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8月24日讯(记者 黄心怡)阿里巴巴集团官网显示,其业务被划分为四大业务类别: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以及“所有其他”业务。
其中,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旗下电商类业务包括淘宝、天猫、闲鱼、飞猪旅行,即时零售业务包括淘宝闪购、饿了么,批发业务包括1688。
划归其他类别的业务包括钉钉、夸克、高德地图、菜鸟、优酷、大麦娱乐、盒马、阿里健康、橙狮体育。
与曾经的业务架构相比,阿里集团从原先的六大集团变为三大。除了菜鸟集团被划分入其他外,虎鲸文娱集团的优酷、大麦娱乐也被划分到了其他。本体生活集团的业务被拆分,其中饿了么归入阿里中国电商集团,而高德划分到了其他类别。
据《科创板日报》从知情人士获悉,此举是阿里2025财年年报披露的延续。根据当时年报披露,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季度起,淘天集团、饿了么与飞猪将整合成为中国电商事业群,把电商平台升级为大消费平台。同时,菜鸟、高德及虎鲸文娱集团将重分类至所有其他。
阿里本地生活集团的业务拆分早有征兆。
2024年3月底,俞永福卸任阿里本地生活集团董事长。本地生活集团的两大业务饿了么、高德分别设立董事长及CEO。其中,吴泽明出任饿了么董事长,韩鎏出任饿了么CEO。高德董事长由刘振飞出任,郭宁出任高德CEO。
虎鲸文娱集团则刚在今年5月从阿里大文娱集团更名而来。此次被调整为其他类别,其业务线未来动向值得关注。就在前几日,有媒体报道称,阿里灵犀互娱的汇报对象,已从虎鲸文娱集团的负责人变更为阿里CFO徐宏。《科创板日报》就此事询问阿里方面,截至发稿暂无回应。
本次业务板块调整,意味着阿里集团的“1+6+N”架构正式结束。
2023年3月,阿里集团启动“1+6+N”的组织结构调整。其中,“1”代表阿里集团,“6”分别是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N”为阿里健康、盒马、夸克等其他重要业务。
从业务进展来看,阿里已经把饿了么与淘宝闪购整合为即时零售业务,并结合飞猪归入阿里中国电商集团,形成“即时零售+本地生活服务+电商生态”的协同格局,对于正在进行中的京东、阿里、美团外卖大战,提供了较大的资源助力。截至7月底,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量已经突破9000万,日活跃用户数超过2亿。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阿里这次调整是收缩战线,集中资源布局优势业务。
“过去这十年,阿里的业务不停往外扩张膨胀,希望在每个领域都能成为头部。但事实上成果有限,虽然有个别业务处于领先位置,但第二、第三名也旗鼓相当。比如像云服务、电商等。此次调整,是阿里在收缩战线,集中兵力,聚焦核心。”
《科创板日报》记者此前获悉,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510阿里日亲友见面会上透露,公司将聚焦“电商、云+AI”两大核心战略方向,并称在未来三到五年所有业务都应以AI为驱动,以突破新的互联网入口。而在年报中,阿里集团也强调,将在“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引领下,将业务聚焦于电商和云两大核心领域。
张毅认为,对阿里而言,“电商、云+AI”两是其眼下最主要聚焦资源、资金以及精力的地方,藉此能让整个阿里集团继续在技术与盈利上保持优势。
“未来如果相关目标达成,再考虑对前瞻性业务,或者次重要、次优势的项目,继续做二次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