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服务器面板,一键全能部署及管理,送你10850元礼包,点我领取

切线性质和判定教案一等奖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教案一等奖

1、切线的判定定理教案

【内容概述】

证明圆的切线是近几年中考常见的数学问题之一。最常用的是利用“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证明。

本内容通过动手操作得出切线的判定定理,再利用解决两道例题,总结归纳出两种具体的证法:

①当直线与圆有一个公共点时,把圆心和这个公共点连结起来,证明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简称为“连半径,证垂直”;

②当直线和圆的公共点没有明确时,可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再证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简称为“作垂直,证半径”。

归纳总结后,马上给予两道对应练习题巩固理解两种证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切线的判定方法,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教学目标】

掌握判断圆的切线的方法,并灵活解题。进一步培养使用“分类”与“归纳”等思想方法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平面内直线和圆存在着三种位置关系,即直线和圆相离、直线和圆相切、直线和圆相交,这三种位置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直线和圆相切。那么怎样证明直线和圆相切呢?怎样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⑴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定义)

⑵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d=r)

除了这两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呢?

活动一: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圆O,做一个半径OA,做一条直线L,使L经过点A且垂直于OA。这样的直线能画几条?这条直线和圆是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切线判定定理:经过直径的一端,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活动二:分析定理。经过直径的一端,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这个定理有什么用?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那根据这个判定定理,要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需要几个条件?分别是什么?

对定理的理解:①经过半径外端. 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典型例题

例1:如图,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证明:连结0C

∵0A=0B,CA=CB,

∴AB⊥OC。

∵直线AB经过半径0C的外端C,

并且垂直于半径0C,

∴AB是⊙O的切线。

【评析】一定要分清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的条件与结论,特别要注意“经过半径的`外端”和“垂直于这条半径”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圆的切线。

例2:如图,P是∠BAC上的平分线上一点,PD⊥AC,垂足为D,请问AB与以P

为圆心、PD为半径的圆相切吗?为什么 ?

证明:过P作PE⊥AB于E

∵AP平分∠BAC,PD⊥AC

∴PE=P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圆心P到AB的距离PE=PD=半径

∴AB与圆相切

【设计意图】通过例一和例二的解答,总结证明切线的两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①当直线与圆有一个公共点时,把圆心和这个公共点连结起来,证明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简称为“连半径,证垂直”;

②当直线和圆的公共点没有明确时,可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再证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简称为“作垂直,证半径”。

三、知识应用(练习)

1、如图,已知⊙O是△ABC的外接圆,AB是⊙O的直径,D是AB的延长线上

的一点,AE⊥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弦AC平分∠EAB。

求证:DE是⊙O的切线.

[分析]:因直线DE与⊙O有公共点C,故应采用“连半径,证垂直”的方法。

证明:连接OC,则OA=OC,

∴∠CAO=∠ACO(等边对等角)

∵AC平分∠EAB(已知)

∴∠EAC=∠CAO(角平分线的定义)

∴∠EAC=∠ACO(等量代换)

∴AE∥CO,(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又AE⊥DE,

∴CO⊥DC,

∴DE是⊙O的切线.

【评析】本题综合运用了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一定要注意区分这两个定理的题设与结论,注意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切线的性质定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希望同学们通过本题对这两个定理有进一步的认识.本题若作OC⊥CD,就判断出了CD与⊙O相切,这是错误的.这样做相当于还未探究、判断,就以经得出了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2、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上的高,且CD=AB,E、F分别是AC、

BC的中点,求证:以EF为直径的⊙O 与AB 相切。

[分析]:因直线AB与⊙O无确定的公共点,故应采用“作垂直,证半径”方法。

证明:过O点作OH⊥AB于H

∵E、F分别为AC、BC的中点(已知)

∴EF∥AB,且EF=AB(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G点为CD的中点,OH=GD=CD

∵CD=AB ∴EF=CD

∴OH=EF

∴AB为⊙O的切线

四、小结升华

本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它们是如何应用的?

证明切线的方法:(1)直线和圆有交点时,“连半径,证垂直”;

(2)直线和圆无确定交点时,“作垂直,证半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归纳总结出本知识点,即判断直线与

圆相切的方法以及二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复习课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的:

  1、深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区别于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3、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定理2及其推论、定理3和四个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并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4、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特殊–一般–特殊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难点:性质、判定定理的运用。

  教学程序:

  一、复习创情导入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边:对边平行(定义);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角:对角相等(定理1);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边:两组 对边平行(定义);两组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定理1)

  二、授新

  1、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判定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方法:

  2、自学质疑:自学课本P79-82页,并提出疑难问题。

  3、分组讨论:讨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学生提出问题。

3、初中课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的:

  1、深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区别于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3、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定理2及其推论、定理3和四个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并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4、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特殊–一般–特殊”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难点:

  性质、判定定理的运用。

  教学程序:

  一、复习创情导入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边:对边平行(定义);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角:对角相等(定理1);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边:两组 对边平行(定义);两组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定理1)

  二、授新

  1、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判定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方法:

  2、自学质疑:自学课本P79-82页,并提出疑难问题。

  3、分组讨论:讨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学生提出问题。

  4、反馈归纳:根据预习和讨论的效果,进行点拨指导。

  5、尝试练习:完成习题,解答疑难。

  6、深化创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边:对边平行(定义);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角:对角相等(定理1);邻角互补。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边:两组 对边平行(定义);两组对边相等(定理2);对角线互相平分(定理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定理1)

  7、推荐作业

  1、熟记“归纳整理的内容”;

  2、完成《练习卷》;

  3、预习:(1)矩形的定义?

  (2)矩形的性质定理1、2及其推论的内容是什么?

  (3)怎样证明?

  (4)例1的解答过程中,运用哪些性质?

  思考题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3的逆命题是否是真命题?根据题设和结论写出已 知求证; 2、如何证明性质定理3的逆命题? 3、有几种方法可以证明? 4、例2的证明中,运用了哪些性质及判定?是否有其他方法? 5、例3的证明中,运用了哪些性质及判定?是否有其他方法?

  跟踪练习

  1、在四边形ABCD中,AC交BD 于点O,若AO=1/2AC,BO=1/2BD,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2、在四边形ABCD中,AC交BD 于点O,若OC= 且 ,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下列条件中,能够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一组对角相等; (B)对角线相等;

  (C)两条邻边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

  创新练习

  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AC和BD相交于O点,经过O点的直线交BC和AD于E、F,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用两种方法)

  达标练习

  1、已知如图,O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EF经过点O,且与AB交于E,与CD 交于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M、N分别是OA、OC的中点,求证:BM∥DN,且BM=DN 。

  综合应用练习

  1、下列条件中,能做出平行四边形的是( )

  (A)两边分别是4和5,一对角线为10;

  (B)一边为4,两条对角线分别为2和5;

  (C)一角为600,过此角的对角线为3,一边为4;

  (D)两条对角线分别为3和5,他们所夹的锐角为450。

  推荐作业

  1、熟记“判定定理3”;

  2、完成《练习卷》;

  3、预习: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4”的内容 是什么?

  (2)怎样证明?还有没有其它证明方法?

  (3)例4、例5还有哪些证明方法?

4、切线的判定教学的反思

  本课例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通过学生自我活动、教师适当引导得到数学结论作为教学重点,呈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为教学宗旨,进行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本质的、有效的理解。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成功与不足之处:

  成功之处:

  一、提出问题,注重联系

  在新课引入上,打破以往单纯复习旧知的惯例,而是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目标性”问题,创设了问题情境,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又使教学从“定义”过渡到“判定定理”,显得自然合理。

  二、动手实践,主体参与

  本节课多处设计了观察探究、分组讨论等学生活动内容,如动手操作“切线的’判定定理的发现过程”,以及讲解例题时学生的参与,课堂练习的设计都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合理设计课堂结构和问题

  新课程理念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我认为“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动,才是数学课堂需要的动。动得有序,动而不乱。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因此,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活动:(一)、在动手操作发现判定定理的过程中,经历动脑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得到“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的结论。(二)、分析结论。应用好命题的前提是理解好命题。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命题我设置了三个问题,并且通过画图举反例帮助学生理解,利用文字、几何语言的相互转化熟悉定理的使用条件。(三)、应用命题。根据活动二的结论,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类型的例题,得到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个思路“连半径,证垂直和作垂直,证半径”。

5、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教案-氧气。

  能力培养: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重点 、难点: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引入]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空气,而空气中有氧气。

  [提问]请你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用到氧气的地方

  [讲解]氧气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和动物自下而上不可缺少的物质。

  倾听

  回答:人和动物呼吸,急救病人。

  倾听

  激发兴趣。

  [提问]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呢?

  [引言]化学上要系统的研究某种物质一般都有一个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化学教案《化学教案-氧气》。

  思考、猜想

  设疑创设情境。

  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的程序。

  [提问]什么是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什么内容?

  回答:1 不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展示]一瓶氧气

  [讨论提纲]

  1. 说出氧气的色态

  2 .氧气有气味吗?

  3.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4.在1升水中仅溶解30毫升的氧气怎样表示氧气的溶解性?

  [讲解]如果我们改变条件,氧气会由气态变为液态,所以说气体时必须要注明在通常状况下。

  观察、讨论,一位学生回答(别的学生补充)

  1氧气是无色的气体

  2氧气是无味的(闻气味)

  3氧气比空气重

  4氧气不易溶解于水

  领悟

  培养学生的面容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闻气味的方法。

  [板书]一、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2.比空气略重。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气。

6、圆的切线的判定教学反思

  合理设计课堂结构和问题 新课程理念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我认为“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动,才是数学课堂需要的动。动得有序,动而不乱。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因此,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一)、在动手操作发现判定定理的过程中,经历动脑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得到“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的结论。

  (二)、分析结论。应用好命题的前提是理解好命题。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命题我设置了三个问题,并且通过画图举反例帮助学生理解,利用文字、几何语言的相互转化熟悉定理的使用条件。

  (三)、应用命题。根据活动二的结论,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类型的例题,得到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个思路“连半径,证垂直和作垂直,证半径”。因为有活动二做铺垫,所以例题解决的很顺利。

  由于本节课是“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第一节课,主要教学目的是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并能应用判定定理证明有关问题。因此,在安排完切线的判定定理和例1的教学内容后,我针对义务教育教材弹性化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例2的探究,与例1结合起来,构成了有关切线证明问题中常见的两种类型,以及证明这类问题时常见的两种辅助线作法。在安排本课例题之前,我设计了一组判断题,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判定定理的掌握情况。这样从例题到练习的设计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原则和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又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明年就面临中考的现实,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每个已知条件,由每个条件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结合要证明的结论及信息之间的联系,分析哪些信息有用,哪些没用。再理清思路,然后整理出来。

  注意多种评价手段的运用。教学中面向大多数学生,并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评价。一个会心的微笑、学生的掌声、真诚的语言…让学生时刻感觉到被认可,从而更有动力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7、圆的切线的判定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的切线的判定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理念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的教研活动的主题: 整节课在设计以学生合作学习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体会数学课的快乐。

  反思:

  一、合理设计课堂结构和问题。

  新课程理念及新基础教育理念都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我认为“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动,才是数学课堂需要的动。动得有序,动而不乱。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因此,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一)、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经历动脑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得到“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的结论。

  (二)、分析结论。应用好命题的前提是理解好命题。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命题我设置了三个问题,并且画图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到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个思路“连半径,证垂直和做垂直,证半径”。

  (三)、应用命题。根据活动二的两个结论,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类型的例题。因为有活动二做铺垫,所以例题解决的很顺利。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明年就面临中考的现实,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每个已知条件,由每个条件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结合要证明的结论及信息之间的联系,分析哪些信息有用,哪些没用。再理清思路,然后整理出来。

  三、注意多种评价手段的运用。

  教学中面向大多数学生,并且给予及时的`鼓励。一个会心的微笑、学生的掌声、翘起的拇指、真诚的语言…让学生及时感觉到被认可,他就更有动力投入到学习中。

  不足:

  1、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还不够充分,只是小组讨论、个别提问和全班齐答的形式。针对各个环节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板演、小组展示、互改纠错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所谓教无定法,一切以为教学服务为大前提,向学生展示并传递学习的快乐,无所畏惧,灵活变通。平时要多读多看有关的资讯,多开动脑筋,让课堂“活”起来、“有效”起来、“优质”起来!

  2、教师的激情不足。教师在教学中的“导”不仅是“导学”在情绪上也有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精神抖擞的来学习。这也是我在今后的课堂上要注意的问题。

8、圆的切线的判定教学反思

  我在教《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的切线”复习课时,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要求学生:“在现有的图形中从添加一条切线、两条切线、三条切线,画出图形并说出相关的结论思考”;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汇总,不同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有某组同学代表本组讲解本组的收获,其他小组补充;这样经过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与切线有关的所有知识点都囊获其中。

  接着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你的智慧和以前的学习经验,自己设计与切线有关的题目(可以是课本中或你做过的题目的变式)”;仍然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板演讲解。

  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学生的设计有易有难,有选择、填空,还有解答探索。整堂课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争先恐后,高潮迭起。并且我把课堂全部还给了学生,给了他们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真正是“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一定会还你一个惊喜”。在教学中还存在以下的遗憾与不足:时间安排不合理,前面基础知识复习的时间过长,有点“前松后紧”;忽略了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参与,没有有意“关爱、照顾”;

  教师的“导学”与“补漏”还做的不足;课堂小结处理匆忙,没有达到回扣目标,“画龙点睛”的作用。再教学本节课时,充分发挥课前准备的时间,缩短基础知识复习的时间,为后面的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更多的时间保障;要面向全体,关爱学习困难生,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做好课堂总结,起到其概括回扣作用。相信用我的爱心,用我的智慧,用我的探索,用我的耕耘,给学生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一定能优化我们的课堂,让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找到自信,使学生愿学数学,学好数学,收获丰硕的数学成果。

9、圆的切线的判定教学反思

  1、课前反思

  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

  一是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三是能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编排梳理知识内容。

  2、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主要反思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数学知识的学习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

  第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老师要用强烈情感语言创设情景,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数学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第四、多留意学生的生活经验,多举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说明问题,活跃课堂气氛。

  3、课后反思

  通过梳理与反思,特别要反思学生的意见,因学生意见是自己教学效果的.反映,这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渠道。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及时得到课堂反馈:

  第一、在课后,及时了解部分学生在这节课中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第二、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形式,检测学生在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这样才可以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一个台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10、九年级数学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逐步学会分析和综合的思考方法,发展合乎逻辑的思考能力;经历对操作活动的合理性进行证明的过程,不断感受证明的必要性、感受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都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本节的教学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难点是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的证明仅止于合情推理,但学生对梯形的题型中辅助线的添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探索并证明梯形的性质与判定这些重要结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在同一梯形中不同类型辅助线的添加,不仅让学生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又让学生感觉通过添加辅助线,将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体现所学知识与已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一题多解的乐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解题的能力。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体会用类比的思想研究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体验研究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思想,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大量的操作。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的很顺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极高。

  本节课进行中,个别学生的思路较奇特,由于出乎我的意料,方法也不是较简单,故我只是肯定了他们的做法,课后感觉我太吝啬对学生评价了。学生有些地方做得很好,不能“好”或者“这种方法也可以”简单带过,这样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一些很有创造性的想法,也降低了孩子们思考的积极性。这点是需要在以后教学中多注意的,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多请教。同时,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要注意让学生之间开展互相评价。

  但在本节课中,仍存在“会操作不会说” “会说又不会写”的两大老问题,从整体上存在基础薄弱的现象。

11、九年级数学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体会用类比的思想研究腰梯形的性质,体验研究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思想,并适时引导学生“我们学平行四边形时,通常会通过添加辅助线转化为三角形,那么我们能否将梯形通过合理添加辅助线,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图形?”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极高。

  现在我对这节课进行如下的反思:

  1、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整节课给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够多,基本上是以教师分析为主。而且提问学生数不到班级一半,学生的回答稍不完整就立即补充,讲得过多。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另外个别学生的思路较奇特,由于出乎我的意料,方法也不是较简单,故我只是肯定了他们的做法,课后感觉我太吝啬对学生评价了。学生有些地方做得很好,不能“好”或者“这种方法也可以”简单带过,这样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一些很有创造性的想法,也降低了孩子们思考的积极性。这点是需要在以后教学中多注意的,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多请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2、对教材的处理还需加强梯形常添辅助线在梯形教学第一节课便要求学生掌握,淡化了学生对梯形的概念的掌握,对梯形基本概念强调不够。

  今后需正确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本质联系:数学教学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建构认知系统认知结构。因此,不必去苛求非要按照过去的课时进行教学,非要完成几个例题,非要教到哪。

  3、落实不到位一部分学生仍存在“会操作不会说” “会说又不会写”的两大老问题,存在基础薄弱的现象。对于这些学生虽然课堂上要求他们课下找老师或同学请教。但上完课后,我并没有去测试他们是否已经弄懂。因此今后一定要抓好“落实”这一环节。

12、九年级数学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本节的教学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教学难点是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我在本节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添加辅助线,将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鼓励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品尝成功的喜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的很顺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极高。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我惊奇地发现,个别学生的思路较奇特,我只是肯定了他们的做法,课后感觉我太吝啬对学生语言评价了,只是简单的一语带过,这样降低了孩子们思考的积极性。这点需要在以后教学中多加注意,应多学习教师的精彩用语。

  看了九年级数学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反思看过:

  1.初中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3.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4.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教学反思

13、正方形的判定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正方形的定义;它与矩形、菱形有什么关系?会用这些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正方形的性质定理1、2。

  教学难点:定理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教学程序

  一、复习创情导入

  1、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有哪些?

  2、形的性质和判定有哪些?

  3、形的性质和判定有哪些?那么正方形呢?

  二、授新

  1、提出问题

  (1)正方形的定义是什么?正方形和矩形、菱形有什么关系?可以根据什么判定正方形?

  (2)性质定理1、2的内容是什么?(正方形的角和边、对角线有什么性质?)

  (3)例1的证明运用了哪些性质和判定?

  2、自学质疑:自学课本P93-95页,完成预习题,并提出疑难问题。

  3、分组讨论:讨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学生提出问题。

  4、反馈归纳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2)跟踪练习:1 A、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

  B、板的根据,雷同。

  (3)性质定理1的内容: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证明方法:邻边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矩形)

  (4)性质定理2的内容: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4、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数学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省义务教材第十二册)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体会数学的规律美。

  2、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审美愉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出示CAI课件(一张微型照片)。你能看出这是杭州哪一个景点的照片?的确,照片太小了,那现在老师将这张照片按一定比例放大一些,。由此出现一张平湖秋月的风景照。【诱发审美注意】

  我们的祖国方圆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却能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清晰可见各地位置。建筑设计师可将滨江四区的设计构想展示在一张纸上。这些,都要用到比例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比例的一些知识。

  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 教学比例的意义

  1、 8厘米

  出示

  6厘米

  4厘米

  3厘米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量写出有意义的比。

  (2)哪些比是相关联的?

  (3)根据以往经验,可将相等的两个比怎样?(用等号连接)

  教师并指出这些式子就是比例。

  2、 让学生任意写出比例,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例的意义。

  3、 教师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也可用分数形式表示。

  4、 写出比值是1/3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二) 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 比例和比有什么区别?

  2、 认识比例的各部分

  (1)让学生自己取。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板书: 8 : 6 = 4 : 3

  内 项

  外 项

  (3)让学生找出自己举的比例的内外项。

  ( )

  12

  2

  ( )

  =

  (4)找出分数形式比例的内外项位置又是怎样的’?

  3、 出示 【启迪学生思维,展开审美想象】

  (1) 这个比例已知的是哪两项,要求的又是哪两项?学生试填。

  (2)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

  (3) 你发现了什么?

  (4) 指导学生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

  4、 用比例性质验证你所写比例是否正确。

  5、练习 8 : 12 = X : 45

  0.5

  X

  20

  32

  =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何证明你的解是正确的?

  (三) 小结: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 巩固练习

  1、下面哪几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4

  1

  12 : 24 和18 : 36

  0.4 : 和0.4 : 0.15

  14 : 8 和7 : 4

  5

  2

  2、根据18 x 2 = 9 x 4 写出比例。【体会到数学的逻辑美,规律美】

  3、从1 、8、0.6、3、7五个数中

  (1) 选出四个数,组成比例。

  (2) 任意选出3个数,再配上另一个数,组成比例。

  (3) 用所学知识进行检验。

  四、 实际应用

  不久前,汪骏强家的菜地边高高矗立起一个新铁塔,这天午后,阳光明媚,邻居家刚读一年级的小明又拉着汪骏强来到铁塔下,玩着玩着,小明问道:“强强哥哥,这铁塔干嘛用?”“铁塔嘛,架设高压线用的,以后等电线架好了,可不能再来玩了,更不能攀登,高压线可危险了!”“那这个铁塔有多高压呀?”

  同学们,如果你是汪骏强,你准备怎么办?

  执教者 方 艳

15、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数学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教师提问复习.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二)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4.5∶2.7 10∶6

  教师提问: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三)教师小结

  4.5∶2.7和10∶6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两个比是相等的,因此它们可以

  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4.5∶2.7=10∶6

  二、新授教学.

  (一)比例的意义(课件演示:比例的意义)

  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1.教师提问: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相等)

  2.教师明确: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

  80∶2=200∶5或 .

  3.揭示意义:像4.5∶2.7=10∶6、80∶2=200∶5这样的等式,都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关键:两个比相等

  4.练习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 (2)20∶5和1∶4

  (3) 和 (4)0.6∶0.2和

  5.填空

  (1)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 )比例.

  (2)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 )的.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演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师以80∶2=200∶5为例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

  2.练习: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10∶6  6∶10=9∶15

  3.计算上面每一个比例中的外项积和内项积,并讨论它们存在什么关系?

  以80∶2=200∶5为例,指名来说明.

  外项积是:80×5=400

  内项积是:2×200=400

  80×5=2×200

  4.学生自己任选两三个比例,计算出它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5.教师明确: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加上“和基本性质”,使课题完整.

  6.思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教师板书:

  7.练习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组成比例.

  四、巩固练习.

  (一)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二)填空.

  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 )×( )=( )×( ).

  (三)根据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9和9∶12 2.1.4∶2和7∶10

  3.0.5∶0.2和  4. 和7.5∶1

  (四)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3、4和6

  五、课后作业.

  根据3×4=2×6写出比例.

  六、板书设计.

16、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的必要性。

  2。 比较熟练地掌握应用边角边公理时寻找非已知条件的方法和证明的分析法,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 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或直线的平行、垂直关系等”的方法。

  4。 掌握证明三角形全等问题的规范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应用三角形的边角边公理证明问题的分析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实例演示,发现公理

  1. 教师出示几对三角形模板,让学生观察有几对全等三角形,并根据所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动手操作,加以验证,同时写出全等三角形的数学表达式。

  2. 在此过程当中应启发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 可用移动三角形使其重合的方法验证图3-49中的三对三角形分别全等,并根据图中已知的三对对应元素分别相等的条件,可以证明结论成立。如图3-49(c)中,由AB=AC=3cm,可将△ABC绕A点转到B与C重合;由于∠BAD=∠CAE=120°,保证AD能与AE重合;由AD=AE=5cm,可得到D与E重合。因此△BAD可与△CAE重合,说明△BAD≌△CAE。

  (2) 每次判断全等,若都根据定义检查是否重合是不便操作的,需要寻找更实用的判断方法——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判定。

  (3) 由以上过程可以说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必判断三条边、三个角共六对对应元素均相等,而是可以简化到特定的三个条件,引导学生归纳出: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画图加以巩固。

  教师照课本上所叙述的过程带领学生分析画图步骤并画出图形,理解“已知两边及夹角画三角形”的方法,并加深对结论的印象。

  二、 提出公理

  1。板书边角边公理,指出它可简记为“边角边”或“SAS”,说明记号“SAS’的含义.

  2.强调以下两点:

  (1)使用条件: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分别对应相等.

  (2)使用时记号“SAS”和条件都按边、夹角、边的顺序排列,并将对应顶点的字母顺序写在对应位置上.

  3.板书定理证明应使用标准图形、文字及数学表达式,正确书写证明过程.

  如图3-50,在△ABC与△A’B’C’中,(指明范围)

  三、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1.充分发挥一道例题的作用,将条件、结论加以变化,进行变式练习,

  例1已知:如图 3-51, AB=CB,∠ABD=∠CBD.求证:△ABD≌△CBD.

  分析:将已知条件与边角边公理对比可以发现,只需再有一组对应边相等即可,这可由公共边相等 BD=BD得到.

  说明:(1)证明全等缺条件时,从图形本身挖掘隐含条件,如公共边相等、公共角相等、对顶角相等,等等.

  (2)学习从结论出发分析证明思路的方法(分析法).

  分析:△ABD≌△CBD

  因此只能在两个等角分别所在的三角形中寻找与AB,CB夹两已知角的公共边BD.

  (3)可将此题做条种变式练习:

  练习1(改变结论)如图 3-51,已知 AB=CB,∠ABD=∠CBD。求证:AD=CD,BD平分∠ADC。

  分析:在证毕全等的基础上,可继续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对应边相等,即AD=CD;对应角相等∠ADB=∠CDB,即BD平分∠ADC。因此,通过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可证明两个三角形中的线段相等或和角相关的结论,如两直线平行、垂直、角平分线等等。

  练习2(改变条件)如图 3-51,已知 BD平分∠ABC, AB= CB.求证: ∠A=∠C.

  分析:能直接使用的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只有AB=CB,所缺的其余条件分别由公共边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这样,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需做一些准备工作.教师板书完整证明过程如下:

  以上四步是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的基本证明格式.

  (4)将题目中的图形加以有规律地图形变换,可得到相关的一组变式练习,使刚才的解题思路得以充分地实施,并加强例题、习题之间的有机联系,熟悉常见图形,同时让学生总结常用的寻找所缺边、缺角条件的方法.

  练习 3如图 3-52(c),已知 AB=AE, AD=AF,∠ 1=∠2.求证: DB=FE.

  分析:关键由∠1=∠2,利用等量公理证出∠BAD=∠EAF。

  练习 4如图 3-52(d),已知 A为 BC中点, AE//BD, AE=BD.求证: AD//CE.

  分析:由中点定义得出 AB=AC;由 AE//BD及平行线性质得出∠ABD=∠CAE.

  练习 5已知:如图 3-52(e), AE//BD, AE=DB.求证: AB//DE.

  分析:由 AE//BD及平行线性质得出∠ADB=∠DAE;由公共边 AD=DA及已知证明全等.

  练习6已知:如图3-52(f),AE//BD,AE=DB.求证:AB//DE,AB=DE.

  分析:通过添加辅助线——连结AD,构造两个三角形去证明全等.

  练习 7已知:如图 3-52(g), BA=EF, DF=CA,∠EFD=∠CAB.求证:∠B=∠E.

  分析:由DF=CA及等量公理得出DA=CF;由∠EFD=∠CAB及“等角的补角相等”得出∠BAD=∠EFC.

  练习8已知:如图3-52(h),BE和CD交于A,且A为BE中点,EC⊥CD于C,BD⊥CD于 D, CE=⊥BD.求证: AC=AD.

  分析:由于目前只有边角边公理,因此,必须将角的隐含条件——对顶角相等转化为已知两边的夹角∠B=∠E,这点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以实现.

  练习 9已知如图 3-52(i),点 C, F, A, D在同一直线上, AC=FD, CE=DB, EC⊥CD,BD⊥CD,垂足分别为 C和D.求证:EF//AB.

  在下一课时中,可在图中连结EA及BF,进一步统习证明两次全等.

  小结:在以上例1及它的九种变式练习中,可让学生归纳概括出目前常用的证明三角形全等时寻找非已知条件的途径.

  缺边时:①图中隐含公共边;②中点概念;③等量公理④其它.

  缺角时:①图中隐含公共角;②图中隐含对顶角;③三角形内角和及推论④角平分线定义;

  ⑤平行线的性质;⑥同(等)角的.补(余)角相等;⑦等量公理;⑧其它.

  例2已知:如图3-53,△ABE和△ACD均为等边三角形。求证:BD=EC.

  分析:先选择BD和EC所在的两个三角形△ABD与△AEC,已知没有提供任一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所需的直接条件,均需由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提供.

  四、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1.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由定义的六条件减弱到至少几个?边角边公理是哪三个

  条件?

  2.在遇到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用全等证明线段、角的大小关系时,最典型的分析问题的思路是怎样的?你体会这样做有些什么优点?

  3。遇到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而边、角的直接条件不够时,可从哪些角度入手寻找非已知条件?

  五、练习与作业

  练习:课本第28页中第1题,第30页中1,3题。

  作业:课本第32页中第6,7,8,9,10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需2课时完成。

  1.课本第3。5节内容安排3课时,前两课时学习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公理,重点练习直接应用公理及证明格式,初步学习寻找证明全等所需的非已知条件的方法,以及利用性质证明边角的数量关系及直线的位置关系,第3课时加以巩固并学习解决应用题和两次全等的问题。

  2.本节将“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必要性“列为教学目标之一,目的是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了研究判定方法的必要性,才能从思想上接受判定方法,并发挥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3.本节课将“分析法和寻找证明全等三角形时非已知条件的方法”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意在给学生归纳一些常用的解题思路,以便将它作为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种技能加以强化。

  4.教材中将“利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方法做为例5出现,为时过晚,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提前到第一、二课时,就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并从各种角度加以训练。

  5.教师可将例题1和几种变式练习制成投作影片(图3-5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使用时,重点放在题目的分析上,并体现出题目之间图形的变化和内在联系。

  6.本节教学内容的两课时既教会学生分析全等问题的思路——分析法和寻找非已知条件的方法,又要求他们落实证明的规范步骤——准备条件,指明范围,列齐条件和得出结论,使学生遇到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题目既会快速分析,又会正确表达.学生学生遇到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题目既会快速分析,又会正确表达。节教学

  3。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1)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的必要性。

  2。 比较熟练地掌握应用边角边公理时寻找非已知条件的方法和证明的分析法,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 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或直线的平行、垂直关系等”的方法。

  4。 掌握证明三角形全等问题的规范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应用三角形的边角边公理证明问题的分析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实例演示,发现公理

  1. 教师出示几对三角形模板,让学生观察有几对全等三角形,并根据所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动手操作,加以验证,同时写出全等三角形的数学表达式。

  2. 在此过程当中应启发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 可用移动三角形使其重合的方法验证图3-49中的三对三角形分别全等,并根据图中已知的三对对应元素分别相等的条件,可以证明结论成立。如图3-49(c)中,由AB=AC=3cm,可将△ABC绕A点转到B与C重合;由于∠BAD=∠CAE=120°,保证AD能与AE重合;由AD=AE=5cm,可得到D与E重合。因此△BAD可与△CAE重合,说明△BAD≌△CAE。

  (2) 每次判断全等,若都根据定义检查是否重合是不便操作的,需要寻找更实用的判断方法——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判定。

  (3) 由以上过程可以说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必判断三条边、三个角共六对对应元素均相等,而是可以简化到特定的三个条件,引导学生归纳出: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画图加以巩固。

  教师照课本上所叙述的过程带领学生分析画图步骤并画出图形,理解“已知两边及夹角画三角形”的方法,并加深对结论的印象。

  二、 提出公理

  1。板书边角边公理,指出它可简记为“边角边”或“SAS”,说明记号“SAS’的含义.

  2.强调以下两点:

  (1)使用条件: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分别对应相等.

  (2)使用时记号“SAS”和条件都按边、夹角、边的顺序排列,并将对应顶点的字母顺序写在对应位置上.

  3.板书定理证明应使用标准图形、文字及数学表达式,正确书写证明过程.

  如图3-50,在△ABC与△A’B’C’中,(指明范围)

  三、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1.充分发挥一道例题的作用,将条件、结论加以变化,进行变式练习,

  例1已知:如图 3-51, AB=CB,∠ABD=∠CBD.求证:△ABD≌△CBD.

  分析:将已知条件与边角边公理对比可以发现,只需再有一组对应边相等即可,这可由公共边相等 BD=BD得到.

  说明:(1)证明全等缺条件时,从图形本身挖掘隐含条件,如公共边相等、公共角相等、对顶角相等,等等.

  (2)学习从结论出发分析证明思路的方法(分析法).

  分析:△ABD≌△CBD

  因此只能在两个等角分别所在的三角形中寻找与AB,CB夹两已知角的公共边BD.

  (3)可将此题做条种变式练习:

  练习1(改变结论)如图 3-51,已知 AB=CB,∠ABD=∠CBD。求证:AD=CD,BD平分∠ADC。

  分析:在证毕全等的基础上,可继续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对应边相等,即AD=CD;对应角相等∠ADB=∠CDB,即BD平分∠ADC。因此,通过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可证明两个三角形中的线段相等或和角相关的结论,如两直线平行、垂直、角平分线等等。

  练习2(改变条件)如图 3-51,已知 BD平分∠ABC, AB= CB.求证: ∠A=∠C.

  分析:能直接使用的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只有AB=CB,所缺的其余条件分别由公共边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这样,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需做一些准备工作.教师板书完整证明过程如下:

  以上四步是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的基本证明格式.

  (4)将题目中的图形加以有规律地图形变换,可得到相关的一组变式练习,使刚才的解题思路得以充分地实施,并加强例题、习题之间的有机联系,熟悉常见图形,同时让学生总结常用的寻找所缺边、缺角条件的方法.

  练习 3如图 3-52(c),已知 AB=AE, AD=AF,∠ 1=∠2.求证: DB=FE.

  分析:关键由∠1=∠2,利用等量公理证出∠BAD=∠EAF。

  练习 4如图 3-52(d),已知 A为 BC中点, AE//BD, AE=BD.求证: AD//CE.

  分析:由中点定义得出 AB=AC;由 AE//BD及平行线性质得出∠ABD=∠CAE.

  练习 5已知:如图 3-52(e), AE//BD, AE=DB.求证: AB//DE.

  分析:由 AE//BD及平行线性质得出∠ADB=∠DAE;由公共边 AD=DA及已知证明全等.

  练习6已知:如图3-52(f),AE//BD,AE=DB.求证:AB//DE,AB=DE.

  分析:通过添加辅助线——连结AD,构造两个三角形去证明全等.

  练习 7已知:如图 3-52(g), BA=EF, DF=CA,∠EFD=∠CAB.求证:∠B=∠E.

  分析:由DF=CA及等量公理得出DA=CF;由∠EFD=∠CAB及“等角的补角相等”得出∠BAD=∠EFC.

  练习8已知:如图3-52(h),BE和CD交于A,且A为BE中点,EC⊥CD于C,BD⊥CD于 D, CE=⊥BD.求证: AC=AD.

  分析:由于目前只有边角边公理,因此,必须将角的隐含条件——对顶角相等转化为已知两边的夹角∠B=∠E,这点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以实现.

  练习 9已知如图 3-52(i),点 C, F, A, D在同一直线上, AC=FD, CE=DB, EC⊥CD,BD⊥CD,垂足分别为 C和D.求证:EF//AB.

  在下一课时中,可在图中连结EA及BF,进一步统习证明两次全等.

  小结:在以上例1及它的九种变式练习中,可让学生归纳概括出目前常用的证明三角形全等时寻找非已知条件的途径.

  缺边时:①图中隐含公共边;②中点概念;③等量公理④其它.

  缺角时:①图中隐含公共角;②图中隐含对顶角;③三角形内角和及推论④角平分线定义;

  ⑤平行线的性质;⑥同(等)角的补(余)角相等;⑦等量公理;⑧其它.

  例2已知:如图3-53,△ABE和△ACD均为等边三角形。求证:BD=EC.

  分析:先选择BD和EC所在的两个三角形△ABD与△AEC,已知没有提供任一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所需的直接条件,均需由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提供.

  四、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1.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由定义的六条件减弱到至少几个?边角边公理是哪三个

  条件?

  2.在遇到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用全等证明线段、角的大小关系时,最典型的分析问题的思路是怎样的?你体会这样做有些什么优点?

  3。遇到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而边、角的直接条件不够时,可从哪些角度入手寻找非已知条件?

  五、练习与作业

  练习:课本第28页中第1题,第30页中1,3题。

  作业:课本第32页中第6,7,8,9,10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需2课时完成。

  1.课本第3。5节内容安排3课时,前两课时学习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公理,重点练习直接应用公理及证明格式,初步学习寻找证明全等所需的非已知条件的方法,以及利用性质证明边角的数量关系及直线的位置关系,第3课时加以巩固并学习解决应用题和两次全等的问题。

  2.本节将“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必要性“列为教学目标之一,目的是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了研究判定方法的必要性,才能从思想上接受判定方法,并发挥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3.本节课将“分析法和寻找证明全等三角形时非已知条件的方法”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意在给学生归纳一些常用的解题思路,以便将它作为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种技能加以强化。

  4.教材中将“利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方法做为例5出现,为时过晚,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提前到第一、二课时,就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并从各种角度加以训练。

  5.教师可将例题1和几种变式练习制成投作影片(图3-5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使用时,重点放在题目的分析上,并体现出题目之间图形的变化和内在联系。

  6.本节教学内容的两课时既教会学生分析全等问题的思路——分析法和寻找非已知条件的方法,又要求他们落实证明的规范步骤——准备条件,指明范围,列齐条件和得出结论,使学生遇到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题目既会快速分析,又会正确表达.学生学生遇到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题目既会快速分析,又会正确表达。节教学

17、铁的性质的化学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了解铁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简况。

  2.了解铁的重要物理性质。

  3.掌握铁跟氧气,酸及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现象和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重点

  1.铁的化学性质。

  2.对铁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实验用品

  试管、铁钉、蒸馏水、植物油、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

  教学过程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讲解:1993年全年可产钢8800万吨以上,比1949年增产560倍。但我国成为产钢强国还有不少差距,如品种不全,质量不高,钢材产量中钢板,钢管所占比重与发达产钢国比约低30%,钢铁工业有待于提高。我国现在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产钢国,但人均钢铁占有量还很低,彻底改变钢铁生产落后面貌的重任,落在青少年肩上。

  板书:

  一、铁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7.86g/cm3,熔点1535℃,沸点2750℃,铁还是电和热的导体。

  二、铁的化学性质

  提问:

  1.铁在什么情况下最易生锈?

  2.为什么铁生锈后不及时除去,会加速生锈速度?

  3.怎样防止铁制品生锈?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板书:铁+氧气(潮湿)→铁锈(主要是氧化铁)

  讲述: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板书:3Fe+2O2Fe3O4(化学反应)

  实验:铁跟酸反应

  讲述:通过实验可以看到,铁与酸接触后,立即发生化学反应,在大量氢气生成的同时,试管中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FeCl2或FeSO4溶液的颜色)。

  板书: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

  实验: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注意铁丝表面红色物质的生成和溶液颜色变化。

  讲述:铁丝表面生成的红色物质是铜。

  板书: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注意:Fe的化合价为+2价。

  练习:铁与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阅读:湿法冶金原理。

  讨论:把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硫酸铜中,过一段时间,可观察到什么现象?溶液质量怎样变化?固体质量怎样变化?

  小结:铁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氧气、酸、硫酸铜等物质反应。

18、铁的性质的化学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铁跟氧气、酸及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和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使学生知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3、使学生对铁及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和一般防锈方法有一些常识性的认识。

  4、通过我国钢铁工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对“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的理解。

  2、铁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

  设疑、实验引探法

  媒体选择:

  实物,演示实验,投影仪,录像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用途最广泛的金属。钢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材料,钢铁的发展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是最早使用铁的国家之一,1996年,我国的钢产量超过一亿吨,跃居世界第一。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一般不是纯铁,我们研究的是纯铁的性质。

  讲授新课:

  一、铁的物理性质

  展示:铁锭

  观察:锻面的颜色

  讲解: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演示实验:请学生将铁丝和铁片弯曲,并用钳子将铁丝剪断

  设疑:从这个实验,说明铁的硬度如何?

  学生讨论后小结:2、质软

  设疑:将铁“抽丝”、“打片”,可做出各种规格的铁板,各种型号的铁丝、钢筋,说明铁的延性和展性如何?

  讲解:3、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设疑:用铁锅炒菜,手会感到锅很烫;用铁做导线,手一碰就有可能触电;这两个实验说明铁的什么性质?

  讲解:4、铁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设疑:将铁块放在水中会下沉,说明铁的什么性质?

  讲解:5、铁的密度比水大,约是7.86g/cm3

  讲解:大家都熟悉水有三态:固态冰、液体水和水蒸气。铁也一样,当温度达到目的535℃以上时,固态的铁就会熔化成铁水,成为流动的液体。再升温到场2750℃以上时,液态的铁也会气化,成为气态的铁。

  (投影仪)练习:

  填空:

  1、色、泽、硬度()

  2、密度、熔沸点()

  3、延性、展性()

  4、导电、传热性()

  (学生阅读课文填空后小结)

  我们学习任何一种金属都可按金属的色泽、硬度、密度、延展性、导电和导热性能、熔点和沸点的顺序去思考、记忆是十分有益的。

  (过渡):以上我们探索了铁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铁的化学性质。

  二、铁的化学性质

  (讲解)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学过铁的一些化学性质,如铁可以在纯氧中燃烧。

  1、铁跟氧气的反应

  (提问)回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学生回答)

  (提问)镁条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学生讨论后小结,以反应条件不同来说明铁的活动性不如镁)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拿出十天前组织学生做的课外实验)

  (图像略)

  (观察):三只试管中铁钉的变化情况

  (设疑):第一只试管中铁钉生锈,第二只试管中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小结)(1)在含水分的空气中铁与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2)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铁不易与水反应。

  (3)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跟氧气反应。

  实验二、三、四中铁生锈,同时试管中水位上升至试管的1/5处。

  (提问)如何防止铁生锈呢?

  (阅读)课文第120~121页。

  2、铁跟酸反应

  3、演示实验6~1

  (观察)有气泡放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板演:Fe+2HCL=FeCL2+H2

  (浅绿色)

  Fe+H2SO4=FeSO4+H2

  (浅绿色)

  (投影仪上比较以下实验)Mg、Zn、Fe、Cu分别和硫酸反应的速度和剧烈程度。

  (讨论)比较金属活动性不同,Mg>Zn>Fe>Cu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录像)从离子型化合物形成的角度模拟反应的变化过程。

  4、铁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演示实验6~2魔术:“魔刀杀血”,将一把光亮的匕首刺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抽出。

  (观察)铁钉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的铜,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板演)Fe+CuSO4=FeSO4+Cu

  (浅绿色)(红色)

  (讲解)早在西汗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铁能从某些含铜化合物中置换出铜,在宋朝已将这个方法应用于生产,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讨论)如果将5.6g铁投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本节小结:

  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1、2、4

  板书设计

  第一节第六章铁

  铁的性质

  铁的物理性质

  一、铁的化学性质FZ1:

  1、铁跟氧气的反应

  3Fe+2O2=Fe3O4

  铁生锈的条件: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跟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2、铁跟酸反应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3、铁跟硫酸铜的反应

  Fe+CuSO4=FeSO4+Cu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氧气、酸、某些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教后记:

  1、在引导学生理解铁“在一定条件”,可以跟“多种非金属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2、写每一个化学方程式都要使学生想到反应现象,如何用化学式表示它们等等,只有不断训练学生这样思考问题,掌握正确的书写程序,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化学方程式。

19、铁的性质的化学教案一等奖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铁的性质是现行教材(人教版)第六章第一节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氧、氢、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学习了本章内容之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将较为完整,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第八章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A.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B.学会铁制品的一般防锈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A.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B.通过符合认识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A.通过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并树立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B.通过宣化钢铁公司的发展史及我国钢铁史的学习,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好化学的志向。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2)难点:A.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B.学生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及教材处理

  1.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铁制品已是司空见惯,对铁的一些物理性质也有所了解。因此,对于铁的物理性质,可采用以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入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关于铁的化学性质,在本章之前已经学过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与酸的反应,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也曾接触,则可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加以引导,进一步学习。

  2.教材处理及意图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宣化钢铁公司生产发展情况,钢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我国的钢铁发展史及产量情况等资料的.收集。每一组推选一人课堂发言,教师评价总结后转入铁的性质学习。这样处理能使学生自主认识身边常见物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与社会、技术的相互联系,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同时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铁的物理性质主要通过讨论题的形式完成,教师选取生活中的钢铁制品为例,由学生讨论各应用了铁的哪些物理性质。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一般顺序和方法。

  (3)铁的化学性质采取“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铁跟氧气的反应时,在学生了解铁丝在纯氧中能够燃烧但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在空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探究铁镁两种金属跟氧气反应时的条件的.差别,得出镁比铁活泼的结论。在学习铁与酸反应时,由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入,学生亲自动手做锌、铁、铜与酸混合的实验,探究锌、铁、铜的活泼性差异。学习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时,则通过一个新奇的实验导入:一把明亮的小刀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取出,“铁刀”变成了“铜刀”,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奥妙,探究反应的实质。如上的教材处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比较分析——归纳结论——总结规律的过程,获得主动发现的快感,增强了学习兴趣。

  (4)关于钢铁制品生锈及防锈措施的内容,在本节课的一周以前,布置研究性学习课题“钢铁制品锈蚀条件及防锈措施的探究”。由学生代表汇报探究结果,引发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防锈措施和锈蚀条件的关系。通过此过程,帮助学生提高与他人交流、讨论和语言表达能力,并逐渐树立珍惜资源,合理、正确使用资源的观念。发展科学探究的精神,积极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2.学法指导:

  A.指导学生学会认识金属单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

  B.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评价方式:侧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思路的综合评价。

  4.教学手段:实物呈现,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20、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会组成比例.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对学生进一步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2、使学生感悟到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对象分析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针对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这一新颖、直观的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讨论探究,观察分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及创新意识。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时有意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演示,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规律,将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1.多媒体教学

  运用微机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自觉发现、意识到问题存在,可激活学生思维,促使问题意识的产生,又可以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2.动手操作法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寻求多种计算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变静为动,直观形象,再结合语言表述,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内化.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4、教师提问: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和 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教师: 和 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这两个比是相等的,因此它们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 = )

  二、探究新知

  (一)比例的意义

  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1、教师提问: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相等)

  2、教师明确: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

  或 .

  3、揭示意义:像 = 、 这样的’等式,都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关键:两个比相等

  4、练习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① 和 ② 和

  ③ 和 ④ 和

  填空

  ①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 )比例.

  ②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 )的.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师以 为例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

  2、练习: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3、让学生计算上面每一个比例中的外项积和内项积,并讨论它们存在什么关系?

  以 为例,指名来说明.

  外项积是:80×5=400

  内项积是:2×200=400

  80×5=2×200

  4、学生自己任选两三个比例,计算出它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5、教师明确: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加上“和基本性质”,使课题完整.)

  6、思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教师板书:

  7、练习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组成比例.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有两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有四项.

  2、在 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 )×( )=( )×( ).

  3、根据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 和 (2) 和

  (3) 和 (4) 和

  4、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3、4和6

  五、课后作业

  根据3×4=2×6写出比例.

  六、板书设计

21、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过程

  一、目标展示

  二、情景导入。

  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平行的判定。

  三、直线平行的条件

  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如图(课本P13图5、2—5)在三角板移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

  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没有变。

  ∠1与∠2是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移动前后的位置,显然∠1与∠2是同位角并且它们相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1=∠2∴AB∥CD、

  如图(课本P145、2—7),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这种叫做角尺的工具画平行线的道理吗?

  用角尺画平行线,实际上是画出了两个直角,根据“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可知这样画出的就是平行线。

  学习目标一: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题组一:

  1、叫做平行线。

  如图:a与b互相平行,记作,a。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b只有与两种。

  3、下列生活实例中:

  (1)交通道路上的斑马线;

  (2)天上的彩虹;

  (3)阅兵队的纵队;

  (4)百米跑道线,属于平行线的有。

  学习目标二:掌握两个平行公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题组二:

  4、通过画图和观察,可得两个平行公理:

  ①、经过点,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②、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符号表达式:若b∥a,c∥a,则。

  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①、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

  ②、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

  ③、 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

  6、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

  A、有且只有一条;B、有两条;C、不存在;D、不存在或只有一条

  教学设计

  1、落实教学常规,践行学校《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要求》。

  2、优化教学策略,老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倡“学先教后”,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做”,老师依学定教,点拔引领,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交流、展示、应用”中内悟知识。提倡“当堂训练”,在教学设计中,要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环节,当堂落实。力争当堂完成“双基”任务。

2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教案一等奖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教材分析

  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内容分析:本课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揭示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实验探究

  2、教学思路与设计

  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变化实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别没有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根本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学科只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在毫无化学基础、从来没接触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正确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4。 教学重难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5教学设计框架

  一、物质的变化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对最后原子弹的爆炸进行评述。观看、了解世界由物质组成且物质在不断的变化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爱国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学习化学的志向。

  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3、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实验1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2和实验4第一个反应由学生分组完成,其余由教师演示,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3得出两个结论:实验2中的粉末是胆矾;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新物质。

  分组实验

  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生活中对水沸腾的印象比较,体会观察应更准确和具体。

  这是书上的第一批实验,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够,教师完成有危险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范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多的给了学生动手和清楚观察物质的机会。实验1、2与生活经验联系可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由学生总结,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教师列举两个变化,由学生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由学生尽可能多的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生思考判断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培养学生开放思维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伴随的一个现象。

  提问: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那些现象?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了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仅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物质的性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问:酒精挥发,铁易生锈在本质上有何不同呢?谁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分组讨论后小组派代表举出类似的例子。并总结归纳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合作、思考、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教师列举两个性质,由学生判断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为什么?学生思考判断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就有关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一简单介绍(熔点、沸点、密度)认真听讲使学生了解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知识,尽可能的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学生观察并讨论

  培养学生思考、概括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教师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联系,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复杂的,对复杂事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学生体会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后反思:

  1、教学环节分析

  设问质疑、呈示目标——通过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如钢铁制品生锈、冰雪融化成水),引出教学任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学习任务中来。通过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学生对此产生困惑,并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的思考。

  互动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善于归纳问题的指导者,更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和组织者。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探究和讨论中掌握知识,获得发展。教师适时的激发学生的思考,让问题的讨论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实验探究——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学习,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环节。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观察、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知识,探究规律;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通过设计,用实验去探究,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正确的结论。教师帮助学生将在探究阶段所构建的陈述性知识重新组织成有利于运用的知识形式(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把一般性知识概括成),建立并加强其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将来的提取和使用。

  总结与反思——在这节探究课的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一阶段的探究活动后,反思这节课所做实验的严密性,还有哪些方面有待解决,另一方面,教师依据整节课的环节,结合教材对全课及探究过程进行总结。

  2、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

  现代教学媒体(Flash动画、PowerPoint)能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传媒集于一体,具有促思,激趣,高效等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发现学习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倾听已有意见,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过程。

  3、小组协作学习,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引导—发现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本节课部分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各小组按照探究活动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传统课上,老师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其实变成了验证性的实验,新课改要求一种真正的探究模式,学生从实验中形象的感知,再从理论中抽象的概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办法,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之后的反思,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3、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能画出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

  2.结合图象,使学生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性质。

  3.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二、内容分析

  1、对函数的研究,在初中阶段,只能是初步的。从方法上,是用初等方法,即传统的初等数学的方法,而不是用极限、导数等高等数学的基本工具,并且,比起高中对函数的研究,更多地依赖于图象的直观,从研究的内容上,通常,包括定义域、值域、函数的变化特征等方面。关于定义域,只是在开始学习函数概念时,有一个一般的简介,在具体学习几种数时,就不一一单独讲述了,关于值域,初中暂不涉及,至于函数的变化特征,像上升、下降、极大、极小,以及奇、偶性、周期性,连续性等,初中只就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效的升降问题略作介绍,其它,在初中都不做为基本教学要求。

  2、关于一次函数图象是直线的问题,在前面学习13.3节时,利用几何学过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对函数y=x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做了一些说明,至于其它种类的一次函数,则只是在描点画图时,从直观上看出,它们的图象也都是一条直线,教科书没有对这个结论进行严格的论证,对于学生,只要求他们能结合y=x的图象以及其它一些一次函数图象的实例,对这个结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就可以了。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一次函数?什么是正比例函数?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画出以下三个函数的图象:

  y=2x y=2x—1 y=2x+1

  新课讲解:

  1.我们画过函数y=x的图象,并且知道,函数y=x的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条件,由几何上学过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判断,函数y=x,这是一个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它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再看复习提问的第2题,所画出的三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从直观上看,也分别是一条直线。

  一般地,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前面我们在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采用先列表、描点,再连续的方法.现在,我们明确了一次函数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因此,在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在坐标平面内描出两个点,就可以画出它的图象了。

  先看两个正比例项数,

  y=0。5x

  与 y=—0。5x

  由这两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不难看出,当x=0时,

  y=0

  即函数图象经过原点.(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

  除了点(0,0)之外,对于函数y=0。5x,再选一点(1,0。5),对于函数y=—0。5x。再选一点(1,一0。5),就可以分别画出这两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了。

  实际画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一般按以以下三步:

  (1)先选取两点,通常选点(0,0)与点(1,k);

  (2)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点(0, O)与点(1,k);

  (3)过点(0,0)与点(1,k)做一条直线.

  这条直线就是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

  观察正比例函数 y=0。5x 的图象.

  这里,k=0.5>0.

  从图象上看,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再观察正比例函数y=—0.5x 的图象。

  这里,k=一0.5<0

  从图象上看,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从解析式本身的特点出发,考虑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先看

  y=0。5x

  任取两对对应值。 (x1,y1)与(x2,y2),

  如果x1>x2,由k=0。5>0,得

  0。5×1>0。5×2

  即yl>y2

  这就是说,当x增大时,y也增大。

  类似地,可以说明的y=—0.5x 性质。

  从解析式本身特点出发分析正比例函数性质,可视学生程度考虑是否向学生介绍。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0)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讲解教科书13.5节例1.与画正比例函数图象类似,画一次函数图象的关键是选取适当的两点,然后连线即可,为了描点方便,对于一次函数

  y=kx+b(k,b是常数,k≠0)

  通常选取

  (O,b)与(— ,0)

  两点,

  对于例 l中的一次函效

  y=2x+1与y=—2x+1

  就分别选取

  (O,1)与(一0.5,2),

  还有

  (0,1)—与(0.5.0).

  在例1之后,顺便指出,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习惯上也称为直线) y=kx+b

  结合例1中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就可以得到与正比例函数类似的关于一次函数的两条性质,初中数学教案《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

  对于一次函数的性质,也可以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分析得出,这与正比例函数差不多。

  课堂练习:

  教科书13.5节第一个练习第l—2题,在做这两道练习时,可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课堂小结:

  1.正比例函数y=kx图象的画法:过原点与点(1,k)的直线即所求图象.

  2。 一次函数y=kx+b图象的画法:在y轴上取点(0,6),在x轴上取点( ,0),过这两点的直线即所求图象。

  3.正比例函数y=kx与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由学生自行归纳).

  四、课外作业

  1.教科书习题13.5A组第l一3题.

  2.选作教科书习题13.5B组第1题.

24、《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解的是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本节课一共分为5个环节。在环节一知识回顾,由平行四边形入手,通过直观观察平行四边形与矩形内角的异同以及观察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形状特点,这是落实核心价值观直观想象的过程,学生建立逻辑关系——平行四边形形状与边角大小之间的关系(直观想象是显性的,逻辑推理是隐形的)。在环节二探索活动一,利用橡皮筋套木框改变橡皮筋的松紧长短程度从而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观察平行四边形演变为矩形的过程,这是通过直观形象产生疑惑,有想法,进而升华为逻辑推理——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短关系引起角的变化,这个变化过程中当一个角是直角时将平行四边形演变为矩形,这是落实显性的直观形象与隐性的’逻辑推理的过程。

  在环节三探索活动二,利用小芳画矩形的过程引入矩形的第二种判别方法,同样小芳画的过程是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的过程,小芳画出来的学生观察确实是一个矩形,进而反问学生为什么是?这就是逻辑推理过程了,也是数学抽象的过程了,通过数学逻辑证明,得出确实是,从而抽象出——三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这个环节落实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显性的是直观想象,隐性的是逻辑推理,深入挖掘出数学抽象也是在这节课落实的素养。在环节四议一议中,只利用一根绳子,是否能判断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也就是脱离角是否可以判断四边形的形状?直观形象这是首先落实到的核心素养,进而学生考虑四边形只考虑边的特点,不考虑角,是否可以判断,逻辑推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落实的淋漓尽致,其实质数学抽象——将绳子与边结合起来,这也是这个环节不可小视的核心素养。

  经过本节课的讲解,深感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直观想象是本节课最显性的核心素养,而逻辑推理是在直观想象后升华的部分,数学抽象很多人或许会忽视,但会发现,在数学学科中,数学抽象虽然看不到也讲解不到,但在知识的升华过程中数学抽象才会产生质的飞跃,脱离现实数据抽象出数学真知。

25、《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等奖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小数的读写和意义。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教材呈现了四种不同的鸟及鸟蛋的质量,通过引导学生提出与鸟蛋质量有关的问题引入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的学习。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名数改写的方法的基础,因此是本信息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在合作探索中,掌握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除了整数外,你还知道哪些数?你能举一个我们学过的小数的例子,并说出它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举例回答,师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组一位小数:0.1 1/10;0.4 4/10)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这些小数有哪些共同特征?(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归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伴随音乐,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习了一位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再带领学生欣赏信息窗1,引入新知,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学习小数的读写。

  谈话: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1)根据以前的知识,请你从中任选两种蛋的数据试着把它们读或写在练习本上。

  (2)全班交流订正。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概括小数读、写的基本方法。

  谈话:对于这些小数,你还想了解它们哪些知识?(学生自由提问。)

  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 0.01)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

  谈话: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发言。)

  (师板书:0.11/10 0.011/100)

  (2)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

  谈话:我们知道了0.01就是1/100,那么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吗?它表示什么?

  (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明确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个1/100。)

  板书:0.25 25/100

  (3)教师多媒体出示0.05、0.10的方格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板书:0.05 5/100

  0.10 10/100

  (4)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猜想:那么0.001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学生口答。学生在两位小数的启发下,可以自然迁移)

  (2)教师多媒体出示大正方体塑料块动态平均分产生0.365的过程(教材51的图),引导学生理解0.365就是365个1/1000,也就是365/1000。)

  (3)多媒体出示0.305、0.360的阴影方块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4)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4.总结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1)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0.25和0.365这样的小数,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小数吗?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它们的意义。)

  (2)小组讨论:你认为小数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集体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方形纸片和正方体塑料块的观察、涂色、操作等活动,以及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小数的寻找和理解,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顺利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感受小数应用于生活的广泛性。

  三、情境练习,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

  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2.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读题,再说一说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练习重点是小数和分数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26、《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初步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习了商不变性质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准确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的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与出发的关系,为学生探索新知提供了材料,作好了铺垫,也为后面沟通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打下了基础。

  在新知的引入,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折纸、涂色),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充分感知数学事实,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先进的电教手段,如: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形象的电脑图象,以活泼的形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变为学生易于理解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一系列的具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共同讨论新知,自己归纳出分数变化的规律,即分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和大小不变。 通过电脑出示的画象的逐步引入,使学生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逐步建立清晰的概念。这样让学生参与概念形成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练习的设计上,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难度由浅入深。

  第1、2题是基本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第3题是在第1、2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4题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第5题,判断练习,意在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纠正容易出错的地方。第6题是思考题,是为了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需要,意在发展学生的智能。在联系的过程中,也采用了电脑与投影及录音机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被除数 除数= 根据120 30=3 填数 (120 3) (40 3)=( ) (120 ___) (40 10)=4 (复习商不变性质) 验证并结实课题 学生用准备好的两张纸,进行动手操作。(感知 = ) 教师再演示,引导学生发现 、 、 、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观察什么在变,什么不变。把单位1平均分的分数和取的分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发生了变化,而分数的大小不便,为什么分数的分子、分母在变,而分数的大小不变?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新授,探索新知 启发引导,揭示规律 (1) = = = =

  从左往右观察,探索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得出:分数的分子坟墓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 呢? 它们的大小又怎样呢?想一想,小姐出规律:分子、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归纳性质 谁能把上面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说。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里指的相同的数是指什么数? 指出:分母是0的分数是没有意义的。假如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0,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0除外。相同的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也可以是分数。

  请全班同学将结语说完整,全班读。 小结: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看书质疑。 勾出关键词语,帮助理解掌握。 (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将各种图形(也就是单位1)用主动的分割形式在大屏幕上清楚地进行演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地实施。) 巩固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几组相等分数的天空练习

  (用计算机将题目演示在大屏幕上,全般一齐练习,再请个别学生说出答案,看答案是否和计算机演示的答案相同,全班同学来做小老师)

  3、请找我的好朋友练习。(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

  要求:(1)将几张写有分数的卡片发给几位同学,请 他们看清楚上面的分数。

  ( 2 )练习开始,请有卡片的同学注意观察,和老师受伤卡片上分数大小相等的同学走出来,看谁最快最好。 (先将卡片上的分数用大屏幕显示出来,便于全班同学练习。)

  4、判断对错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这道题用计算机一题一题来演示,让全班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判断,并能说出错在哪里,可以请个别同学来回答,如果答对了计算机回发出以示奖励的音乐;错了会告诉同学错了,再试一次。这道题的形式,充分运用了计算机的多功能作用,较生动活泼,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思考练习题 = 课堂总结 总结本课内容,复述分数的基本性质。 作业

27、四边形性质探索的教案一等奖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性质,因此在学习中心对称图形时可以进行比较。另外,学生还掌握了一些常见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例如平行四边形、矩形、圆形、正方形等,所以在研究这些图形的中心对称性时是有帮助的。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实例,可以作为这一节课的活动基础。

  二、学习任务分析:

  基于已有了研究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以及旋转知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难点在于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会判断哪些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并且还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会寻找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会分析各种图案,标志是中心对称图形,还是轴对称图形。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经历观察发现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以及性质的过程,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会判断一些常见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

  (3)会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图案,图标是否具有中心对称性。

  (4)学会运用数学眼光分析身边事物的能力。

  (5)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会判断哪些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学生课前收集一些图案,图标等。

  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收集图案活动:

  (1)美丽图案

  (2)各车的标志

  (3)商标

  活动方式:提前准备

  活动目的:通过以上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眼光分析周围世界。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在学生收集到的图案中,首先请学生先选择出是轴对称图形的图案,与学生共同回顾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然后,教师挑出具有另一种对称性的图案(中心对称的),引入课题。

  第三环节:学习新知

  1.探究活动:平行四边形ABCD

  运用电脑演示下列过程:连结对角线AC,BD交点为O,确定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位置,然后使它绕着点O旋转180°。

  2.提出问题:(1)此时的平行四边形是否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2)旋转中心,旋转角各是多少?

  (3)为什么旋转后的平行四边形会与原平行四边形重合?

  3.定义概念:

  像平行四边形这样,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固定点旋转18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的图形叫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固定点叫对称中心。

  观察与思考:设点是某个中心对称图形上的一点,绕对称中心0旋转180°后,它变成了点B,点A与点B就是一对对应点,且OA=OB

  结论: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做一做:

  (1)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找出它的对称中心,并验证作的结论。因此还可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

  (2)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对称中心是什么?

  (3)你还能找到哪些常见的几何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中心是什么?

  活动方式:1)四人小组活动,合作交流:

  2)全班讨论

  活动目的:尽可能多地找出常见的图形进行知识归纳,其中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圆等。

  议一议:1)下面的扑克牌中,哪些牌的牌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红桃2 黑桃9 方片J 黑桃8 梅花3

  答:黑桃K,方片9

  2)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中心对称图形

  第四环节:练习提高:

  随堂练习1,2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中心对称图形

  2)像线段、平行四边形、圆、偶数边的正多边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

  3)会辨认生活中哪些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习题4.12 3

  四、教学反思

  中心对称图形比轴对称图形难理解和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动画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并能认识到生活中哪些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为了发展学生兴趣,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图案设计,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升学习水平和能力。

28、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 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 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有关知识,说说你对比已经有了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

  2、 课件显示: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

  ⑴  3:5   18:30      ⑵  0.4:0.2  1.8:0.9

  ⑶  5/8:1/4  7.5:3     ⑷  2:8    9:27

  [评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为新课做好准备。]

  二、认识比例的意义

  (一)认识意义

  1、 指名口答上题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课件依次显示答案。

  师问:口算完了,你们有什么发现吗?(3组比值相等,1组不等)

  2、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3:5=18:30 。

  (课件显示:“3:5”与“18:30”先同时闪烁,接着两个比下面的比值隐去,再用等号连接)

  最后一组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课件显示:最后一组数据隐去)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评析:通过口算求比值,发现有3组比值相等,1组不等,自然流畅地引出比例。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像这样做好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衔接。]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你想研究哪些内容呢?

  (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

  5、 那好,我们就先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观察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  比值相等)

  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评析: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学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本环节让学生先观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学生都能说出比例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教师再精简语句,得出概念,注重了对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总结得出概念之后,教师没有嘎然而止,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读一读,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认识比例,加深了学生对比例的内涵的理解。]

  (二)练习

  1、 出示例1  根据下表,先分别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再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第一次

  第二次

  买练习本的钱数(元)

  1.2

  2

  买的本数

  3

  5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明确: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完成练习纸第一题。

  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

  ⑴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⑵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的比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评析:这两道练习题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练习1其实是对例题的巧妙补充。]

  3、刚才我们先写出了比,然后再写出了比例,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一个比,有两个数)

  4、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   课件出示: 3  : 5

  前项  后项

  (2)   课件出示:3 : 5  =  18 : 30

  内项

  外项

  (3)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课件出示:3/5=18/30

  [评析:由练习题中先写比、再写比例,自然引出比和比例的的区别,再由比的各部分名称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环环相扣、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5、小结、过渡:

  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课件先出示一组数:3、5、10、6

  再出示:运用这四个数,你能组成几个等式?(等号两边各两个数)

  2、 独立思考,并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学生组成的等式可能有:10÷5=6÷3 或10:5=6:3;3÷5=6÷10或3:5=6:10;3:6=5:10;5×6=3×10……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10=5×6   3:5=6:10

  3:6=5:10

  5:3=10:6

  6:3=10:5

  3、 引导发现规律

  (1)还有不同的乘法算式吗?(没有,交换因数的位置还是一样)

  乘法算式只能写一个,比例却写了这么多,这些比例一样吗?(不同,因为比值各不相同)

  (2)那么,这些比例式中,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仔细观察,你能发现比例的性质或规律吗?

  (3)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评析:“运用这四个数,你能组成几个等式”,不同的学生写出的算式各不相同,也会有多少之别,这里充分发挥交流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的思考都变成有用的教学资源。考虑到直接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会有困难,教师作了适当的引导,通过乘法算式和比例式的横向联系,让学生在变中寻不变,从而探究出性质。]

  4、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⑴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学生验证。

  ⑵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⑶完整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评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们多方面验证,从个别推广到一般,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

  5、思考3/5=18/30是那些数的乘积相等。课件显示:交叉相乘。

  6、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再验证)

  四、 综合练习

  完成练习纸2、3、4

  附练习纸: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14 :21 和 6 :9

  1.4 :2 和 5 :10

  3、判断下面哪一个比能与 1/5:4组成比例。

  ①5:4      ② 20:1

  ③1:20      ④5:1/4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5:3=( ):4

  =

  12:( )=( ):5

  [评析:习题的安排旨在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最后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变”与“不变”的美妙与统一。]

  五、全课总结(略)

29、高一《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性质》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背景

  教育部制定的最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二氧化硫是人们熟悉的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化合物。通过对二氧化硫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

  二、案例设计

  新课导入上以全球瞩目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为切入口,播放一段有关工业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酸雨的危害,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

  下面就二氧化硫的水溶性、酸性、漂白性、还原性的教学内容,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设计过程如下:

  1、提出问题:由二氧化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引入,知道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与二氧化碳相比,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吗?其水溶液是否显酸性呢?哪一个的酸性强呢?

  2、作出猜想假设: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组成相似,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性质也可能相似,也可能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能出现与二氧化碳相似的性质。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用固—液制气装置(铁架台、圆底烧瓶,胶皮塞、导气管),小试管,水槽,小烧杯。试剂:亚硫酸钠固体,硫酸(1:1),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尾气吸收,二氧化硫为污染气体)。

  4、实施实验,收集证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小试管二氧化硫气体,用拇指摁住后倒立于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槽中,移开拇指,观察水溶液进入试管的情况,同时观察石蕊试液的颜色的变化。接着,将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变化。

  5、得出结论,发现规律。实验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面上升,试管中的液体变成红色,回想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得出二氧化硫比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且酸性比二氧化碳强。二氧化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也能使石灰水先变混浊后变澄清。说明有亚硫酸钙生成,难溶于水,而后亚硫酸钙继续与二氧化硫及水作用生成亚硫酸氢钙。

  6、广泛交流,评估、预测:经过交流讨论分析,学生顺利写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及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大家认识到使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二氧化硫,但二氧化硫使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不如二氧化碳。为什么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小呢?说明亚硫酸钙的溶解度比碳酸钙大。同时进行了实验失败原因的分析:由于二氧化硫能使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过程较短,有的学生观察现象不够全面细致,未看到沉淀生成,今后要一丝不苟,仔细观察;又如有的同学过于急躁,将试管提前移开水面,二氧化硫试管中的水面上升现象观察不到;再如二氧化硫收集少,二氧化硫试管中的水面上升现象不明显。进行预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组成及性质相似,那么二者如何鉴别呢?(教师引导从二氧化硫中的硫的化合价入手),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二氧化硫中的硫的化合价为+4价,二氧化硫应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却为最高价态,不具有还原性,应可从这一角度进行鉴别。

  7、迁移与应用。

  ①实验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②增设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加入1-2滴酚酞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及原因。

  ③学生自学搜集资料:教材介绍了SO2能被催化氧化,即SO2具有还原性。

  提出问题:能否用我们已有的知识证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了:将SO2通入(a)Cl2水中(b)Br2水中(c)酸性 KMnO4溶液中三种方案。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三种溶液都退色。

  结论:SO2能与以上三种氧化剂反应,具有还原性。联系其他知识,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出鉴别CO2及SO2的几种方法如下:

  方法

  操作

  现象、结论、解释

  溴水法

  氯水法

  将气体通入溴水、氯水中

  能使溴水或氯水的颜色褪去的是SO2,不褪色的是CO2。

  SO2+Br2+2H2O=H2SO4+2HBr

  SO2+Cl2+2H2O=H2SO4+2HCl

  高锰酸钾溶液法

  将气体分别通入KMnO4溶液中

  能使溶液的紫色褪去的是SO2,不褪色的是CO2

  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

  品红试液法

  将气体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

  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不褪色的是CO2。

  闻气味法

  扇闻

  CO2无刺激性气味,而SO2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SO2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如何降低污染?学生在课下收集材料,写出小论文。

  三、案例评析

  1、内容重组,过度自然。秉着新课程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于是我对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内容做了重新的安排:硫单质及其燃烧后的产物已在初中时接触过,我不再作为上课时的讲解内容,主要讲解二氧化硫的性质。从组成上分析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最后从化合价分析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性。这样既过渡自然又环环紧扣。

  2、关注学生主体,教师起引导的地位和作用。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所有知识的传授,我都不是直接给出或介绍,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慢慢地引导学生探究、总结。

  3、重视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节课我总共设计了三个实验探究:①二氧化硫的水溶性实验②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的验证实验③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验。两个问题探究:①二氧化硫水溶性实验方案的设计②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方案设计。探究活动过程中,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探究活动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亲身体验探究过程,感受其乐趣、培养了协作、动手能力。

  4、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怕学生自己学不懂,学不透,导致有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表现在有些问题总是我提出,有时出现过度指导,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学习空间,使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较慢。

  5、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涉及所有的环节,也可以涉及部分环节,而且也不一定按上述顺序进行,因实际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高中优秀教案化学必修1》南方出版社 20xx

  《高中化学必修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陈启新王云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0、《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教案一等奖

  一、课题 §27.1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

  1.在同圆或等圆中,等弧与等弦的关系.

  2.垂径定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探索掌握垂径定理.

  难点:垂径定理的应用.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与思考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两张半透明的纸,在纸上分别画出半径相等的⊙O1 , ⊙O2及相等的两条弦AB,CD,把两张纸叠放在一起,使⊙O1 ,和 ⊙O2,固定圆心,将一张纸绕圆心旋转适当的角度,使弦AB和CD重合.

  让学生观察,讨论,得到什么结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弦相等,相等的弦所对的优弧和劣弧相等.

  一起探究

  将画有圆(如右图)的纸片对折,探究圆中的相等的线段、弧.

  学生操作,交流

  得出: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通过"大家谈谈"进而得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垂径定理的应用

  例:课本第7页以赵州桥背景的题目.

  (三)、小结

  在同圆或等圆中,等弦和等弧的关系是将圆中的线段和弧建立了关系;垂径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要注意它的应用.

  七、练习设计

  P6练习和习题

  八、教学后记

  后备练习:

  1. 如图,已知⊙O的半径 ,弦 的弦心距 ,那么 ______________.

  2. 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O是圆心,C是半圆上一点,E是弧AC的中点,OE交弦AC于D.若AC=8cm,DE=2cm,则OD的长为 cm.

  3. ⊙O的半径为5cm,弦 , ,则 和 的距离是

  A.7cm B.8cm C.7cm或1cm D.1cm

  4. 工人师傅为检测该厂生产的一种铁球的大小是否符合要求,设计了一个如图8-1所示的’工件槽,其中工件槽的两个底角均为 ,尺寸如图(单位:cm).

  将形状规则的铁球放入槽内时,若同时具有图(1)所示的 , , 三个接触点,该球的大小就符合要求.

  图(2)是过球心 , , 三点的截面示意图.已知⊙O的直径就是铁球的直径, , , , .请你结合图(1)中的数据,计算这种铁球的直径.

31、抛物线性质的探究教案一等奖

  一、课题:抛物线性质的探究

  二、教学对象:高三(2)

  三、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四、设计思想:

  圆锥曲线这一章是解析几何的重头戏,也是高三复习中的重点,如何做好这一章的复习?高三学生通过前二年的学习,已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掌握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在实践中,我大胆改革传统的“知识概括,典例讲解,小结与练习”三步曲,利用几何画板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有创新的机会,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开发了学生的自我潜能。

  五、教法设计:

  启发式和探究性教学

  六、教学目标:

  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

  观察、实践、归纳、猜想和证明的探究过程

  2、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究?

  八、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1、温故

  在计算机上,让学生自己解决下面问题:

  设抛物线的轴和它的准线交于e点,经过焦点垂直于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

  求证:ep⊥eq(出自人教版《平面解析几何》课本)

  师:提问

  生: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

  易求出p、q、e三点坐标,由kpe·keq=—1,知ep⊥eq、

  2、思新

  师:完全正确,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

  (怎样研究?按照波利亚对“一般化”的解释,所谓一般化习题条件就是指“从条件的

  一个给定集合过渡到考虑包含这个给定集合的另一个集合”它是引发数学问题猜想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们把条件“垂直于轴的直线”转化为“不垂直于轴的直线”,请大家画几个图形,观察结论“ep⊥eq”的.变化,如下图:

  高中数学(抛物线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标签:高三数学说课,高中数学说课稿,,

  师:结论“ep⊥eq”还成立吗?

  生(观察后):不成立。

  师:图2,图3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生:探究…(给一定时间)

  生:(有学生发现)好象直线ef

  平分∠peq

  师:直线ef真的平分∠peq吗?我们不妨利用几何画板来测量∠pef和∠qef的大小(与学生一起完成)再拖动pq,很快有重大发现。(把画板引入中学数学教学,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做‘数学实验’,参与教学活动,他们已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问题的研究者)

  3、归纳发现并证明:

  设抛物线y2=2px(p>0)的轴和抛物线的准线交于e点,过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p、

  q两点,求证:ef平分∠peq、

  师生共同完成证明

  4、第一次表扬以励再“探”

  数学问题中,每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成功过渡都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同学善于观

  察,大胆猜测,富有创新。

  师:这个问题还可以发展吗?(新一轮的“探究”开始)

  5、猜想,再次将条件一般化

  回顾证明过程,“经过焦点f的直线”这个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条件谈化为“经

  过抛物线轴上一点m的直线”,直线em还平分∠peq吗?利用几何画板画几个图形,让学生自己探究,相互交流讨论、

  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并发现:

  只要直线l和点m与原点距离相等有直线em平分∠peq

  真是这样吗?《画板》先演示

  6、归纳发现并证明

  直线pq过抛物线y2=2px(p>0)轴上一点m(m,0)(m>0)交抛物线于p、

  q两点,直线l:x=—m交x轴于e点,求证:直线em平分∠peq、

  师生共同完成证明。

  高中数学(抛物线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标签:高三数学说课,高中数学说课稿,,

  7、第二次表扬以励再“探”

  我们从课本中的一个习题,通过《画板》不断地演变,不断地猜想,验证和证明,探索

  出抛物线一个崭新的性质,结论固然可喜,但探究过程本身给我们的启发更深刻,那就是创新是无止境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在椭圆和双曲线中仍成立吗?

  8、课堂小结

  附录:cai教学结构图

  开始

  ↓

  温故

  ↓

  激发兴趣——→思新

  ↓

  cai辅助学生探究——教师引导

  ↓

  得出重大发现—→判定,评价,表扬

  ↓

  归纳并证明

  ↓

  利用cai再探——教师引导

  ↓

  再次得出重大发现——老师评价表扬

  ↓

  证明与小结

32、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例1、例2,练习一第1、2、3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使学生进一步受到“实践出真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关键:

  观察众多的实例,概括出比例意义的过程;找出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的规律。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一)教师出示投影,结合画面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看了我们祖国各地的风景图片,美吗?我们的祖国方圆960万平方公里,幅员之辽阔,却能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清晰可见各地位置;科学家在研究很小很小的生物细胞时,想清楚地看见细胞各部分,就要借助显微镜将细胞按比例放大。这些,都要用到比例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比例的一些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页复习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5:2.7。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教学比例的意义

  1.合作互动,探求共性。

  先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完成“活动内容1”。

  活动内容1: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量写有意义的比。

  (2)观察写出的比,哪些比能用等号连接,为什么?

  (3)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这样的式子还可以怎样写?

  然后让学生汇报活动情况,小学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结合学生回答,教师任意板书几个比例式。(如80:2=200:5, = ,2:5=80:200,5:200=2:80……)并指出这些式子就是比例。

  2.抽象概括,及时巩固。

  (l)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以上比例式,概括出共性。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例的意义。并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完成第2页“做一做”,并说明理由。

  (4)让学生自己举出两个比例,并说明理由。

  (二)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l)让学生查阅教材,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内项”、“外项”。

  (2)让学生观察自己刚才举的比例,找出它的内项、外项。

  (3)引导学生观察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外项和内项的位置又是怎样的?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1)让学生小组活动完成以下活动内容2:

  活动内容2:

  ①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用算一算的方法,找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②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否也有如上面发现的规律?

  ③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你再举出这样的例子来。

  ④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活动情况,认识到任何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都存在相等的关系。

  (3)指导学生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完成板书。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完成练习一第1题区别比与比例。

  2.先让学生解答第2页“做一做”第l题,然后引导学生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不仅可以应用比例的意义,而且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3.完成练习一第2题。

  4.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3、4和6

  四、全课总结

  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教师再进行全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3题。

33、初三化学教案一等奖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并了解有关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照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能力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在讲氢气的性质之前,学生已学过氧气的性质、制法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恰当的知识范围和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及有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了解点燃氢气之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及检验的方法,结合实验内容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结合氢气的可燃性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内容。教师讲新课之前先复习旧知识,以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氢气,收集氢气有几种方法等问题导入新课,而后展示一瓶瓶口倒置的氢气,请学生通过观察氢气在通常状态下的色、态、水溶性、密度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总结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这种从感性到理性认识问题的方法,层次清楚,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在讲授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时,也应先演示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发生爆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在瓶口出现白雾、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而后运用投影,进行反应实质的总结,写出化学方程式。这种运用探索性实验的教法,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了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看书进行小结,再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进行巩固,使大多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重点的知识,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它一些建议:

  (1)为使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和药品,氢气发生装置宜选用启普发生器。

  (2)为增加实验兴趣,可在实验3-4的肥皂水中加入颜色。

  (3)氢气燃烧实验必须绝对安全,氢气燃烧除焰色、发热和爆炸外,还可引导学生注意产物,即可在烧杯内壁涂上遇水显色的物质。

  (4)认真做好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使学生掌握操作步骤。

  (5)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物和产物,为下章学习打下基础。

  (6)复习氧化反应,引入还原反应。先以氢气和氧化铜为例理清概念,不要急于将前面各种氧化反应均分析一下哪个是氧化剂、还原剂。

  (7)使学生了解用途对性质的依赖关系。

  关于“燃烧”概念的扩展

  从对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和生成物不同,不仅能总结出两个反应的特殊性,同时也能找出它们的共性——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从而扩大了“燃烧”概念的内涵。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它们的火焰构造与酒精灯和蜡烛的火焰结构不同。氢气在空气中和氯气中燃烧的火焰都是内外两层,这是因为气体燃烧时不必经气化阶段,所以没有气化层的`“焰芯”。

  氢氧混合气体的爆鸣

  在导管口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完全是由氢气易燃且放出大量热的性质所决定的。

  课本选用了纸筒的实验。但书中只描述了”刚点燃时,氢气安静地燃烧,过一会儿,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响,爆炸的气浪把纸筒高高掀起。事实上,这个实验如果做得好,所能观察到的现象要比以上课本的那段描述复杂些。所能说明解释的问题也更深入些。实验的具体情况是:

  用一个没有盖的纸筒(或罐头筒)底上穿一个小孔,小孔用一尖细小木条塞紧(或用火柴杆也行)。把筒倒立,用排空气法迅速充满氢气,将纸筒向下平置于桌面上,在拔掉小木条的同时,就小孔处点燃逸出的氢气。最初氢气在小孔处安静地燃烧,一会儿听“嗡嗡”的声响,而且声音逐渐增强,最后才是砰然巨响,爆炸的气浪使纸筒腾空而起。

  几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界限

  气体  最低成分% 最高成分%

  氢气 4.1 74.2

  一氧化碳 12.5   74.2

  甲烷 5.0 15.0

  乙炔   2.5 80.0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氢气的化学性质

  一 复习提问:

  1.写出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2.画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图。

  二 导入新课: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按照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顺序,回忆上节课的实验现象描述氢气的色、态、味和溶解性等。

  【实验3-4】装置如图所示。球形干燥管里装有碱石灰干燥剂。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控制氢气流速,吹出肥皂泡。当肥皂泡吹到足够大时,轻轻摆动导管,让肥皂泡脱离管口,这时可以观察到肥皂泡上升。

  肥皂泡上升说明氢气密度小。在标准状况(1大气压,0℃)下,氧气、空气、氢气的密度分别为1.429克/升,1.293克/升,0.0899克/升,它们的比值为16∶14.5∶1。(为什么用排空气法收集?)

  氢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2.氢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3-5】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引导观察燃烧的焰色和烧杯内壁有什么现象出现。把烧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用手触摸烧杯,感觉热量。证明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1)氢气的可燃性:

  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强调“纯净”呢?如果氢气不纯净燃烧时会怎么样呢?

  【实验3-6】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钻有小孔的纸筒(或塑料筒等),用纸团堵住小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使纸团内充满氢气。把氢气发生装置移开,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注意有什么现象发生。(人要离开,注意安全。)

  引导学生观察:

  ①注意小孔处点火时的开始情况;

  ②仔细倾听音响的变化;

  ③观察随音响变化而发生的现象。

  板书 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发生爆炸。

  为什么点燃纯净的氢气能安静地燃烧,而混合气体却会发生爆炸呢?

  点燃纯净的氢气时,在导管口流出的氢气量少,与氧气接触少,反应时产生的热量也少,且散失较快,所以点燃时安静地燃烧。

  点燃纸筒中氢气时,随着氢气的消耗,空气不断从纸筒底部进入筒内。氢气和空气接触并混和,与氧气接触面多,点燃时快速反应,产生的热量在极短时间内、有限空间里急剧膨胀,就发生了爆炸。

  实验测定,当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即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所以,点燃需要纯净的氢气,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实验3-7】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以免暗焰引发氢气发生器爆炸。

  【实验3-8】在干燥的硬质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氧化铜,管口微向下倾斜。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注意观察黑色的氧化铜有什么变化,管口有什么生成。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

  引导学生思考:

  (1)放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导气管为什么要伸入到试管底部,管口不能用塞子塞住?

  (3)为什么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氢气的纯度是否需要检验?

  (4)实验在停止加热时,为什么还要继续通入氢气到试管全部冷却为止?

  联系已学过的有关知识逐一讨论。归纳出实验步骤韵语记忆口诀:

  板书“一通、二点、三灭、四撤”。

  引导学生用化学式表述反应过程

  氢气和氧化铜反应:

  练习:实验室制备氢气并使氢气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有以下主要步骤,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

  A 检验氢气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B 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

  C 向氢气发生装置里添加药品;  D 停止加热;

  E 向装有氧化铜试管中通入氢气; F 停止通入氢气;

  G 检验氢气的纯度。

  复习提问:什么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是否是氧化反应?

  分析:在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中,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而氧化铜失去了氧变成了单质铜,则氧化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在反应中,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使铜被还原出来,说明氢气有还原能力,我们称之为还原性,而把氢气称之为还原剂。

  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使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说明它具有氧化能力,我们称之为氧化性,而把氧化铜称之为氧化剂。

  氢气:得氧~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

  氧化铜:失氧~有氧化性~是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

  练习:在高温下,三氧化二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单质铁和二氧化碳。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发生了氧化反应,________发生了还原反应。

  氢气的用途:阅读课本57页图3-14。

  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能决定的。

  密度小——氢气球;

  可燃性——氢氧焰、高能燃料等;

  还原性——冶炼金属、制备硅等;

  另外还可用于合成氨气、制备盐酸。

  探究活动

  1. 家庭小实验 在如教材第53页所示的实验3-4中,可以用蜡烛不断点燃产生、上升的氢气泡。想办法使氢气泡中含有少量空气,一来可减慢氢气上升的速度,二来又可产生强烈的爆鸣声。

  2. 家庭小实验 取一支大试管,平置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一团棉絮浸透酒精溶液,置入管底。在管中部用纸槽送入黑色氧化铜,铺平。用单孔带短玻管的橡皮塞塞紧,加热棉絮球部位,可以看到氧化铜慢慢由黑色变红。

  3.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34、初三化学教案一等奖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并了解有关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照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能力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在讲氢气的性质之前,学生已学过氧气的性质、制法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恰当的知识范围和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及有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了解点燃氢气之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及检验的方法,结合实验内容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结合氢气的可燃性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内容。教师讲新课之前先复习旧知识,以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氢气,收集氢气有几种方法等问题导入新课,而后展示一瓶瓶口倒置的氢气,请学生通过观察氢气在通常状态下的色、态、水溶性、密度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总结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这种从感性到理性认识问题的方法,层次清楚,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在讲授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时,也应先演示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发生爆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在瓶口出现白雾、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而后运用投影,进行反应实质的总结,写出化学方程式。这种运用探索性实验的教法,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了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看书进行小结,再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进行巩固,使大多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重点的知识,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它一些建议:

  (1)为使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和药品,氢气发生装置宜选用启普发生器。

  (2)为增加实验兴趣,可在实验3-4的肥皂水中加入颜色。

  (3)氢气燃烧实验必须绝对安全,氢气燃烧除焰色、发热和爆炸外,还可引导学生注意产物,即可在烧杯内壁涂上遇水显色的物质。

  (4)认真做好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使学生掌握操作步骤。

  (5)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物和产物,为下章学习打下基础。

  (6)复习氧化反应,引入还原反应。先以氢气和氧化铜为例理清概念,不要急于将前面各种氧化反应均分析一下哪个是氧化剂、还原剂。

  (7)使学生了解用途对性质的依赖关系。

  关于“燃烧”概念的扩展

  从对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和生成物不同,不仅能总结出两个反应的特殊性,同时也能找出它们的共性——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从而扩大了“燃烧”概念的内涵。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它们的火焰构造与酒精灯和蜡烛的火焰结构不同。氢气在空气中和氯气中燃烧的火焰都是内外两层,这是因为气体燃烧时不必经气化阶段,所以没有气化层的`“焰芯”。

  氢氧混合气体的爆鸣

  在导管口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完全是由氢气易燃且放出大量热的性质所决定的。

  课本选用了纸筒的实验。但书中只描述了”刚点燃时,氢气安静地燃烧,过一会儿,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响,爆炸的气浪把纸筒高高掀起。事实上,这个实验如果做得好,所能观察到的现象要比以上课本的那段描述复杂些。所能说明解释的问题也更深入些。实验的具体情况是:

  用一个没有盖的纸筒(或罐头筒)底上穿一个小孔,小孔用一尖细小木条塞紧(或用火柴杆也行)。把筒倒立,用排空气法迅速充满氢气,将纸筒向下平置于桌面上,在拔掉小木条的同时,就小孔处点燃逸出的氢气。最初氢气在小孔处安静地燃烧,一会儿听“嗡嗡”的声响,而且声音逐渐增强,最后才是砰然巨响,爆炸的气浪使纸筒腾空而起。

  几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界限

  气体  最低成分% 最高成分%

  氢气 4.1 74.2

  一氧化碳 12.5   74.2

  甲烷 5.0 15.0

  乙炔   2.5 80.0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氢气的化学性质

  一 复习提问:

  1.写出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2.画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图。

  二 导入新课: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按照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顺序,回忆上节课的实验现象描述氢气的色、态、味和溶解性等。

  【实验3-4】装置如图所示。球形干燥管里装有碱石灰干燥剂。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控制氢气流速,吹出肥皂泡。当肥皂泡吹到足够大时,轻轻摆动导管,让肥皂泡脱离管口,这时可以观察到肥皂泡上升。

  肥皂泡上升说明氢气密度小。在标准状况(1大气压,0℃)下,氧气、空气、氢气的密度分别为1.429克/升,1.293克/升,0.0899克/升,它们的比值为16∶14.5∶1。(为什么用排空气法收集?)

  氢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2.氢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3-5】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引导观察燃烧的焰色和烧杯内壁有什么现象出现。把烧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用手触摸烧杯,感觉热量。证明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1)氢气的可燃性:

  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强调“纯净”呢?如果氢气不纯净燃烧时会怎么样呢?

  【实验3-6】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钻有小孔的纸筒(或塑料筒等),用纸团堵住小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使纸团内充满氢气。把氢气发生装置移开,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注意有什么现象发生。(人要离开,注意安全。)

  引导学生观察:

  ①注意小孔处点火时的开始情况;

  ②仔细倾听音响的变化;

  ③观察随音响变化而发生的现象。

  板书 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发生爆炸。

  为什么点燃纯净的氢气能安静地燃烧,而混合气体却会发生爆炸呢?

  点燃纯净的氢气时,在导管口流出的氢气量少,与氧气接触少,反应时产生的热量也少,且散失较快,所以点燃时安静地燃烧。

  点燃纸筒中氢气时,随着氢气的消耗,空气不断从纸筒底部进入筒内。氢气和空气接触并混和,与氧气接触面多,点燃时快速反应,产生的热量在极短时间内、有限空间里急剧膨胀,就发生了爆炸。

  实验测定,当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即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所以,点燃需要纯净的氢气,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实验3-7】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以免暗焰引发氢气发生器爆炸。

  【实验3-8】在干燥的硬质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氧化铜,管口微向下倾斜。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注意观察黑色的氧化铜有什么变化,管口有什么生成。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

  引导学生思考:

  (1)放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导气管为什么要伸入到试管底部,管口不能用塞子塞住?

  (3)为什么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氢气的纯度是否需要检验?

  (4)实验在停止加热时,为什么还要继续通入氢气到试管全部冷却为止?

  联系已学过的有关知识逐一讨论。归纳出实验步骤韵语记忆口诀:

  板书“一通、二点、三灭、四撤”。

  引导学生用化学式表述反应过程

  氢气和氧化铜反应:

  练习:实验室制备氢气并使氢气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有以下主要步骤,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

  A 检验氢气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B 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

  C 向氢气发生装置里添加药品;  D 停止加热;

  E 向装有氧化铜试管中通入氢气; F 停止通入氢气;

  G 检验氢气的纯度。

  复习提问:什么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是否是氧化反应?

  分析:在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中,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而氧化铜失去了氧变成了单质铜,则氧化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在反应中,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使铜被还原出来,说明氢气有还原能力,我们称之为还原性,而把氢气称之为还原剂。

  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使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说明它具有氧化能力,我们称之为氧化性,而把氧化铜称之为氧化剂。

  氢气:得氧~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

  氧化铜:失氧~有氧化性~是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

  练习:在高温下,三氧化二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单质铁和二氧化碳。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发生了氧化反应,________发生了还原反应。

  氢气的用途:阅读课本57页图3-14。

  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能决定的。

  密度小——氢气球;

  可燃性——氢氧焰、高能燃料等;

  还原性——冶炼金属、制备硅等;

  另外还可用于合成氨气、制备盐酸。

  探究活动

  1. 家庭小实验 在如教材第53页所示的实验3-4中,可以用蜡烛不断点燃产生、上升的氢气泡。想办法使氢气泡中含有少量空气,一来可减慢氢气上升的速度,二来又可产生强烈的爆鸣声。

  2. 家庭小实验 取一支大试管,平置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一团棉絮浸透酒精溶液,置入管底。在管中部用纸槽送入黑色氧化铜,铺平。用单孔带短玻管的橡皮塞塞紧,加热棉絮球部位,可以看到氧化铜慢慢由黑色变红。

  3.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35、《圆的公切线》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理解两圆相切长等有关概念,掌握两圆外公切线长的求法;

  (2)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两圆外公切线长的求法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两圆相切长等有关概念,两圆外公切线的求法.

  教学难点:

  两圆外公切线和两圆外公切线长学生理解的不透,容易混淆.

  教学活动设计

  (一)实际问题(引入)

  很多机器上的传动带与主动轮、从动轮之间的位置关系,给我们以一条直线和两个同时相切的形象.(这里是一种简单的数学建模,了解数学产生与实践)

  (二)两圆的公切线概念

  1、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给出两圆的外公切线、内公切线以及公切线长的定义:

  和两圆都相切的直线,叫做两圆的公切线.

  (1)外公切线:两个圆在公切线的同旁时,这样的公切线叫做外公切线.

  (2)内公切线:两个圆在公切线的两旁时,这样的公切线叫做内公切线.

  (3)公切线的长:公切线上两个切点的距离叫做公切线的长.

  2、理解概念:

  (1)公切线的长与切线的长有何区别与联系?

  (2)公切线的长与公切线又有何区别与联系?

  (1)公切线的长与切线的长的概念有类似的地方,即都是线段的长.但公切线的长是对两个圆来说的,且这条线段是以两切点为端点;切线长是对一个圆来说的,且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是切点,另一个端点是圆外一点.

  (2)公切线是直线,而公切线的长是两切点问线段的`长,前者不能度量,后者可以度量.

  (三)两圆的位置与公切线条数的关系

  组织学生观察、概念、概括,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添写教材P143练习第2题表.

  (四)应用、反思、总结

  例1、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为2cm和7cm,圆心距O1O2=13cm,AB是⊙O1、⊙O2的外公切线,切点分别是A、B.求:公切线的长AB.

  分析:首先想到切线性质,故连结O1A、O2B,得直角梯形AO1O2B.一般要把它分解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再用其性质.(组织学生分析,教师点拨,规范步骤)

  解:连结O1A、O2B,作O1AAB,O2BAB.

  过 O1作O1CO2B,垂足为C,则四边形O1ABC为矩形,于是有

  O1CC O2,O1C= AB,O1A=CB.

  在Rt△O2CO1和.

  O1O2=13,O2C= O2B- O1A=5

  AB= O1C= (cm).

  反思:(1)转化思想,构造三角形;(2)初步掌握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例2*、如图,已知⊙O1、⊙O2外切于P,直线AB为两圆的公切线,A、B为切点,若PA=8cm,PB=6cm,求切线AB的长.

  分析:因为线段AB是△APB的一条边,在△APB中,已知PA和PB的长,只需先证明△PAB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使问题得解.证△PAB是直角三角形,只需证△APB中有一个角是90(或证得有两角的和是90),这就需要沟通角的关系,故过P作两圆的公切线CD如图,因为AB是两圆的公切线,所以CPB=ABP,CPA=BAP.因为BAP+CPA+CPB+ABP=180,所以2CPA+2CPB=180,所以CPA+CPB=90,即APB=90,故△APB是直角三角形,此题得解.

  解:过点P作两圆的公切线CD

  ∵ AB是⊙O1和⊙O2的切线,A、B为切点

  CPA=BAPCPB=ABP

  又∵BAP+CPA+CPB+ABP=180

  2CPA+2CPB=180

  CPA+CPB=90即APB=90

  在 Rt△APB中,AB2=AP2+BP2

  说明:两圆相切时,常过切点作两圆的公切线,沟通两圆中的角的关系.

  (五)巩固练习

  1、当两圆外离时,外公切线、圆心距、两半径之差一定组成(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此题考察外公切线与外公切线长之间的差别,答案(D)

  2、外公切线是指

  (A)和两圆都祖切的直线 (B)两切点间的距离

  (C)两圆在公切线两旁时的公切线 (D)两圆在公切线同旁时的公切线

  直接运用外公切线的定义判断.答案:(D)

  3、教材P141练习(略)

  (六)小结(组织学生进行)

  知识:两圆的公切线、外公切线、内公切线及公切线的长概念;

  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求外公切线长的能力;

  思想:转化思想.

  (七)作业:P151习题10,11.

36、高一化学《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案一等奖设计

  第1单元 课时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一、学习目标

  1.从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角度理解不同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了解影响它们转化的因素。

  2.通过抓住硫元素化合价相同或不同物质间的转化,整理归纳含硫物质的化学性质,培养依据物质的内在联系整理归纳化学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含硫物质的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循环过程,学会逻辑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构建知识网络图。

  三、设计思路

  本课试图由“认识含硫物质 转化规律 构建知识网络”,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从元素观的角度认识和把握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教学内容以“硫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开始,通过“交流与讨论1”根据硫的不同价态列举含硫物质,在此基础上,引出“交流与讨论2”学习常见的含硫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讨论其中的转化规律,重点强调“不同价态的含硫物质间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相同价态的含硫物质间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接着提出“如何实现从硫单质制备硫酸钠”的问题,对转化规律进行实际运用后,进一步利用教材的“整理与归纳1”完善知识网络图的构建。

  四、教学过程

  [引入](ppt2)我们已经学习了SO2和H2SO4这两种重要的含硫化合物,你还知道在自然界中哪些物质中存在硫元素吗?在这些物质中硫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

  [回答]火山喷口附近、含硫矿物、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等。(ppt 3)

  [板书]一、硫元素的存在形式

  [视频](ppt4)硫元素的存在形式

  [板书]存在形式 游离态

  化合态

  [提问]硫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哪些?列举一些含硫元素的物质,并按硫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类。

  (学生完成教材93页交流与讨论1)

  [小结]主要化合价有:-2 、0 、+4 、+6 (ppt5)

  S S S S

  H2S

  Na2S

  HgS

  [设问] 人类对硫元素的利用,从本质上看,就是实现硫与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如何实现它们之间的转化呢?

  [板书] 二、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ppt6)

  (学生完成教材94页交流与讨论2,教师给予适当讲解、指导)

  [小结](1)S + Hg = HgS

  硫化汞没有毒性,可以用硫处理散落在地上的汞,这样就可以防止汞中毒了。

  (2)工业上或实验室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3)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亚硫酸钠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钠,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Na2SO3+O2=2Na2SO4 ,Na2SO3应密封保存。

  (4)实验室常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尾气,生成亚硫酸钠。

  2NaOH+SO2=Na2SO3+H2O

  [讨论](ppt7)请同学们判断以上四个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如果从化合价的角度来考虑,物质什么时候具有氧化性,什么时候具有还原性?(以硫元素为例)

  [回答]元素处在最高价(+6)只有氧化性,处在最低价(-2)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0、+4)既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追问]怎样实现相同或不相同价态的含硫物质间的转化?

  不同价态的含硫物质间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相同价态的含硫物质间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

  [交流与讨论3] (ppt8)某地区盛产硫磺,如何实现从硫单质制备硫酸钠?

  (学生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制备路线,教师小结)

  [分组竞赛](ppt9~10)教材第94页“整理与归纳1”。

  写出实现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如果是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请写出离子方程式。注意反应的条件。

  [提示]探讨物质的反应类型,可以从酸碱型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氧还型反应、特殊反应出发进一步研究。比如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发生酸碱型反应,同时SO2中的硫元素是的价态是+4,化合价可升也可降,故也可以发生氧还型反应。

  ① S + Hg = HgS ② S + O2 = SO2

  ③ 2SO2+O2 2SO3 ④ SO3 + H2O = H2SO4

  ⑤ 2NaOH+SO2=Na2SO3+H2O 2OH-+SO2 = SO32-+H2O

  ⑥ H2O+SO2 H2SO3

  ⑦2Na2SO3+O2=2Na2SO4

  ⑧2NaOH+H2SO4 = Na2SO4+H2O H++OH- = H2O

  ⑨BaCl2+H2SO4 = BaSO4↓+2HCl Ba2++SO42- = BaSO4↓

  [整理与归纳2](ppt 11)硫与含硫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举例说明。

  (复习接触法制硫酸的原理)

  [课堂练习](ppt12)

  1.下列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H2S SO2 B. H2SO4 SO2

  C. SO42- BaSO4 D. SO32- SO2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酸是( )

  A. 碳酸 B. 亚硫酸

  C. 硫酸 D. 高氯酸

  答案:1.A;2.B。

37、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

  [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讲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观察实验的方法: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讲解仪器的名称,视频加描述)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2

  [说明]首先展示胆矾晶体,再把蓝色块状固体研碎成为蓝色粉末 ,然后进行实验。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 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板书](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根据。

  区别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依据)是看在变化中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外形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而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二、 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讲解]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38、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

  [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讲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观察实验的方法: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讲解仪器的名称,视频加描述)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2

  [说明]首先展示胆矾晶体,再把蓝色块状固体研碎成为蓝色粉末 ,然后进行实验。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 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板书](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根据。

  区别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依据)是看在变化中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外形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而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二、 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讲解]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39、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说出一个比的具体含义,能比较熟练的应用比的基本性质。

  2、进一步认识求比值与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比与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认识求比值与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比与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揭示课题

  二、基本题练习

  三、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前两年级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提问:比的意义是什么?比与除数、分数有什么联系?

  2、提问: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和比值的意义,怎样求比值?

  3、提问: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

  4、做练习十二题12

  5、问:求比值和化简比的依据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1、做练习十二第13题

  问:盐水是怎样配制的?盐水的’重量是多少克?

  在配制的盐水里盐的重量占几份,水的重量占几份?盐水的重量可以看成几份?

  2、做练习十二第15题

  问:哪几题的结果是相同的?为什么会相同?

  3、口答题(见课件)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们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

  做练习十二第14、16题

  课后感受

  同学们能比较熟练的应用比的基本性质。

40、《切线的判定》九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切线的判定》。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重难点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六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意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九下第三章《圆》第五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二课时《切线的判定》。本课时内容是在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直线和圆相切的条件,并为探究切线长定理和切割线定理而作准备的,它在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初中几何学习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它是几何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工具。

  2、本课主要知识点

  (1)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3、教材整改

  结合教学实际及中考要求,我对教材内容略作了调整。当探究出判定后,为了提高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我特增加了例1和例2,让学生总结出“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常常添加辅助线的两种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达到学以致用。

  同时我对学案也作了调整。将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具体的体现。

  二、学情分析

  1、已有的知识能力

  学生已经掌握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的知识,与圆有关的性质,切线的定义,切线的性质等。

  2、已有的数学能力

  具有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基本的作图能力等。

  3、已有的学习能力

  预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讲解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评价能力等。

  三、目标、重难点分析

  基于上述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一)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会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训练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2)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训练学生的作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经历探究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是在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基础上设定,它的设定一定既符合大纲的知识、能力要求,又要平行你的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此,承上:它起着承载知识的生长点以及与旧知识的联系;还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这些目标针对你的学生一定是最能实现和达到的;启下:它起着教师对教学过程设计中的起点在何处,这个起点是否针对了你自己将要面对的本堂课的学生,是否符合所教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还决定了你的整个教学设计如何来落实完成知识、发展过程、突破能力。

  本课时内容都是围绕切线的判定来展开的,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重难点:

  (二)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探索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

  突出措施:学生通过所选取的四个图形,以问题链的形式,并结合已学过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切线的定义,以小组内交流,组间互评,老师点评等形式得出判定。并全班齐读判定,勾画圈点关键词。并让学生回顾切线判定的另外两种方法,加深对判定的理解记忆。

  2、教学难点:

  由于圆这一章内容平时生活中见得比较少,切线又比较抽象,所以基于学情我确定如下为教学难点。

  探索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

  作三角形内切圆的方法。

  突破措施:主要通过将问题细化,通过在学习准备中提前抛出问题,通过学生分组学习、练习、学生板演、学生讲解等方式突破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以学案为载体的DJP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帮助学生课堂讲解,并赋以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同时还结合了启发、讲解、评价综合的教法。

  学法上:充分发挥小组作用,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讲解,再面向全班讲解,让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

41、《切线的判定》九年级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切线的判定》九年级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切线的判定》。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重难点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六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意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九下第三章《圆》第五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二课时《切线的判定》。本课时内容是在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直线和圆相切的条件,并为探究切线长定理和切割线定理而作准备的,它在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初中几何学习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它是几何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工具。

  2、本课主要知识点

  (1)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3、教材整改

  结合教学实际及中考要求,我对教材内容略作了调整。当探究出判定后,为了提高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我特增加了例1和例2,让学生总结出“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常常添加辅助线的两种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达到学以致用。

  同时我对学案也作了调整。将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具体的体现。

  二、学情分析

  1、已有的知识能力

  学生已经掌握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的知识,与圆有关的性质,切线的定义,切线的性质等。

  2、已有的数学能力

  具有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基本的作图能力等。

  3、已有的学习能力

  预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讲解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评价能力等。

  三、目标、重难点分析

  基于上述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

  (2)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会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训练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2)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训练学生的作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经历探究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是在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基础上设定,它的设定一定既符合大纲的知识、能力要求,又要平行你的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此,承上:它起着承载知识的生长点以及与旧知识的联系;还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这些目标针对你的学生一定是最能实现和达到的;启下:它起着教师对教学过程设计中的起点在何处,这个起点是否针对了你自己将要面对的本堂课的学生,是否符合所教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还决定了你的整个教学设计如何来落实完成知识、发展过程、突破能力。

  本课时内容都是围绕切线的判定来展开的,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重难点:

  (二)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探索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

  突出措施:学生通过所选取的四个图形,以问题链的形式,并结合已学过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切线的定义,以小组内交流,组间互评,老师点评等形式得出判定。并全班齐读判定,勾画圈点关键词。并让学生回顾切线判定的另外两种方法,加深对判定的理解记忆。

  2、教学难点:

  由于圆这一章内容平时生活中见得比较少,切线又比较抽象,所以基于学情我确定如下为教学难点。

  探索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

  作三角形内切圆的方法。

  突破措施:主要通过将问题细化,通过在学习准备中提前抛出问题,通过学生分组学习、练习、学生板演、学生讲解等方式突破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以学案为载体的DJP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帮助学生课堂讲解,并赋以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同时还结合了启发、讲解、评价综合的教法。

  学法上:充分发挥小组作用,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讲解,再面向全班讲解,让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

4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高一数学教案

案例背景:

对数函数是函数中又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对数与常用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故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同时又是对数和函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它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今后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的基础.

案例叙述:

(一).创设情境

(师):前面的几种函数都是以形式定义的方式给出的,今天我们将从反函数的角度介绍新的函数.

反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函数的关系,所以自然我们应从大家熟悉的函数出发,再研究其反函数.这个熟悉的函数就是指数函数.

(提问):什么是指数函数?指数函数存在反函数吗?

(学生): 是指数函数,它是存在反函数的.

(师):求反函数的步骤

(由一个学生口答求反函数的过程):

由 得 .又 的值域为 ,

所求反函数为 .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是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对数函数.

(二)新课

1.(板书) 定义:函数 的反函数 叫做对数函数.

(师):由于定义就是从反函数角度给出的,所以下面我们的研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如从定义中你能了解对数函数的什么性质吗?最初步的认识是什么?

(教师提示学生从反函数的三定与三反去认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 ,对数函数的值域为 ,且底数 就是指数函数中的 ,故有着相同的限制条件 .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提问)用什么方法来画函数图像?

(学生1)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学生2)用列表描点法也是可以的。

请学生从中上述方法中选出一种,大家最终确定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师)由于指数函数的图像按 和 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故对数函数的图像也应以1为分界线分成两种情况 和 ,并分别以 和 为例画图.

具体操作时,要求学生做到:

(1) 指数函数 和 的图像要尽量准确(关键点的位置,图像的变化趋势等).

(2) 画出直线 .

(3) 的图像在翻折时先将特殊点 对称点 找到,变化趋势由靠近 轴对称为逐渐靠近 轴,而 的图像在翻折时可提示学生分两段翻折,在 左侧的先翻,然后再翻在 右侧的部分.

学生在笔记本完成具体操作,教师在学生完成后将关键步骤在黑板上演示一遍,画出

和 的图像.(此时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

教师画完图后再利用电脑将 和 的图像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

然后提出让学生根据图像说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要求从几何与代数两个角度说明)

3. 性质

(1) 定义域:

(2) 值域:

由以上两条可说明图像位于 轴的右侧.

(3)图像恒过(1,0)

(4) 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即它不关于原点对称,也不关于 轴对称.

(5) 单调性:与 有关.当 时,在 上是增函数.即图像是上升的

当 时,在 上是减函数,即图像是下降的.

之后可以追问学生有没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得到否定答案时,可以再问能否看待何时函数值为正?学生看着图可以答出应有两种情况:

当 时,有 ;当 时,有 .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巧记这个结论的方法: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同侧时函数值为正,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两侧时,函数值为负,并把它当作第(6)条性质板书记下来.

最后教师在总结时,强调记住性质的关键在于要脑中有图.且应将其性质与指数函数的性质对比记忆.(特别强调它们单调性的一致性)

对图像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应用.

(三).简单应用

1. 研究相关函数的性质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先由学生依次列出相应的不等式,其中特别要注意对数中真数和底数的条件限制.

2. 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

例2.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与 ; (2) 与 ;

(3) 与 ; (4) 与 .

让学生先说出各组数的特征即它们的底数相同,故可以构造对数函数利用单调性来比大小.最后让学生以其中一组为例写出详细的比较过程.

三.拓展练习

练习:若 ,求 的取值范围.

四.小结及作业

案例反思: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难点是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由于对数函数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形式,学生不易理解,而且又是建立在指数与对数关系和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由已知函数研究未知函数的性质,这种方法是第一次使用,学生不适应,把握不住关键,因而在教学上采取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从学生熟悉的指数问题出发,通过对指数函数的认识逐步转化为对对数函数的认识,而且画对数函数图象时,既要考虑到对底数的分类讨论而且对每一类问题也可以多选几个不同的底,画在同一个坐标系内,便于观察图象的特征,找出共性,归纳性质.

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要以学生的研究为主,教师只是不断地以反函数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43、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碳跟氧气、氧化铜的化学反应)。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碳跟氧气反应,由于氧气量是否充足,会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对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

  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3.疑点

  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4.解决办法

  (1)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经知道的许多事实,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材料,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启发学生用化学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做好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提出学生应注意观察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启发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理解木炭的还原性。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及药品。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第一段,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这一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练习写出本节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巩固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

  3.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学生观察教师演示,观察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分析讨论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有什么物质生成。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在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

  (2)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有着相同的化学性质。

  (3)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4)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热理变化。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养成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主要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是对以前学过的化学用语的运用和巩固通过第一、二节对碳的学习,使对碳这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所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学好本章的基础。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碳的单质有哪几种?

  (2)金刚石、石墨有哪些物理性质?为什么它们都由碳元素组成却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碳的`几种单质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的不同。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学习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1)阅读教材第82页第一段,看插图5

  (2)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它能和许多物质起反应。

  2.碳的化学性质

  (1)碳跟氧气的反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练习写出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在氧气或在空气中,当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不充足,则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以燃煤的火炉为例加以说明,并指出这两个反应中有放热现象。

  配平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阅读教材第83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将金刚石和石墨分别燃烧,其产物都只有二氧化碳。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①演示,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石灰水发生

  了什么变化?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①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实验,讨论并回答问题。

  ②练习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条件是什么?它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在这个反应中,木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氧化铜失去了氧被还原为铜。

  在燃烧很旺的炉火里,添上大量的新煤后,温度为什么会降低?

  ①下层的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上层新煤中的碳会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这个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因而添加新煤后,炉温会降低。

  ②碳燃烧时放出热量,碳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要吸收热量。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讨论如果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能的重要性。

  (四)总结、扩展

  比较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85页习题1、2、5。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碳的化学性质

  一、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二、碳的化学性质

  1.碳的可燃性。

  点燃

  C + O2======== C02(碳充分燃烧)

  点燃

  2C + O2======== 2C0 (碳不充分燃烧)

  2.碳的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

  高温

  CuO+ C ======== 2Cu +C02 ↑

  现象:(1)有红色固体生成。

  (2)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高温

  CO2+C======= 2C0

  三、化学反应中放热或吸热现象

  转化

  热能──→电能(如火力发电)、动能(如蒸气机)等

  四、小结:碳与氢的化学性质比较。

  碳

  氢气

  常温下

  化学性质稳定

  化学性质稳定

  可燃性

  点燃

  C + O2======== C02

  (O2充足)

  点燃

  2C + O2========== 2C0

  (O2不充足)

  点燃

  2H2 + O2======== 2H2O

  还原性

  高温

  C + CO2======== 2C0

  高温

  C +2CuO========== 2Cu+C02 ↑

  点燃

  H2 + CuO======== 2H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