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没有用过多邻国,也应该见过这只小绿鸟,就在刚刚过去的暑假,瑞幸X多邻国结婚的消息上了N次热搜,从办婚礼、度蜜月、拍短剧、上新品,到蓝V组团“抢婚”、品牌集体“吃席”……各大社交平台,哪哪儿都能见到这个“显眼包”的身影。
这个造型简单的卡通绿鸟,是多邻国官方的品牌符号,中文名字叫“多儿”。很多人看它眼熟,是因为它会蹭且敢蹭——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它。比如最近,“吴京梗”又火了,顺带翻出来的还有之前的采访发言。结果顶着官方头像的多邻国直接贴脸开大,发了这样一支视频。
当然,“发疯”和“抽象”并不是多邻国的全部,这款学习类App已经在全球拥有超5亿用户,根据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多邻国全球月活用户超1.3亿。多邻国对于2025年全年营收预期超过10亿美元,相比于2017年的1300万美元营收,直接翻了77倍多。
那么,邻国为何能硬控数亿年轻人?小绿鸟多儿和其他的品牌IP,又有何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聊聊。
01
多邻国,要做教育界的“消消乐”
虽说没有查到中国用户的具体数据,但是从之前的报道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多邻国增速最快的国际市场之一,大家之所以喜欢多邻国,主要是因为它的“轻量感”。
有不少用户表示,多邻国可以激发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但是想要进阶或者准备考试,还是要选择更专业的平台和书籍。当然,多邻国自己也没有想过成为一个“系统性教育工具”,相比那些“硬核”的学习成果,他们更在乎用户“参与度”。
这点就和之前风靡各大年龄层的《开心消消乐》很像,在新游戏层出不穷,大制作接连上桌的当下,这款游戏的月活和热度一直很稳定,本质就是因为这款游戏无门槛,奖励也很及时,几分钟开一局马上就能收获情绪价值。
多邻国也深谙此道,他们将语言类学习拆解为类似消除闯关的轻量任务,用经验值、段位晋升、钻石奖励等游戏化元素,将学习这件“反人类”的事情,变成能够收获及时快乐的小小仪式感。精准踩中了年轻人对“轻量化”学习需求的痛点。
02
多邻国的“劝学”方式,不太一样
估计很多人都没想到,喜欢玩“抽象”的多邻国,创始人是个纯正的理工男。他的名字叫路易斯·冯·安,我们日常使用的区分人类和机器的验证码系统,就是他和团队一起设计的。
他从一开始就发现,学习语言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再加上用智能手机学习,还必须抵御住短视频、社交平台、手游的诱惑。就像健康的西兰花旁边,放了太多美味的甜点。为了让人们愿意学习,多邻国没有宣传“西蓝花”有多健康,而是让它尝起来像甜点。
能够“即时收获”的情绪价值,就是多邻国给用户的第一个甜头。用过多邻国的朋友就知道,这个软件的入门很简单,连续正确还会有多儿跳出来庆祝。而且学习进度也不会太多,它会反复重复之前学习的内容,成功了还会给出花式夸奖。让用户能在真正记住学习内容的同时,享受到当“学霸”的乐趣。
“段位和排名”,则是多邻国给用户的第二个甜头。喜欢玩竞技游戏的朋友,都无法逃离段位的掌控,所以多邻国也设置了更轻松的晋升机制,再加上“多倍经验”和“连续打卡”的双重诱惑,即便是准备结婚的新娘,和在医院躺着输液的病人,都会坚持把打卡续上。
而“多儿”本身,就是多邻国给用户的第三个甜头。如果你在手机上添加了多邻国的小组件,多儿就会进化出不同的形态——若是你好好学习,积极打卡,它比你还开心,若是你忘了学习,到了晚上还没点开多邻国,它就会“炸”掉。还会惨兮兮地问一句,“你完全不学是吗?”有些人为了看多儿“发疯”,还专门拖到最后一个小时才去学习打卡。
这也是多儿和其他品牌IP的不同之处,多儿出现的场景,并没有局限在品牌宣传、跨界联动的时候,基本上只要用过这个软件,就能和这只小绿鸟产生一定的情感链接。这也为小绿鸟在社交平台上的出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03
多儿这只小绿鸟,有点“妙”
有很多人说多儿会“玩“在社交平台上,它主打一个“发疯”和“抽象”虽然很多短视频只有10s钟,但是很容易收获上万点赞,这种时候再在视频中“植入”劝学的内容,也会更加讨喜。
但其实,有网感、有人感只是多儿的表象,之所以要打造这样一个IP形象,本质上也是为了多邻国的“轻量感”服务的。就像我们刚刚提到的,多邻国一开始就没打算做“系统性教育工具”,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用户到底是谁,也知道这些人到底喜欢什么。
和那些为了考试或是提分的用户不同,大多数来多邻国学习的人,都是基于对某种语言的兴趣。相比“学了多少内容”,他们更享受“学习的过程”,所以这种时候,一个抽象会玩的小绿鸟,比一个拿着教鞭的老师,更容易走进大家内心。
其实多儿的走红,也给很多品牌提了一个醒。那就是品牌IP从来都不只是吉祥物,它不但可以成为产品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品牌和用户沟通的媒介。但前提是,你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和谁对话,他们到底偏爱什么样的内容。相信这样的思考逻辑,也是多邻国能够持续增长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