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核心供应商掘金低空经济

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庄键

国产大飞机的核心航电供应商正加速布局低空经济

界面新闻近日从昂际航电获悉,今年6月,该公司进行了事业部改革,整合设立商飞事业部、低空经济事业部和航司业务事业部,低空经济业务首次被提到了与大飞机业务并列的高度。

昂际航电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与GE航空航天在2012年合资组建,总部位于上海,定位于大飞机核心航电系统的攻关。为了支持国产大飞机事业,16家中外合资公司在十多年前应运而生,昂际航电便是其中之一。

航电系统如同人的大脑和神经网络,感知并控制飞机。昂际航电承担了C919航电系统中大约一半的工作,研发最核心的“神经中枢”。

2023年5月,中国商飞生产的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首次商业飞行,2025年预计将下线30架C919。昂际航电目前是中国商飞的一级供应商,代表了中国民用航空电子最高水平之一。

在大飞机业务外,昂际航电对于低空经济的布局也由来已久。

2016年,美国Uber Elevate空中出租车计划的提出,掀起了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全球范围内的浪潮。昂际航电注意到,作为未来的载人交通出行工具,eVTOL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航电和飞控需求必然增加。

2020年起,昂际航电便考虑在大飞机之外拓展低空经济业务。“这与我们在大飞机上积累的经验相关,无论是适航还是人才储备都十分匹配。”昂际航电市场总监茆唯伟向界面新闻透露。

昂际航电用了三年左右时间,在实验室探索低空产品,直至2023年产品初具雏形。这一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低空经济”,昂际航电也开始与国内主机厂合作,搭建eVTOL产品原型。

2024年10月,昂际航电在成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昂际智航,专注于民用低空航空器领域新型航电及飞控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在同年11月举办的珠海航展上,昂际航电首次推出新品牌“珑驭”系列航电及飞控解决方案。

今年7月23日,在首届上海低空经济博览会上,昂际航电向追梦空天科技交付了“珑驭”飞控及航电套件实验件。玲珑小巧是其最大的特点——相比传统航电,这套新型航电系统通过集成化设计实现40%的减重,相当于为eVTOL腾出了2-3个乘客位的载重空间。

茆唯伟对界面新闻指出,大飞机的航电系统相当庞大,对重量和体积的要求并不高,而小飞机则需要开发小型化、轻量化设备。


昂际航电产品 受访者供图

昂际航电的躬身入局,代表着在eVTOL产业链上,航电系统国产核心供应商正在崛起。

昂际航电拥有近350名员工,其中80%是工程技术人员,超过三分之一的工程师具有10年以上航空领域从业经验。这家大飞机核心供应商已经完全具备本土研发能力。

指数资本产业研究中心在一份研究中指出,飞控航电系统在国际上长期处于高度垄断状态,核心技术和人才掌握在霍尼韦尔、柯林斯等几家航电巨头手中。国内企业仅有狮尾智能、边界智控、昂际航电等。

狮尾智能和边界智控分别成立于2015年和2020年,也均已在eVTOL飞控领域进行布局。

“2025年到2027年将是产品适航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已签约的eVTOL主机厂完成取证任务。”茆唯伟表示。

昂际航电接触了大部分国内主流的低空经济主机厂,他们的构型百花齐放。昂际航电采取的策略是与不同细分赛道的头部主机厂合作,进行技术整合。

茆唯伟透露,此举一方面可以加大项目成功率,另一方面能快速迭代产品,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昂际航电的首家合作伙伴是沃飞长空,双方在去年2月签订了型号合同。型号合同也被称为研发合作伙伴协议,重要性远超普通的采购合同。它标志着主机厂与供应商之间建立了一种深度的、战略性的、风险共担的伙伴关系。

在飞机整个生命周期内,签约方将成为该型号特定部件的独家或主要供应商,主机厂借此获得了稳定、可靠的供应来源,供应商则获得了长期、大量的业务保障。

“这是一个深度的绑定,类似于我们和商飞的关系。”茆唯伟解释。

沃飞长空是吉利科技集团旗下聚焦垂直起降、新能源动力与智能驾驶的新通航企业,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成都。

“昂际航电的技术能力与我们的产品高度匹配,所以双方互相选择。”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对界面新闻表示,签约以来双方一直在深度合作、协同研发。

沃飞长空研发的载人eVTOL采用“八轴内四倾转”的倾转旋翼构型,航程200公里,巡航速度每小时248公里,预计2026年适航取证。费岚透露,沃飞长空已累计获得数百架订单,和川航集团、中信海直、华龙航空、甘肃公航旅等多家行业龙头达成了合作。

今年7月,昂际航电再度与多家eVTOL主机厂签约,相关产品涉及复合翼吨级eVTOL、大型超短距起降无人运输机等机型,合作方式也更加多元,既包括提供整套航电和飞控解决方案,核心自研的通用及图形处理计算机、飞控计算机、驾驶舱显示组件,或者提供部分子系统。


昂际航电产品 受访者供图

未来两三年,eVTOL主机厂将迎来取证潮,如何让飞行器进一步降本增效?

“成本确实是主机厂非常看重的事情。”茆唯伟说。昂际航电考虑从研制阶段开始,使用汽车供应链中的零器件,通过规模化生产和简化流程来降低成本。

智能化是未来飞行器研制的趋势。如果说取证是主机厂发展的第一阶段的话,那么商业化运行将是第二阶段,该阶段对于飞行器的运营效率会提出更高要求。茆唯伟称,昂际航电将采用更多感知与避障等效率相关的功能,减少飞行员的训练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让飞机“好飞”。让飞机自己“会飞”,将是eVTOL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我们基本上按照这个规律来布局产品和下一代研制的进程。”茆唯伟告诉界面新闻。

随着eVTOL量产时代的到来,昂际航电也在考虑产能布局和完善供应链等问题。“低空经济是一个新行业,需要不断迭代,追求速度并且控制成本。这个市场很有潜力,但市场有多大、能跑多快,目前还不明确。”茆唯伟说。他提醒,为了确保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相较于大飞机应更早布局。

昂际航电的规划是构建开放生态,硬件设备与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软件功能则以开放式平台支持主机以及第三方的应用驻留,扩大客户的选择范围,在硬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不断升级更新。

“航电飞控涉及多个子系统,包括通信、导航、监视等,我们无法自研所有设备,需要更多生态合作伙伴加入我们的解决方案。”茆唯伟表示。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