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联存储器:从概念到实现(存储系统之相联存储器)

一、基础概念

相联存储器是一种高速缓存,多用于加速计算机处理速度。相联存储器与传统的直接映射高速缓存不同,它不会将每个主存块限制在缓存中唯一的位置,而是允许在任何空闲位置存储主存块。相联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比直接映射高速缓存的访问时间更短,因为它能够通过哈希表的方式快速找到对应的块所在位置。相联存储器通常由标记(tag)、数据块(data block)和状态位(valid bit)组成。

二、相联度

相联度是相联存储器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决定了一个数据块可以存储在相联存储器的哪个位置。相联度越高,一个数据块可以存储到的位置就越多,因此相联存储器的命中率会更高。但相联度过高会导致相联存储器的大小急剧增加,成本显著提高。一般来说,相联度的选择需要考虑平衡空间利用率和性能。

typedef struct Cache{
    char *data;     //缓存应当被映射到内存的位置
    int valid_bit;  //标记数据块是否有效
    char *tag;      //用于标记数据块
}Cache;

void init_cache(Cache *cache, int size){
    cache = (Cache*)malloc(sizeof(Cache));
    for(int i=0;i<size;i++){
        cache[i].data = NULL;
        cache[i].valid_bit = 0;
        cache[i].tag = NULL;
    }
}

三、替换策略

相联存储器在缓存数据块满时需要替换掉一些块以腾出空间。替换策略对相联存储器的访问效率有显著影响,常见的替换策略有先进先出(FIFO)、最近最少使用(LRU)、最少使用(LFU)等。其中最常见的是LRU策略,它根据数据块的历史使用情况决定替换哪个块。

int lru_replace(Cache *cache, int size, char *tag){
    int replace_index;
    int min = cache[0].access_time;
    replace_index = 0;
    for(int i=0;i<size;i++){
        if(cache[i].access_time<min&&cache[i].valid_bit==1){
            min = cache[i].access_time;
            replace_index = i;
        }
    }
    cache[replace_index].tag = tag;
    cache[replace_index].access_time = 0;
    return replace_index;
}

四、命中率优化

相联存储器的命中率对计算机的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常见的优化方法有增加缓存容量、增加相联度、修改替换策略等。此外,前瞻性命中(prefetching)技术也是常用的优化手段。这种方法根据程序执行的特点,提前将可能被访问的主存块加载到相联存储器中,从而提高访问速度。

void prefetching(Cache *cache, char *address){
    char *next_address;
    for(int i=0;i<PREFETCHING_RANGE;i++){
        next_address = address + BLOCK_SIZE;
        if(cache_find(cache, next_address)!=-1){
            break;
        }
        else{
            cache_add(cache, next_address);
            address = next_address;
        }
    }
}

五、总结

相联存储器是一种重要的高速缓存,通过哈希表的方式快速定位主存块位置,提高系统访问效率。相联度、替换策略、命中率优化等技术也会对相联存储器的性能产生影响。不同的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性能指标,开发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