、政府,作为组织部门选拔任用、调整干部的重要依据;做到奖惩分明,赏罚有度。对建设项目法人在项目决策、招投标、财务管理、工程造价、预算和决算、投资绩效等方面存在重大决策失误,管理混乱造成严重损失浪费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违法乱纪的问题,严格依法依规予以处理问责。

(六)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加大全过程跟踪审计力度,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在政府投资項目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强对工程预算、最高限价、合同签订、隐蔽工程、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索赔等项目的审计,加强审计监督和处理处罚力度,揭示投资管理体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强化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核实工程造价,做到工程量计算准确,要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实地勘察,摸清施工情况,熟悉施工图纸、工程变更签证及合同等有关材料,对工程决算进行逐项审查验证;综合单价计价准确,应按照招标投标文件、工程定额及有关工程资料进行复核,审查综合单价的合理性、合法性,核实工程造价;材料价差认定准确,对施工单位竣工结算中的材料价差进行审核,对定额中和招标文件中无明确规定的材料价格,应进行市场了解,并将了解情况与发包、承包双方对接;通过审计使虚增工程量、高估冒算等现象得到有效遏止,确保财政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