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三季度京东(产品)众筹的筹资额达到31073万元,淘宝众筹也有26012万元,二者的份额分别占到43.3%和36.3%,形成产品众筹领域的双寡头。今年4月刚上线的苏宁众筹,第三季度的成功筹款金额也达到9204万元,占据12.8%的份额。
这三家门户型众筹平台合计占到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他众多小平台只能“分享”剩下的10%。电商巨头的涌入,无疑极大的挤压了小平台的生存空间,互联网的规模效应也决定了未来主导产品众筹市场的必然是少数几个占据各种资源优势的大平台。而股权众筹因其更具专业性,可能难于在短期内形成大一统的局面。
据悉,众多众筹小平台的发展思路正朝着三个主要方向集中:
一是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特色平台。例如追梦网(DREAMORE)专注于移动端运营,主打一些可以随时发起、分享、筹款的轻量级项目,兼有结交朋友、赞助打赏、寻找兴趣等互动功能。
二是更加专注某些细分领域的垂直型平台。例如专注于智能硬件的创客星球,借助于自身的媒体优势,为创客提供融资、宣传服务;专注于影视领域淘梦网提供影视的众筹、投资、营销、发行等服务。
三是小众类“调性”平台。把众筹作为消费升级、科技尝鲜、生活解乏的新手段,成为部分“特质”人类的新生活方式入口。例如开始众筹偏好选择那种针尖般戳破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的想法来进行服务,形成鲜明特色。
总的来看,互联网巨头在众筹领域发力,形成了不同倾向和特色,已经占据行业的重要地位,不过它们之间的比拼才刚刚开始。相比电子商务乃至其它互联网行业,众筹仍有巨大发展空间,但在巨头的阴影下,小平台的生存将面临一定挑战,更加注重产品创新、人群细分和市场细分是其主要发展方向。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中,是否会有部分小平台突破重重阻碍,借助于众筹跨越B2C、C2C的电商模式,实现大规模、批量化的C2B(消费者定制)模式,从而成长为新的行业巨头,是一个值得长期观察的事情。
拓展阅读:
好声音第四季总决赛门票预订 苏宁易购众筹中
浦发信用卡中心参与电影《港囧》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