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收音机下载?电脑版收音机软件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电脑收音机下载的问题,以及和电脑版收音机软件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原创:xhl9870作者授权发布

我出生于1977年的河北农村,文革刚刚结束的时代,农村还很贫穷落后,那时普通农家是没有收音机的。我幼年模糊的记忆中记得,每家每户正屋墙上都挂有一个神秘的小喇叭。后来才得知这是当时村里有线广播设备。每天早上固定的时间,家人一边端着饭碗,一边侧耳听着“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算是打开了一个接触“党的声音”的窗户。我一直对这个黑乎乎的能发声的小盒子很好奇。印象中曾垫着脚(或者踩着被窝卷)偷偷取下过,翻过面来看到一个连着线的小喇叭,感觉非常神奇,估计一心想搞清楚说话的小人藏在了何处?后来好像因为挂不回去还挨了爹娘的骂。

类似这种,没有这么新,蒙了尘土灰黑色

我上小学时候,家里买了一台式中波收音机,摆在房间的中间的酒柜上方,端正摆放,小孩不能随便动的。这台收音机是我们家那时唯一的信息来源和娱乐中心。那时候记得上下午我都要准时收听“小喇叭”节目,“滴滴答,滴滴答,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现在还能在耳边响起。孙敬修爷爷讲孙悟空的故事那真是百听不厌。“小喇叭”上下午节目是重复的,但是我上午听了,下午还要听还惹得姐姐和妈妈不满。

后来刘兰芳的《岳飞传》风靡全国,国人都听得如痴如醉,农民下地干活也要携带笨重的收音机,唯恐错过一期。街头巷尾谈论的也是岳飞、岳云、牛皋、秦桧、风波亭。它的流行程度有可能超越了电视剧《西游记》、《还珠格格》,甚至电影《少林寺》。90年代电视机开始慢慢普及,我五年级时爸爸购买了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收音机曾经的C位被电视机取代,收音机退守柴房,后来不知去向了。一个全民收音时代终结了。

家里那台样子跟这台相似,绝对的家庭娱乐中心。

大概90年代,我上初中时偷偷买了一台袖珍晶体管收音机,不记得牌子了,在村子里的小卖部买的,价钱不超过10元钱,当时已是破产价–耗尽我的零花钱。记得夏天在平房屋顶上乘凉,一侧耳边放着这台收音机。收音机只有一个中波波段,由于在农村,电波环境很好,拨动收音机旋钮可以收听不少电台。日语、韩语的中波电台很多,省台、地区电台就更不用说了。记得收到过良友电台,讲福音的,后来才知电台在香港。虽然不懂宗教,但是粤语区的发音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它不同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风格。也偶有收到台湾的中央广播电台,被我爹提醒不能听,更加引发我的好奇。

不记得收到米国之音,但是偶然收听过“莫斯科广播电台”粗犷洋腔洋调的安德烈的声音。当时并不懂记录频率,所以收到什么纯属偶然,如有雷同,更是巧合。当时我记得把耳朵贴近扬声器感觉很蓬蓬,想过如何捂住双耳朵听那种纯粹的双声道的声音。可惜当时没有耳机,可能那台收音机连耳机插孔都没有,终未能实现。后来我的第一台收音机也不知所踪。

有一件事也是发生在这个时期,我邻家叔告诉我以前村子里有一台收音机,需要接天线和地线,但是不需要电池就可以收听广播,我严重不相信。初中物理课已经学过能量的守恒,知道没有能量推动怎么可能发出声音呢?我叔也不能解释其中缘由,更让我坚信叔记错了,那种类似“永动机”骗局的收音机是不会存在的。后来才知道,应该是村中能人手工制作的矿石收音机,利用矿石和高阻耳机收听中波强台的。现在我才信了,但是还是觉得收音机的原理太奇妙了。

类似于这种样子,不是这个牌子,做工比这台粗糙

1994年我考上县一中高中,学校为了训练英语听力,统一购买了一种不带天线的黄色塑料盒子接收器。这个接收器不能接收校外广播节目,只在每周一、三、五英语早读时,学生们戴上耳机接收学校广播站发射的英语听力节目。播放的内容跟教材是配套的,至今想来不懂学校广播站是怎样分年级播放不同内容的。莫非每个年级一个频率还是别的什么方式,我就不懂了。那时候学校操场上拉有一很多条铁丝,用于晒晾衣服被子的。有同学发现把这台小盒子挨近铁丝就可以收到地区台的中波节目。

消息一传出来,大家都是跃跃欲试。所以在晚上课间时段,可以看到不少同学聚集在操场边,挨着铁丝带着耳机听着广播节目。真是盛况空前。小盒子我打开过,就是简单的电路,几个电容,后来竟然也不知去向。想来应该在我老家房间内上了锁(丢了钥匙)的我的机密抽屉中吧。里面可能还保存有那时的日记和情书吧……

德生R909

上世纪末我上了大学,一舍友拥有一台德生R-909收音机,晚上我们吹牛、吃泡面时多见到他戴着耳机收听广播。当时《读者》杂志的封面、封底经常会看到德生收音机的广告。看到过多次,但是似乎没有动力购买一台,可能在忙着学业或者恋爱吧。我大学上的中文系,有英语系的哥们人手一台小三洋单卡收录机,很是让我羡慕。小三洋不仅仅可以听磁带,也能听广播,接收效果还不错呢。我记得多次借哥们的小三洋听广播。一次通过电话拨通当地电台“点播台”节目,为兄弟点了一曲悲伤的《祝你一路顺风》,还录了音,在广播中听到了自己的带有严重方言的普通话,自我感觉还是一如既往的良好。

德生MS200

新世纪初我开始了教学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小电器商店看到了一台德生的MS-200。可能我为上面文字“专为边远山区海外作业者设计”所吸引,认为它的接收性能会超强,再加上外在硕大的喇叭,以为音质会蓬蓬,于是购买一台。当然结果很失望,这台机器性能平平,只有中波和短波两个波段,短波比较拥挤,不能接收音质较好的调频广播。看来这款产品真的是为边远山区和海外作业者设计的,而且只为他们,定位可谓精准。这台机器算是我记得牌子的第一台机器,后来就不知道丢在哪里了。现在估计也很难买到全新的这个机器了。

2002年我离开家乡来到任丘市任教。学校开办在一个乡下村子里,除了教学工作,课余生活除了同事们结伴遛弯,就是喝酒聊天。空余时间比较多,又勾起了我听收音机的欲望。一个周末我骑着我的珠峰125摩托车去了华北油田最大的商场。当时收音机专柜在一楼(现在商场卖化妆品、珠宝的黄金位置),我看到的应该是德生专柜。第一次亲眼看到了德生BCL-2000,第一次亲手摸到了德生PL350(橡胶油版本,但是亲肤,手感极佳),当时都是“眼馋买不起系列”的。

几经衡量我购买了一台德生R-9710,好像花了160元。当时是2002年,我的薪水不足3千,拿出160元买一台收音机还是有一点奢侈的。记得我兴冲冲地把收音机带回学校,爱不释手,还用透明胶布包了膜。在我的影响下,我有不少学生够买了收音机,宿舍管理一下容易了很多,一熄灯,学生们就躺下戴上耳机收听广播,应该也是他们很难忘的高中记忆吧。

就是在这个时期,我发现了一个专业的收音机论坛“广播爱好者论坛”(广坛),由于那是我没有个人电脑,上广坛不方便。那时还央求过计算机老师下载、打印过短波时刻表。当时听的最多的节目是:德国之声DW、法广,NHK,偶尔也听澳广,加拿大。记得一个叫“生命之光”的澳洲宗教电台,主持人讲电台地址在昆士兰的布里斯本“阳关海岸”,周末下午经常收听小关和红苹果的“红苹果乐园”节目。

那时还可以通过短信互动,1毛钱一条,话费花了不少,也获得了很多的乐趣。就是这个“红苹果乐园”节目,开头会拨一个类似于片头:一个外国老男人的声音“孩子,你有什么惊人的发现?”,一个应该是牛顿的孩子作了回答,内容大概是我在红苹果乐园。外国朋友说汉语的洋腔洋调让人忍俊不禁。后来电台的工作人员来北京出公差,说是跟某个公司谈音乐版权问题,我还在专门去北京和主持人见过面,一起吃了饭,相谈甚欢。席间我提到了这个片头,我的言外之意是很不合逻辑的一个对话。结果主持人说那是她的创意,尴尬啊……。后来这个电台改为网络播出,后来我生活也是颠沛流离的忙碌,也就慢慢地失去联系,红苹果乐园的水果们,主持人们,你们还好吗?我很怀念。

2006年我正式开始北漂。学校在京北昌平区,京密运河畔,广播收听条件还是不错的。工作之余听广播也是一种放松和消遣。我的同事路辉是一名广播爱好者,拥有一台德劲1102,此机刚推出不久,我借来把玩过,功能全面,确是一个好机,由于价格因素(也不知购买渠道)我没有购买。这时网络开始普及,我拥有了手提电脑,每天上广坛成了习惯。陆续在广坛购买了梦寐以求的德生PL-350、德生PL-550,也购买了当年大火的乐信2100。当时有一个同事的朋友借宿在我的宿舍,看到乐信2100大为惊奇,惊为神物。看来收音机真的离开大众视野真的很久了。

还有一台收音机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德劲的1121,当时MP3还是新鲜玩意,这台收音机竟然开创性的整合了MP3,而且利用收音机的喇叭外放歌曲声音真是大,不是音质多好,而是声音大。大到可以塞满整个楼道,一边哗哗的洗着衣服,一边惬意的听MP3歌曲,巴适+享受!期间,我尝试购买了一台网络收音机,由于网络的知识等原因,没有联网成功。也购买了港叔出售的根德男孩、德劲1103等不少机器,目前还在我河北老家车库存放着呢,不知是否还能够开机?

至2016年我北漂10年,有幸通过“广播论坛”认识了很多收音机爱好者,有幸参加了北京广播爱好者成立的活动,认识了将军罐、BJSD、王杰、尼摩船长、老罗、铁蛋等坛友,参与了北京牡丹收音机的一次交流活动。那次有幸遇到极典曾德钧总,曾总谦虚温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值此很想问各位广坛坛友,别来无恙,一向可好?您们还玩收音机吗?我们在广坛的时光,“耍了”“我要了”“多少米”“无修无磨”“义捐”……,想来不胜唏嘘,让我如此怀念。如今广坛已不复存在,“我是港人”港叔已经作古,我们青丝已经变成白发,只有满满的回忆还在,那里是我们共同的年华啊……。

2016年我离开北京来到江南城市(无锡),学校在京杭运河左岸,惠山古镇旁,工作闲暇时收音机依旧是我最重要的陪伴。这一时刻我购买了几台小机器:德生PL210(3台),德生9700DX(2台),这一阶段买收音机比较少,无锡的湖光山色(太湖、惠山、蠡湖、鼋头渚、惠山古镇)让我留恋期间。钱钟书故居、阿炳故居、薛福成故居、无锡博物馆、荡口古镇、灵山胜境……让我乐不思蜀。

2019年我来到六朝古都–南京,学校位于长江畔燕子矶附近,在教学闲暇时,我又想起似乎遗忘已久的收音机。以前德生HAM3000这类高端机器想都不敢想,3500元买一个收音机简直太败家。现在还是觉得太贵。但是一旦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机,仍不免牵肠挂肚。于是我连续购进了索尼SW55、SW77、9700GR、2001D,购买了山进909X,松下RF888、RF2200等一批机器,把玩不已,乐此不疲。不为别的,愉悦心情而已。一时兴起也想分享给吧友听听,仅此而已。期间有幸聆听几位大师通过网络的教诲,让我收益匪浅,特别是嘉兴丁丁头老师、收音机评论译介老师、不休的老休老师,他们的专业精神令我感佩不已。

今有闲暇,把我和收音机的这段经历写出,谨为纪念这段往事,缅怀逝去的时光。

2022年11月于南京

电脑收音机下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电脑版收音机软件、电脑收音机下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