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白衣秀士王伦是《水浒传》中水泊梁山事业的开创者,他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因不容晁盖、吴用等七雄上梁山聚义,被豹子头林冲火并于梁山断金亭。王伦虽然不在天罡地煞108将之列,但在《水浒传》中他仍是一个重要人物。

水浒传中王伦人物简介(真实历史上有王伦这个人吗)-风君子博客

白衣秀士王伦是《水浒传》中水泊梁山事业的开创者,他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因不容晁盖、吴用等七雄上梁山聚义,被豹子头林冲火并于梁山断金亭。

王伦虽然不在天罡地煞108将之列,但在《水浒传》中他仍是一个重要人物。那么,他究竟是施耐庵老先生虚构的人物形象,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人呢?

其实,在北宋历史上,不仅确有王伦其人,而且还有两个。其中一个是三槐堂王氏之后的王伦,另一个则是江洋大盗。

三槐堂王氏之后的王伦,字正道,生于1084年,死于1144,河北大名府莘县人,宋真宗时期宰相王旦的弟弟王勖的玄孙,《宋史》中有传。

他因父亲早亡,家道衰落,而沦落为一个无赖和游侠,往来于汴梁和洛阳之间,屡次犯法,但均因故幸免。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下,攻城掠地,汴京开封失守,宋钦宗赵桓亲临宣德门,召募能人,欲收复京师,但却无人敢应。

这时,王伦毛遂自荐,要为国家效力。宋钦宗非常高兴,便任命他为兵部侍郎。南宋建炎元年1127),他在出使金国时,被金扣留。他与洪皓等密遣商人陈忠去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向钦、徽二帝通报高宗即位之事。

绍兴二年1132),南归临安。七年,充迎奉梓宫使徽宗灵枢)第二次入金,见金大臣挞赖,要求废伪齐。八年,第三次使金,金命其南下许归梓宫及河南地。

九年,王伦被赐同进士出身,签书枢密院事,又为东京留守兼开封尹赴京践约。但金兀术杀挞赖等金臣,废其所议,王伦被扣留金国,从此未能归宋。

金人曾胁之以官,但被王伦斥拒不受。绍兴十四年1144)王伦在被扣5年之后,被金绞死,年61岁,谥节憨。

王伦的忠烈壮举使他成为一代名留青史的爱国民族英雄,也为三槐堂王氏的家族史增添了光彩的一页。宋王朝敕建专庙祭祀,其子侄辈也均因其荫泽被起用为官。王伦娶妻陈氏,封安康郡夫人,生二子,王述和王逸,后裔均兴旺发达,代出贤才。

从三槐堂王氏之后王伦的事迹来看,虽然其活动时间和任侠之举与水浒人物王伦相吻合,但其使金身份与梁山的王伦却毫不相干,因此,可以断定,三槐堂王氏之王伦断非是水浒人物王伦。

在北宋仁宗年间,还有一个王伦,他曾是虎翼军士卒,后成为江洋大盗。宋人蔡絛的《铁围山丛谈》卷一载:“山东有王伦者飙起,转斗千余里,至涯南,郡县既多预备,故即得以杀捕矣”。

《宋史.仁宗本纪》载:“庆历三年五月,虎翼卒王伦叛于沂州,七月乙酉,获王伦”。

在宋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全集》卷九十八《论沂州军贼王伦事宜札子》说:“庆历三年(1043年),臣近闻沂州军贼王伦等,杀却忠佐朱进,打劫沂、密、海、扬、楚等州,邀呼官吏,横行涯海,如履无人。”

此外,《东都事略》《三朝北盟会编》《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历史资料中都有关于王伦造反事迹的记载。可见,王伦起义是宋代历史上真实的重要事件。

尽管这个王伦在沂州起义的时间要早于梁山起义大约八十年的时间,但今天的历史学者一般都认为他就是《水浒传》中白衣秀士王伦这个人物的原型。

至于施耐庵为什么要在《水浒传》中设计描写了王伦这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人物形象,一些学者认为,主要是作者要利用王伦这个形象,来衬托梁山好汉胸怀宽广、性格豪爽、义薄云天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