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电脑上c语言编程软件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C语言编译器(C语言编程软件)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电脑上c语言编程软件和C语言编译器(C语言编程软件)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桌面操作系统
对于当前主流桌面操作系统而言,可使用VisualC++、GCC以及LLVMClang这三大编译器。
VisualC++(简称MSVC)是由微软开发的,只能用于Windows操作系统;GCC和LLVMClang除了可用于Windows操作系统之外,主要用于Unix/Linux操作系统。
像现在很多版本的Linux都默认使用GCC作为C语言编译器,而像FreeBSD、macOS等系统默认使用LLVMClang编译器。由于当前LLVM项目主要在Apple的主推下发展的,所以在macOS中,Clang编译器又被称为AppleLLVM编译器。
MSVC编译器主要用于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下的应用程序开发,它不开源。用户可以使用VisualStudioCommunity版本来免费使用它,但是如果要把通过VisualStudioCommunity工具生成出来的应用进行商用,那么就得好好阅读一下微软的许可证和说明书了。
而使用GCC与Clang编译器构建出来的应用一般没有任何限制,程序员可以将应用程序随意发布和进行商用。
MSVC编译器对C99标准的支持十分有限,直到发布VisualStudioCommunity2019,也才对C11和C17标准做了部分支持。所幸的是,VisualStudioCommunity2017加入了对Clang编译器的支持,官方称之为——ClangwithMicrosoftCodeGen,当前版本基于的是Clang3.8。
C语言从诞生到现在,更新、迭代了多个版本,比如C99、C11、C17等。有关这些版本和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会在《C语言的三套标准:C89、C99和C11》一文中做详细地介绍。
也就是说,应用于VisualStudio集成开发环境中的Clang编译器前端可支持Clang编译器的所有语法特性,而后端生成的代码则与MSVC效果一样,包括像long整数类型在64位编译模式下长度仍然为4个字节,所以各位使用的时候也需要注意。
为了方便描述,本教程后面涉及VisualStudio集成开发环境下的Clang编译器简称为VS-Clang编译器。
嵌入式系统
而在嵌入式系统方面,可用的C语言编译器就非常丰富了,比如:
用于Keil公司51系列单片机的KeilC51编译器;当前大红大紫的Arduino板搭载的开发套件,可用针对AVR微控制器的AVRGCC编译器;ARM自己出的ADS(ARMDevelopmentSuite)、RVDS(RealViewDevelopmentSuite)和当前最新的DS-5Studio;DSP设计商TI(TexasInstruments)的CCS(CodeComposerStudio);DSP设计商ADI(AnalogDevices,Inc.)的VisualDSP++编译器,等等。
通常,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编译工具链都没有免费版本,而且一般需要通过国内代理进行购买。所以,这对于个人开发者或者嵌入式系统爱好者而言是一道不低的门槛。
不过Arduino的开发套件是可免费下载使用的,并且用它做开发板连接调试也十分简单。Arduino所采用的C编译器是基于GCC的。
还有像树莓派(RaspberryPi)这种迷你电脑可以直接使用GCC和Clang编译器。此外,还有像nVidia公司推出的JetsonTK系列开发板也可直接使用GCC和Clang编译器。树莓派与JetsonTK都默认安装了Linux操作系统。
在嵌入式领域,一般比较低端的单片机,比如8位的MCU所对应的C编译器可能只支持C90标准,有些甚至连C90标准的很多特性都不支持。因为它们一方面内存小,ROM的容量也小;另一方面,本身处理器机能就十分有限,有些甚至无法支持函数指针,因为处理器本身不包含通过寄存器做间接过程调用的指令。
而像32位处理器或DSP,一般都至少能支持C99标准,它们本身的性能也十分强大。而像ARM出的RVDS编译器甚至可用GNU语法扩展。
下图展示了上述C语言编译器的分类。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