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龄人电视剧全集?

大家好,同龄人电视剧全集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同龄人电视剧全集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无锡人喜欢把退休领取社保金叫“享受”。我的师傅老汤家住无锡西门桥附近,已经享受十多年了。每天,坚持日行一万步。早上走到锡惠公园,爬个锡山,到惠山古镇上吃碗面,再买点小菜回家。下午,小眯上一觉,起来后练习书法。晚上或者陪老伴一起看看电视、或者约上老友打牌下棋。还时不时地参加个同学会。双休或者节假日,孙子孙女还会过来闹闹。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真是享受。

我是新中国的同龄人!这是汤师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脸的骄傲与满足。不是得意的事不会喜欢对别人提。汤师傅对他出生在1949年肯定十分自豪。

我们这代人真的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出生时,赶上了新中国成立。上小学时学校让捡废铜烂铁,支援大炼钢,“大跃进”了。后来当上了“红卫兵”,还没分清无锡“主力军”与“九二”两大造反组织是怎么回事,就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修地球,种棉花。恢复高考时,也参加了,可惜没考上,老老实实过生活。改革开放后,认真工作,受组织上培养,成了国家干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快五十岁了,还能回到家乡无锡,现如今拿着还可以的退休金,过着不愁吃穿的生活。中国有史以来,普通老百姓生活最好的时期被我们赶上了!这世人生值!这是汤师傅的感慨,恐怕也是许多他的同龄人共同的感慨。

说起来跟汤师傅还是有缘的。当年,我们遭遇了一样的命运。他作为知识青年,奔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来到了生产建设兵团大丰县的一个农场。我们家则是全家下放,插队到了大丰县的一个生产大队。他清楚地记得下乡时是在体育场乘船,我们家则在西门桥乘船。若干年后,当我们坐在一起聊到当年的这些事时,大家甚是唏嘘。他的回忆,顿时勾起了我久远的记忆,并将我童年的模糊印象澄清了。

我们大队隔壁就驻有知青连队,我们家曾与兵团知青有过交往。有一对知青夫妻,男的是苏州人,女的是无锡人。他们是下放知青,我们是下放户,同样的境遇、说着同样的方言,自然觉得亲切。他们两人谈恋爱有点矛盾或者遇到什么烦恼的事时,经常来我家,找我父母排解。附近有电影,男知青总来我家借自行车,有时还会带上我。我坐在前面,女知青坐在后面。一路欢声笑语。可是他们过得很艰辛。起先发生了未婚先孕,被组织上处理,遭到许多白眼。后来能够返城了,男的先被允许走,回苏州。两人哭得死去活来。后来,女的也符合返城政策,但只能回到无锡。两地分居是肯定的。也不知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汤师傅也是在知青农场谈的对象,结局比我认识的那对好。他与一位漂亮的徐州女知青成了家。而且在粉碎“四人帮”后,招工到了兵团的制药厂,成了工人。后来知青大返城时,他因为已经是工人身份,不能再回到无锡,只好跟着爱人到了徐州,并在徐州工作了二十多年。

有一次我在人民医院看专家门诊,给我看病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专家。聊天中,他也是自豪地介绍自己是新中国的同龄人!还是汤师傅的同学。我想,只有深深地热爱着这个社会,才会有这样骄傲的介绍。

我从部队转业地方工作后,来到了老汤领导的部门,并拜他为师。他是我们系统的资深元老,政策吃得透,工作经验丰富,文笔也十分了得,还喜欢仰义直言,用组织部门的话说叫群众威信高。被同行尊为“老法师”。正因为嘴巴不讨喜,职务上就一直上不去。但他十分乐观,一直拿他的人生经历来安慰自己,觉得人生很丰富,知足了。

我的岳父也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他的经历则是一个老百姓家的孩子,在新社会奋斗的农村版本。他是个泥水匠。父亲去世的早,作为长子的他,十八岁就外出学艺,帮着母亲抚养两个弟弟。并在出师后,把两个弟弟带在身边,跟着自己学泥水匠。弟兄三个都吃了这碗饭。改革开放后,党的政策好,他还曾经拉起了自己的工程队,到处接活。大的工程是为乡镇粮管所建造库房,小的工程有为村民造屋、为饭店砌灶。他对自己的手艺十分自信,不至一次跟我讲他的经历。如何进行工程设计,如何编制造价,如何调度协调,如何组织施工。小学文化的他,全靠自学掌握了一个工程队造价师、施工员、监理、泥瓦工这许多的行当。靠着辛勤打拼,在村里率先成了富裕户,第一个盖了楼房,四个子女全部被送进了师范学校和卫生学校,吃上了商品粮。

新中国的同龄人,已经进入晚年。许多人含饴弄孙,享受着天伦之乐。当然,也还有许多人不仅遭遇了上山下乡,还遭遇了改制下岗,蹉跎了青年,失落了壮年,困住了晚年。失去了许多,也奉献了许多,值得后辈们铭记。没有经历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曲折,不会对新中国七十多年历史有这样质朴实在的感悟。他们这代人,见证并参与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进程,是为共和国的建设作出巨大牺牲的一代人。正是有了他们的铺垫,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再一次验证了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别人在默默付出与牺牲的道理。致敬,新中国的同龄人!

汤师傅平时喜欢一个人咪点老酒,但绝对不多饮。也就是拌个海带丝,来点花生米,切上点猪耳朵之类的熟菜。边饮边听苏州评弹或者样板戏。这样的日脚不要太享受啊。我也羡慕这样适意的小日脚。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