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朝鲜中宗,名李怿,字乐天,明朝赐谥号恭僖,庙号中宗,朝鲜加谥曰恭僖徽文昭武钦仁诚孝大王,是李氏朝鲜第11位君主,朝鲜仁宗,是朝鲜王朝第十二任国王,1544年至1545年在位。朝鲜明宗,字对阳,庙号明宗,谥号恭宪献毅昭文光肃敬孝大王,葬于杨州康陵。

古代朝鲜王朝历代君王的简介(朝鲜历代君主的信息介绍)-风君子博客

朝鲜王朝(十):朝鲜中宗

19.朝鲜中宗

朝鲜中宗,名李怿,字乐天,明朝赐谥号恭僖,庙号中宗,朝鲜加谥曰恭僖徽文昭武钦仁诚孝大王,是李氏朝鲜第11位君主。

1506年9月2日至1544年11月14日在位。成宗嫡子,由贞显王后尹氏所生;前任君主燕山君李㦕的同父异母弟弟。

1494年,燕山君即位时,李怿被册封为晋城大君。由于燕山君的暴政,使群臣密谋废除燕山君,并拥立李怿为君主。

中宗即位后废除了燕山君的不少苛政,受到欢迎,但他为人优柔寡断,容易被两班所左右。

(1)生平

中宗时期,勋旧派与士林派仍持续互相对立,本来中宗打算登用赵光祖来解决困局,但此举使被燕山君压制的士林派势力得以复兴。

士林派的革新措施得以重新推行,如禁止土地兼并、实施均田制等。赵光祖的新政由于推行过急,使王权变得脆弱,亦使勋旧派非常不安,国家内部矛盾加剧。

1519年,反正的功臣在赵光祖回乡之际再次发动政变,以反逆罪的罪名肃清朝廷内的士林派,而赵光祖回到家乡后亦被赐饮毒药而死。

这次事件,后世史学家称为己卯士祸(기묘사화),而被杀的群臣则称为“己卯名贤”。士林派被压抑,勋旧派势力再度登场。

章敬王后(장경왕후)之兄尹任为首的大尹派及文定王后(문정왕후)的兄弟、尹之任的儿子尹元老(윤원로)、尹元衡(윤원형)为首的小尹派对立。

期间发生灼鼠之变,中宗所爱的敬嫔朴氏与其儿子福城君一同被赐死;使中宗时期的政局乱上加乱。

1506年9月2日,勋旧派的成希颜(성희안)、朴元宗(박원종)、柳顺汀(유순정)、洪景舟等人发动政变,推翻前任君主。

有暴君之称的燕山君,并把支持燕山君的慎守勤(신수근)、慎守英(신수영)及任士洪(임사홍)杀害,并另立当时19歳的晋城大君为王,是为中宗,史称中宗反正。

中宗的元配慎氏的父亲慎守勤反对勋旧派夺位的行动,被他们所杀。为防止新任王后慎氏将来为父报仇,勋旧派逼中宗把慎氏赶出宫外,使得中宗和慎氏终生不能相见。

勋旧派群臣为了巩固本身势力,纷纷把自己的女性亲人送入宫中成为中宗的妃嫔,造成日后后宫明争暗斗的局面。

对外方面,1510年,南部发生三浦倭乱;北方亦因为女真族的入侵,使社会不安加剧。

在位38年又2个月之后,1544年11月14日中宗召集左议政洪彦弼、右议政尹仁镜等官员于明政殿,于病榻上让位与世子(即仁宗)。

翌日,酉时驾崩于昌德宫欢庆殿小寝,葬于汉江之南的靖陵。(2)政治

即位后受赵光祖、金湜等儒家学者辅佐,推行所谓“至治主义”的治国方针。在位期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南倭北虏”。

正德五年(1510年),盘踞在荠浦、富山浦、熊川三地的“恒居倭人”在对马岛主的带领下发动暴乱,史称“三浦倭乱”。之后又发生了楸子岛倭变、东莱盐场和蛇梁镇倭乱。

北方的野人女真在正德七年(1512年)进攻了朝鲜的甲山和昌城。

在位期间继续推行灭佛政策。同时因为朝鲜使臣在中国私下贸易,贪婪尤甚,以至被明朝锦衣卫把门看守拘于礼部会同馆内,朝鲜感到“祖宗见宠于中华之美扫地矣”。

因此颁布了除书籍和药材外禁用唐物(即:从大明国进口的商品,尤其是高级丝织物和奢侈品)的命令。

同时,中宗对明朝政局也多加刺探,多次密令朝鲜赴华使节了解明朝皇帝、朝廷动态。朝鲜虽然事明恭谨。

但是素以“礼义之邦”自居,常从儒家宗法道德角度出发私下批评明朝弊政。

中宗对明朝皇帝便颇不以为然:“成祖……以一言之失,诛戮大臣,略不假借,甚为不可”、“崇信释教,非帝王盛德”。

宣宗“兴居无节,岂美事乎?”;世宗“好自用,天下之事无不总治,如有直言者,辄重刑,人皆禁嘿”……。

(成祖即:永乐皇帝;宣宗即:宣德皇帝;世宗即:嘉靖皇帝)但是中宗自己在汉城也并非“兴居有节”,尤其喜好炼金术和命课学。

中宗年间,发生了己卯士祸(正德十四年/1519年,赵光祖死)、辛巳诬狱(安塘之乱,嘉靖元年/1522年,士林派再次被贬)。

全国传染病(嘉靖五年/1526年)、灼鼠之变(嘉靖七年/1528年,敬嫔朴氏被废,嘉靖十二年/1533年赐死)等政局变动。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十一月十四日,在位三十八年的中宗薨逝于昌德宫欢庆殿,终年五十八岁。

明朝赐谥“恭僖”(敬事供上曰恭;小心畏忌曰僖)。初葬高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迁葬广州靖陵。

20.朝鲜仁宗

朝鲜仁宗(朝鲜语:조선 인종/朝鮮 仁宗 Joseon Injong;1515年-1545年),讳李峼(朝鲜语:이호/李峼 Yi Ho),幼名亿命,字天胤[来源请求]。

是朝鲜王朝第十二任国王,1544年至1545年在位。

李峼乃中宗嫡长子,生母为章敬王后尹氏,中宗十年二月二十五日诞生。章敬王后在他出生后不久因血崩病逝,因此他一直都由文定王后尹氏扶养。

中宗十五年被册封为王世子。中宗三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即位于昌庆宫明政殿,仁宗元年七月一日升遐,在位不到八个月。

因未生下子嗣,故由同父异母弟弟李峘即位,即第十三任国王明宗。官方记载李峼因为父王去世后太悲伤而得病,但民间谣传李峼是被继母文定王后毒杀。

群臣上庙号仁宗,谥号献文懿武章肃钦孝,明朝赐谥荣靖,全称仁宗荣靖献文懿武章肃钦孝大王。仁宗葬于今日京畿道高阳市西三陵的孝陵。

正德十年(朝鲜中宗十年,1515)二月二十五日生于景福宫。正德十五年册封王世子。中宗去世后,嘉靖二十三年(1544)十一月二十日即位于昌庆宫明政殿。

是李氏朝鲜第十二任国王,号仁宗大王。

在位8个月,嘉靖二十四年七月去世于景福宫之清燕楼下小寝(官方记载仁宗因为父王去世后太悲伤而得病,但民间有流言谓他被继母文定王后毒杀),终年三十一。

明朝赐谥“荣靖”(宠禄光大曰荣;宽乐令终曰靖)。葬高阳孝陵(今日京畿道高阳市西三陵的孝陵)。

仁宗乃朝鲜中宗嫡长子,生母为章敬王后尹氏,在他出生后不久因血崩病逝,所以后来他一直都由文定王后尹氏扶养。

仁宗30岁继位后,不到8个月便去世,死后渴葬,无子女。继承人为同父异母(即文定王后)弟弟,即第十三任国王朝鲜明宗。

仁宗在位期间,恢复了父王时废的贤良科,平反赵光祖等人的冤案,深得人心。

21.朝鲜明宗

朝鲜明宗(朝鲜语:조선 명종/朝鮮 明宗 Joseon Myeongjong;1534年-1567年),是朝鲜王朝的第13代君主,1545年至1567年在位。讳李峘(朝鲜语:이환/李峘 Yi Hwan),字对阳,庙号明宗,谥号恭宪献毅昭文光肃敬孝大王(明朝赐谥恭宪),葬于杨州康陵。

明宗是中宗的嫡二子,生母为文定王后尹氏,中宗二十九年五月二十二日诞生,初封庆原大君。

兄长仁宗猝逝之后,庆原大君即位,是为明宗。然而,朝政大权却由文定王后及尹元衡所掌握。

这时,大尹派已失势,尹任被杀,引起乙巳士祸,而小尹派的首领尹元衡被封为领议政,李芑等人被封第一为功臣。

明宗三年(1547年),卫社功臣李彦廸虽被封为第三功臣,但是因良才驿事件牵涉而被杀。明宗异母兄凤城君亦因此被杀。

与此同时,尹元衡的亲兄尹元老因为与尹元衡敌对,他及他的追随者亦被尹元衡所杀。由于文定王后崇佛排儒,任用普雨,设立僧科。

明宗不忍大权旁落,任用王妃外戚李梁。但是李梁同样贪污跋扈,被外戚沈义谦弹劾而被处死。明宗十年(1555年)曾发生乙卯倭变。

明宗二十年,文定王后病逝,尹元衡失势,其妾郑兰贞服毒自尽,尹元衡本人亦饮恨而终。明宗得以掌握实权,决定广延招览贤士,引来退溪李滉及栗谷李珥被推荐。

明宗在之后又废除了文定王后设立的僧科。

明宗于二十岁亲政后,结合妻子外戚一方牵制文定王后的外戚势力,等到文定王后逝世后,明宗才真正独揽大权。

可惜才维持三年,明宗二十二年(1567年),薨于景福宫养心堂,在位二十二年,享年三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