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市场在权重和题材轮番上攻的带动下,三大指数纷纷大涨报收,其中沪指再度收出一根中阳线,并走出强势的六连阳;创业板股指经历连续两根阴线的调整之后,也是努拔长阳。并且三大指数纷纷突破10日以及20日均线的重要束缚。技术面上无论是MACD、KDJ、甚至是BOLL通道等再度出现同一方向走势,似乎预示着短期股指仍以震荡上行的走势为主。热点方面,在线教育、软件服务、全息概念、无人机等板块纷纷大涨;券商、建筑、电力、船舶等板块涨幅较少。
美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52.01点,报17,477.67点,跌幅为1.42%;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29.89点,报2,049.62点,跌幅为1.44%;纳斯达克[微博]综合指数下跌85.70点,报5,037.53点,跌幅为1.67%。
欧股:欧股劲挫3.6%,英国富时100指数急跌2.27%,收报6,275.00点。德国DAX指数重挫3.58%,报10,789.24点。法国CAC指数大跌3.58%,报4,730.21点。
黄金:纽约商业交易所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7.40美元或0.7%,收于每盎司1061.20美元。
原油:纽约商品交易所1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14美元或2.9%,收于每桶41.08美元。
美元:美元指数大跌2.27%,报97.77;欧元兑美元暴涨3.24%,报1.0951;英镑兑美元涨1.38%,报1.5149;美元兑日元跌0.66%,报122.45。
短期市场来看,随着股指出现四连阳的走势,再度逼近3600点整数大关,市场存在的分歧将再度出现,再加上量能持续并未有效放出,仅仅是场内资金相互博弈,市场突破近期反弹高点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市场存在技术面有买点的前提,市场也很难走出较大的反弹,所以我们认为股指依旧维持箱体运行的概率较大,预判箱体的区间在3550点至3650点之间。所以建议投资者市场一旦逼近3600附近后,要适当的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做好随时获利了结的准备;二是加入股指突破3700丢按附近的压力,则市场有望再进一步,要做好加仓的准备,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根据市场面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就今日市场而言,我们觉得主板股指继续冲高的概率不大,即使今日近2万亿的打新资金回归。首先今日是周五,往期市场在周五会无心恋战;其次隔夜外围市场暴跌,包括美股三大指数纷纷下挫一起欧洲主要股指下跌。另外,2万亿打新资金的解冻,必然会有一部分资金回流二级市场,结构性的市场机会是存在的,特别是部分题材板块有上行的潜力,特别是以精准医疗、软件服务等为主的板块,上涨的概率较大。
消息面:
1、机器人“十三五”规划成型 锁定服务机器人等领域。“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经成型,正在进行审议后的修改完善。规划对服务机器人、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突破做出重点布局。
2、PMI三个月来首超荣枯线。12月3日发布的11月份财新中国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较10月份回落了0.8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荣枯分界线以上。
3、中国中铁拟与中铁二局进行资产置换。于12月3日晚披露了详细的交易预案,中国中铁拟将持有的预估值为115.46亿元的四家公司100%股权,置换中铁二局合计预估值为72.40亿元的全部资产和负债。
华讯投资:后市维持震荡的概率更大
周四,A股震荡上行,蓝筹股题材股均表现活跃,盘面呈现普涨的格局,两市近百只个股涨停,截止收盘,沪指报收3584点,上涨1.35%,创业板表现更强,收盘大涨3.63%,两市成交量持续缩减,共计7955亿元。
据数据显示,本次新股申购冻结资金约2万亿元,从3日开始,冻结的打新资金开始回流市场,个股呈现活跃的态势,跷跷板效应有所减弱,而明天将有更多的打新资金解冻,反弹格局有望延续,然而两市成交量持续萎缩,显示出市场观望情绪依旧浓重,毕竟12月中旬美联储加息问题尚未尘埃落定,后市维持震荡的概率更大。在操作上,建议投资者把握好高抛低吸的操作节奏。
在前期次新股回调阶段,文章中一直在强调次新股的机会,3日次新股再次多股涨停,印证了我们的观点。每逢年末至第二年年初,年报行情都是A股跨年度行情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年报行情中又以高送转概念最为火热,牛股迭出,次新股股本扩张预期强,往往是高送转个股的集散地,后市仍有反复活跃的机会,然而次新股的表现已出现分化,现阶段更加考验选股功力,投资者在甄别个股基础上,逢低吸纳潜力品种。
天信投资:资金回潮市场全线反弹 短线继续保持乐观
昨天市场全线反弹,一改近日颓势。权重板块上,环保、化纤、航空、通用机械等板块涨幅居前,证券、建筑、酿酒、运输服务、电力、船舶、运输设备等板块涨幅居末。概念上,在线教育、网贷、全息、电商、国产软件、信息安全、智能电视等概念涨幅居前,海外工程、奢侈品概念下跌,铁路基建、海工装备、黄金、保障房等概念涨幅居末。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多方获悉,多家基金公司及子公司已于近日收到当地证监局通知,要求进一步甄别、确认涉嫌配资的偏股型私募资管产品。监管层要求公募自查偏股型私募资管产品,是为了摸底杠杆资金规模,人为地将不可控的杠杆水平降到最低,巩固前期清理整顿工作成果。
应该说这样的消息偏利空,但是基金中的杠杆规模是多大尚不可知,短期来看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大。“新股效应”近期是再度显现:打新前两日市场出现调整,而大量打新资金解冻前,市场又往往出现上涨。成交量制约了权重股昨天继续表现,今天回流资金是推高权重股还是追捧中小盘股,还需从盘面上获知,但终结对短期的市场有助涨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