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1、偶极子:离散端口,点到点,边到边

离散端口适合一点到另一点,一端到另一端(一边到他的参考),是比较简单的

波导端口需要定义一个面,分析这个面所能形成的模式

对于双极子天线:

①点到点,两个中心点>Discrete Port(电流从点发散式分布、有功率源*、电压源、电流源,阻抗可以改)

②面端口,选两条边>Discrete Port (电流是均匀分布)

两者区别,面端口多了一个像PEC的东西,加了一条红线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时域求解器中有关离散端口的设置

Time Domain Solver Parameters>Specials>Solver>Gap、Distributed*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两种模式都要求保证长度一定要足够短,大于0.5个波长的话会有警告,

对于Gap模式,是PEC的二维平面,他会增加一些寄生的效应,比如自感,如果要去掉,用宏来去掉。

改用Gap模式,用宏去掉寄生效应,首先点Schematic>Macros>Construct>Compensate Self Inductance of Discrete Ports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增加的电容电感的值都是负的,因此起到了一个补偿作用

接下来剩下点到点的,进行一个仿真,看电流分布情况,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可以看出,分布的是不均匀的,不如面端口的情况。

接下来,去掉两个板,只剩下圆柱,画面端口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2、单极子:离散端口

①选两个面的中心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显然,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中心不在一条线上

②那选择上边的一圈,下边的一面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能看出这种方法是比较均匀的

③选俩边的点,然后Pick>Pick Edge from Last two Points

下边选面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这样就是一个横向的激励,它是激励在中间这条线上,这个适合一个长扁型的界面

最好的还是第二种

3、喇叭天线:波导端口

①选边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②选三个点就可确定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③选中面确定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这个面的话,框出来的就是外围的闭合面,这样是可以的,因为周围都是金属,金属不会激励出模式,因此是可以的

4、带状线:博导端口、离散端口

①选介质的面,定义波导端口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这样的话太大,所以可以手动调节一下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这样就可以了

②选择trace的那个面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然后手动扩大

③首先画一个面,PEC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现在是短路的  ,把线移动进去一点,选择trace这个面>Modify Locally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然后利用刚才 单极子的第三个方法,定义离散端口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5、微带线:波导端口、离散端口

①选两条边,定义离散端口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有一点局限,边缘或者发散的场不能表示

② 可以选trace的面进行一个扩展,下边介绍一个用宏来定义的方法

先这个面,然后Macors>Solver>Ports>Calculate port extension coefficient  博导端口的扩展系数

能够自动检测宽度和高度  材料介电常数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点击Calculate  扩大9.3倍能看出这个比结构还要大,是不合适的

思考两个问题是不是地平面不够大呢?是不是要扩大地平面呢?如果这些都够的话,可不可以把这个波导端口改小呢?可以,双击进入属性,进行设置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上边存在空气,不均匀,会引发色散效应用离散端口

6、同轴线:波导端口,离散端口

①离散端口:选择内圆和外圆,然后选择离散端口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②波导端口:选中介质的面,然后进行波导端口设置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7、共面波导:波导端口

直接定义一个波导端口,把这些金属全部检测到,

选择左右两个点,和下边一条边,这样直接画的话,在x方向太长,y方向不够长,因此需要减少一些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要连接这些金属板,要设置一个电边界

CST学习笔记4———-初级端口-风君子博客 总结:

①尽量用离散端口

②尽量用离散面端口(更贴近电流的实际均匀分布)

③尽量用分布式离散面端口(求解器中默认的分布式模式,能减少集成参数效应)

④尽量短的离散端口

⑤波导端口更精确也更复杂,大小、模式、介质、网格、短接模型、边界、多线、频率、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