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成一级入口,小红书电商活成想要的样子了吗?

红书电商不再“隐藏”。

近日,小红书电商上线独立入口,位于底部导航栏新增“市集”一级入口。

这不仅是流量位置的调整,更是小红书电商战略意图的更进一步——从依托内容生态的“隐性”交易,转向独立且集中的场景运营。

然而,“市集”并非万能解药。货盘有限、用户习惯等,仍是小红书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

将“市集”放到一级入口

小红书电商终于有“商城”了。

8月28日,小红书首个线下市集在上海举行。同期,小红书启动了新版本测试,测试版本中显示,App底部新增 “市集” 一级入口,且紧靠“首页”选项。

进入“市集”页面上部,设置了市集直播、买手橱窗、新品首发等频道;在该页面中,商品信息等以双列feed流的形式排布,除了商品购买页面,也有带货笔记、短视频和直播等。

图片

此前,小红书商品交易入口较为分散,用户购物路径相对复杂,需在首页信息流中层层筛选,或通过搜索特定关键词进入电商界面。

如今,“市集”与“首页”相邻、位置醒目,直接为用户打造了一个集中且稳定的购物场域。

“小红书的购物入口确实太隐蔽,有时候我想找一下之前感兴趣的商品,怎么都搜不到。”有小红书用户向新播场表示,“市集”的出现确实很方便,至少能够更直接、快速地找到“购物车”。

“市集”的出现,标志着小红书电商从“藏”在社区内容中走向“前台”,不仅解决了此前用户购物入口分散、购物体验碎片化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购物场所,也为商家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和转化的平台,有效提升了用户购买心智和商家经营效率。

小红书交易市场负责人来克表示:“在小红书购物的用户数正在快速上升,尤其是年轻用户。因此小红书新增‘市集’作为一级入口,进一步提升用户购买心智。”

年轻用户作为小红书的核心群体,其消费观念更倾向于个性化、圈层化体验,“市集” 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他们对新奇、独特商品的探索欲望。

而在业务层面上,为电商业务开辟独立入口,且还是位于底部栏的一级入口,意味着电商业务在平台中的战略地位极大提升。

小红书的电商野心,终于彻底不藏了。

“市集”是新解法吗?

自从发力电商以来,小红书造了许多词:从买手电商,到生活方式电商,再到如今的市集。

显然,小红书并不想走传统电商平台或是抖快等内容电商平台的路,而是希望在不影响社区调性和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孵化出具有小红书特色的电商生态。

因此,尽管过去这么久的时间,平台上也跑出了不少头部电商带货案例,但许多人对小红书电商的评价似乎还是“慢”。

首先体现在流量和效率上。

有抖音电商服务商向新播场表示,他们今年打算试试新平台,但最终还是在视频号和小红书之间选择了视频号,原因是:“我们更想去规模更大的平台。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小红书很难做成规模化的生意。”

他举例表示,同样是一个直播间,抖快有很成熟的玩法,商家知道如何拉停留、撬动公域流量、实现密集成交等,但这套打法在小红书上是失效的。

这是因为小红书有与众不同的流量分发机制,其还是将大部分流量留给素人。“我们会觉得在小红书做电商,还是要靠内容、积累和互动。这就意味着效率会比较低。”

其次体现在运营方式上,货架场景扩得慢。

自发力电商以来,带货笔记、直播间是小红书电商最主力的承载场景。这意味着,商家需要做好笔记内容、做好直播间搭建等,也就是内容能力十分重要。

而且,由于这类电商化场景是跟其他内容共同出现在首页,所以商家还需要跟其他内容竞争流量。这对不擅长内容的商家而言,无疑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慢”,自然是因为小红书的克制。

如今,“市集”作为小红书电商的独立入口,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平台“有内容无交易”的尴尬。

但实际上,无论给“市集”加上多少定义,本质上就是独立商城,与抖音、快手并无明显不同。毕竟,回归电商本质,还是要围绕货和交易,这依然是小红书需要补上的课题。

加快补齐短板

“市集”并非万能钥匙。小红书电商仍面临几大挑战——

一是货盘供给仍显不足。相比传统电商平台,小红书在品类丰富度、供应链深度上仍有差距,尤其在标品、白牌商品方面短板明显。

二是用户购买心智尚未完全建立。尽管95后用户占比高达70%,但“来小红书看内容,去别处下单”的习惯仍未根本扭转。

三是商业化与社区调性的平衡难题。过度推进电商可能稀释社区内容质量,影响用户体验,如何在“种草”与“卖货”之间找到平衡,仍是关键。

总的来说,“市集”是小红书电商战略的一次重要升级,但它更像是一个“起点”而非“终点”。因而,面对新的挑战,小红书也在加快补齐短板。

9月3日,据晚点Latepost报道,小红书电商已进入新阶段,战略重心转向“好货”与商家培育。经过三年探索,小红书电商已形成以“人”与“场”为特色的发展模式,现将发力商品端。

相关人士表示,优质商品仍是平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前尚未被充分覆盖,未来将加强好货供给,提升购物体验。

近段时间,除了上线市集之外,小红书电商还整出不少动静,展现出强烈的“补短板”意图:

比如组织架构层面,小红书成立“大商业板块”,将广告和交易业务归拢到一处,进行产品、商业化工具等的融合,都由COO柯南负责。其目的是减少内部沟通带来的阻力,推动种草到交易的闭环。

另外一个关键动作是,8月24日,小红书电商上线 “百万免佣计划”,商家在 “市集” 里卖出的前100万元商品免收佣金,即基础技术服务费,仅保留0.6% 的支付渠道成本。入驻商家不需要向平台申请,便能自动享受到这一激励政策。

实际上,过去半年,小红书一直在加大力度引入优质商家,目前将重心放在拥有好货产地、工厂集群。数据显示,2024年小红书电商新入驻商家数同比增长8.1倍。

图片

如今,小红书电商正在努力构建一个更完整的交易生态。然而,电商是一场既看爆发力、更看耐力的长跑。

小红书电商要走的,注定是一条道阻且长之路——它既要跑得快,更要跑得稳;既要引进好货,又不能失去社区的“烟火气”;既要直面巨头的竞争,又要走出自己的节奏。这注定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本来就很难。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