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的与、或、非符号(python中的与或非详解)

Python是一种灵活、强大的编程语言,拥有许多运算符号,本文将重点介绍Python中的”与”、”或”、”非”符号

一、与符号:and

与符号”and”在Python中的主要作用是判断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成立。如果两个条件都为True,则”and”运算返回True;如果两个条件中有任意一个为False,则”and”运算返回False。

# 示例代码1
x = 5
if x > 2 and x < 10:
  print("x是大于2小于10的数")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定义一个变量x为5,然后利用”and”符号判断x是否同时大于2和小于10,由于x的值满足这两个条件,因此输出” x是大于2小于10的数”。

与符号”and”不仅可以用在判断语句中,还可以用在赋值语句中,例如:

# 示例代码2
a = 3
b = 5
c = a and b
print(c)

在这个例子中,a和b都是非零数,因此”and”运算返回的是b的值5,最终将c的值赋为5并输出。

二、或符号:or

或符号”or”在Python中的作用是判断两个条件是否有至少一个成立。如果两个条件都为False,则”or”运算返回False;如果两个条件中有任意一个为True,则”or”运算返回True。

# 示例代码3
x = 8
if x  10:
  print("x不在5到10之间")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变量x为8,并使用”or”符号判断x是否小于5或大于10,由于x的值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因此输出”x不在5到10之间”。

三、非符号:not

非符号”not”在Python中的作用是对一个条件进行取反,如果该条件为True,则”not”运算返回False;如果该条件为False,则”not”运算返回True。

# 示例代码4
x = 8
if not x > 10:
  print("x小于等于10")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变量x为8,并使用”not”符号对x是否大于10进行取反,由于x的值小于等于10,因此输出”x小于等于10″。

四、复合运算

我们可以在判断语句中使用复合的运算符号,以进行多个条件的判断。

# 示例代码5
x = 10
if x > 0 and x  5 or x < 0:
  print("x不在0到5之间")
else:
  print("x在5到0之间(包括5和0)")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变量x为10,并使用复合的运算符号对x进行多个条件的判断,最终输出”x在5到0之间(包括5和0)”。

总结

Python中的与、或、非符号在代码编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能够进行多个条件的判断和取反,使代码实现更加灵活、简便。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