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优教信使电脑下载,以及优教信使能在电脑上安装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学校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起草制定了《八里堡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按计划分步实施,努力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下面,将这一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顶层设计,构建落实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体系。
为确保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我校分别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信息办主任任副组长,其他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领导小组,为了保证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水平和效果,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学校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组成的实施小组,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的设计、监督、培训、维护等技术工作。在谋划发展的过程中,我按照“顶层设计——提出方案——制定计划——分步实施——应用反馈”的思路,理顺工作规划和工作步骤,制定了信息化三年发展规划和信息化培训方案。按照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要求,将信息化工作分为基础设施与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应用这样两个层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施。
二、通过基础建设,优化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环境。
基础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和条件。我认为,这里的基础建设包含管理和硬件两个方面。为此,通过实施“两个优化、四项建设”,力求达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要求。
(一)实施“两个优化”,确保信息化建设标准。
1.优化管理机制,规范信息化建设。为了确保学校信息化支撑体系的良好运转,我们建立了“行政与技术两条线管理”的共管机制。行政方面:从规划设计、支持服务两个方面进行推进;技术方面:从资源建设、教学应用、使用反馈三个方面实现从网络平台到信息资源再到用户应用的全程监管。
2.优化建设标准、规范资源建设。以教育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为基础,制订了学校《多媒体教室使用标准》、《朝阳市云平台使用标准》等规范要求,为信息化共建共享奠定基础。
(二)推进“四项建设”,打造信息化支撑平台。
1.教学办公设施建设。经过不断投入,学校28个教学班,已配备集计算机、实物投影机、电视、电子白板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建成了多媒体综合教室2个,装配有投影机、服务器、教师人手一机、两个学生计算机教室共120台学生机,达到了学生一人一机的标准。安装了网络教学系统,能满足常规信息技术教学及电子阅览室的所需功能,2018年建成的录播教室,为课堂教学、互动课堂、网上教研、教育教学活动的录制提供充分保障。
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已建成100兆校园网,通过无线网络设备,实现了校园网与互联网互通。整个校园网络共有几十个信息点连接到办公室和教室。网络强大的信息量,开放性、交互性及趣味性已经使其成为师生开展教学、进行交流的平台和工具,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3.网站信息平台建设。我校组织教师为市教育云平台上传教育资源,并下载相关教育资源学习、借鉴。学校引进优教信使校园服务平台,实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课后作业电子化,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4.电子书项目建设。这是学校电子图书馆建设工程,目前已建成第一期,为每位教师配备电子书阅读器,校长每学期面向全体教师推荐书目,学期末教师撰写读书体会。第二期,筹建以电子阅读器为装备并伴以基于“知网”资源阅读产品的电子图书馆,向学生开放,打造书香校园。
三、强化教育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实施。
我认为,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同时培养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而要实现这种改变,首先要改变已经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教师队伍,也就是要改变实施教育的人。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其应用水平是检验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标准。为此,我们一方面不断创造条件,增加软硬件投入,一方面以行政推动和任务驱动来强化应用环节,推进信息化的实施。主要做法就是通过建立“两机制”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1.建立全员培养长效机制,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教育和教学的需要,我带领学校信息化实施小组成员分阶段制定每学期的培训计划,本着“普及兼顾提高,应用兼顾开发”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外出学习、全员培训等形式,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如为落实“三通两平台”而开展的应用培训,为白板应用教学而开展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与开发培训,为学校建立的优教信使教育平台而进行的使用及开发培训等,都有效地促进了全校教师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的提高。目前,我教师可以熟练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幻灯片,运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特别是优教信使校园公众平台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班级管理的模式,更有效地促进了家校互通式的开放办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师们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及教师展现自身素质的重要载体。
2.建立优化教育和教学的长效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这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实施的目标。为此,在校长牵头组织下,在教学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信息化建设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推进信息化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根据教育信息化的要求,重修修订了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并将其纳入教师的总体教育评价之中。重点是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活动的有机整合,特别是多媒体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由此,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中占有了重要位置,并得到教师们的高度重视。不仅在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中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日常教学的自觉行为。
二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和建立的教育教学应用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和教学的管理和应用。通过优教信使云平台,建立了布局合理,内容更新及时的主页,通过平台及时进行校内通知、新闻发布、信息交流,以及班级管理,加强家校联系,为开放办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优化的环境。通过“知网”数字图书馆,为师生提供了建立在云资源平台的阅读产品,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阅读资源。
三是,通过市教育云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库。鼓励引导教师搜集、整理、开发和制作教学课件、学生习题及素材,定期上交,建立学校管理的系统的能够共享的教学素材库;利用网络强大的信息平台,鼓励教师上传微课、课件、课堂实录等视频,并在公众号平台建立链接发布,进行网上评课,让教研活动走入教师的日常生活,时间和空间得到扩展,效果成倍放大。资源库的建设为改变传统教研方式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强力支撑。
四是,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与总结:
我校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课题通过专家组审定,在省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多位参与教师在课题中期成果总结中获奖。积极组织学生老师参加省、市、区教育机构组织的各类比赛活动,多位老师的课件、教学设计、课件获奖。
五是,搭建互动平台、共享温暖教育
我校在信息化工作上起步早、教师经验丰富。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校每周编排任课教师到录播教室上课,区内互动观摩。在教师熟练使用录播设备后,2018年4月,我校与召都巴镇3个村级小学及联合小学建立“温暖人心”的互动课堂,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在线课堂”“互动教研”等多种形式,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如刚才各位领导观摩的互动课堂就是我校与联合小学四年级语文互动,联合小学教四年级语文的庞老师今年五十七岁,身体不好。在区教局牵头下,我校四年三班与联合小学四年一班语文课节节同步互动。通过互动教学,两校学生共同跟陈老师学语文、共同提高、共同进步。2018年5月24日,朝阳市张东群副市长,朝阳市教育局金明新局长、李鹏宇副局长以及全市各县区主管教育的区长、教育局局长在龙城区八里堡小学召开了朝阳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调度会。会前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观摩了我校和召都巴土城子小学之间的同步互动课堂教学。
2018年5月29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前夕,朝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蹇彪来到龙城区八里堡小学慰问师生,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少年儿童送上节日祝福。蹇彪书记对学校的信息化互动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蹇书记强调,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通过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化解教育难题,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蓝天下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9年3月省财政厅杜厅长在市教育局金局长陪同下参观我校互动课堂上课情况。2019年5月省教育学院孟院长在市教育局金局长陪同下参观我校互动课堂上课情况。2019年3月27日我校请朝阳八中省级名师做中小学语文衔接讲座,局直小学经常通过网络互动共同学习。
我校作为主课堂在帮助本区兄弟学校同时。作为辅课堂与天津市河北区红星路小学书法课进行跨省互动。引进外省优质书法课填补我校不足。红星路小学在书法教育+互联网这项工作中,起步早,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绩,是全国书法教育办公学校。在红星路小学主办下,我校还参加了五省同庆迎新年网络书画大赛和跨年联欢会,五省共同颁发奖状。
经过几年的努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已经走进校园,走向全区。在教育教学中开始发挥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学校教育信息化规划已经得到初步落实,并已初见成效。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有所作为,并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走形式,注重实效,坚持不断地创新工作,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发展。
朝阳市龙城区八里堡小学
2019年5月
关于本次优教信使电脑下载和优教信使能在电脑上安装吗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