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真的打起来了。
最近这些超级APP,真的快卷疯了。
我发现淘宝,也上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新的AI功能。
故事是这样的。
我最近因为搬了新家,买东西是格外的多。
然后,我就在昨天买家里用品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淘宝的全新的AI功能,这玩意之前绝对是没有出现过的。
而且给的权重非常的高,所有的商品列表页都能看到。。。
这玩意叫淘宝AI助手,在商品列表右下角,icon就是那个AI帮我挑。
目前应该是在灰度测试,我问了一些朋友,发现他们都没有被内测上。
这个功能还挺有意思的,在体验完之后,我其实更希望,把他称为AI导购。
我不知道你们,但是我自己,在购物上,是个典型的直男。。。
就是目标明确,规则模糊。
比如我新家里,就想买个晾衣架,我知道我需要这个,要不然我就没法晾衣服了。
但是我对晾衣架的认知也就到此为止了,我知道我要买,我要买啥样的,我是一脸懵逼。
说实话,搜完关键词以后,我是懵逼的。
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每个都有自己不同的三头六臂和不同的形状。。。
这就是我说的,我目标明确,规则模糊,我知道我需要一个晾衣架,但是完全不知道我到底应该买什么样的,这些乱七八糟的造型到底有啥不一样的功能?
说真的,马上30了,对购物这种东西,也越来越不爱研究了。。。
所以这就是为啥可能我喜欢小米和京造的原因,因为不用选,无脑冲。。。
不过晾衣架还是需要选一下的,这个时候,AI小助手,就可以帮上大忙了。
点一下右下角的AI帮我选,就会进入到全新的界面
他会问我一系列的问题。
包括在哪里晾衣,平时晾晒衣物量,多长的,功能,预算,以及特别需求。。。
他考虑太周全了。
这个过程,我觉得最惊喜的,还是这些选项,每一个都是可以点选的。
而且还有挺好玩的小交互和跑马灯动画,让你觉得非常爽,我给大家放一下。
有点意思。
它问了我一堆问题,比如,你主要是在阳台晾晒还是室内挂晒?平时是晒日常衣物多,还是需要晒被子床品和厚重外套?你需要1.5米的还是1.8米以上大容量的?你更看重可折叠收纳,还是高度可升降?甚至连你喜欢简约纯色的外观,还是轻奢质感的,它都考虑到了。
真的,为了买一个晾衣架,我真的不想去学习什么是翼型设计,什么是手摇升降,什么是304不锈钢。
我对成为晾衣架专家一点都没兴趣,我只是想晾个衣服。
购物很多用户跟我需求可能是一样的,不喜欢逛,不想学习那些真的没啥用的知识,也不想浪费时间,只是为了解决问题。
所以淘宝做这个,背后的逻辑也不难理解。
过去淘宝对我来说,更像是货架摆满商品的大卖场,需要你自己一件一件去翻、去对比,然后逐个决策。
这种购物方式,我不知道别人,我只能说,对我这种用户来说,有非常大的心理负担和选择成本。
淘宝这个AI助手,更像是回到了商场里的管家式的导购模式,只不过这个导购是AI的,而且还非常耐心又专业,不用担心他翻你白眼,也不用担心他给你推荐坑爹产品。
把以前高强度的主动搜索,变成了轻松的被动回答。
爽。
特别适合像我这种直男消费者,我觉得也特别适合现在普遍存在的越来越懒的用户群。
所以我其实真的觉得,这个产品适合叫AI导购。
以前的十年,我买个东西,用的都是传统搜索,全部是关键词匹配,你想搜到,那意味着,必须得知道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你买一件商品,需要提前具备足够的背景知识,去了解关键词背后代表的具体功能和意义,就是逼你成为一个所谓的专家,否则你可能根本不知道怎么搜,或者搜到了一堆结果也不知道怎么挑。
后来,AI搜索来了,Perplexity、秘塔AI、DeepSeek联网搜索等等产品涌现出来,解决了一些关键词匹配的门槛,你可以直接说你的需求了,但,在电商领域,说实话,我可能真的连我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晾衣架”我都说不出来。
AI越万能,用户越茫然。
所以AI导购这种方式,才是我觉得,对我这种不是特别享受购物只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用户,是一种很棒的解法,毕竟购物这事,对我来说,真的不是探索未知。
而是,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这才是真需求。
在AI导购下,一个不太爱购物的我,又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比如客厅用的垃圾桶,我把客厅改造成了我的办公室,里面各种东西几乎都是胡桃色的,所以,我想买个类似胡桃色的垃圾桶。
正常搜索,不好看,而且这个价格,emmmm。
不是,为什么你会觉得我会买得起250块钱的垃圾桶。。。
什么家庭尼玛用250块钱的垃圾桶啊???
于是,我也懒得刷了,直接AI帮我挑。
给了我一堆选项,噼啦啪啦一顿点之后,出来了一堆。
7块钱的那个木纹就很好,符合我的消费水平,感觉还跟家里的胡桃木搭一点。
至少,是个正常的垃圾桶。。。
还有,最近发现太丑了,决定一边减肥一边护肤,争取上镜,于是想买个精华水。
我只是想买个精华水,你要问我买啥,我不知道。。。
有啥需求?。。。我的需求就是,想皮肤好点。。。
这个时候,直接AI导购。
给我上了一堆选项。
我也哒吧哒吧一顿点。
就像虽然有的问题我不理解,比如为啥要问我单瓶装还是套装更划算,我就随手选了个单瓶。
金额我也提了一提,毕竟是跟脸有关,预算史诗级的上到了500~1000。
最后,出来的东西感觉是靠谱的。
我朋友们对这玩意的评价,是这样的。
牛逼。
除了这个列表页右下角的小图标之外,还有一个相对隐蔽的地方,可以触发AI助手,就是当你用搜索完一个关键词后浏览商品流页面的时候,滑动大概4屏之后,在第5屏的时候,会出现这么一个小卡片,让你答题。
一共3个问题。
你回答完以后,就会进到AI助手的页面,来帮你挑选。
直接给我推了满屏的神仙水,笑死。
我个人会觉得,这个位置在交互设计上确实是很棒的,用户在划了3、4屏之后,有点烦了,直接推AI助手来理清他的需求,也是蛮不错的。
但是因为这里题数比较少,展现不出来那么多的信息和选项,可以进去第二轮对话补充更多的信息,所以我自己,还是更喜欢点入口一些。
整个AI帮我挑,感觉是一个特别聪明的策略。
因为淘宝的产品早就多到溢出了,怎么让每个产品被合适的人看到,怎么在决策过程中不因为产品太多而导致用户最终放弃,这个问题本来是很难解决的。
但是,AI帮我挑,我觉得,可以说是非常优雅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既降低了用户决策成本,又提升了商品的转化率。
不过也有朋友问我,你这是目标明确规则模糊的,如果是目标模糊但是规则明确的咋整。
比如朋友30大寿要过生日,是个老二次元,我应该送他个啥。
我想了想,说这种需求,你用个鬼的AI导购,你上AI搜索啊。
淘宝搜索栏点开就是这个AI万能搜。
你问就是了。
搜索出来的结果,真好。
“30岁,正是收藏手办的黄金年龄。。。”
基本都是回忆杀,JOJO、高达、全职猎人、柯南,还有鬼灭。
我那个30岁的老二次元朋友说看的热泪盈眶的。
就是…有一点他不理解
这个恋与深空,他是怎么混进去的。。。
这两个AI功能,大家可以自己在购物的时候,自己选着用。
目标明确,规则模糊,上AI帮我挑。
需求明确,目标模糊,上AI万能搜。
说实话,最近不知道什么风,感觉所有的大厂,终于在开始自己家的核心产品上,开始了AI改造。
命运的齿轮滚滚向前,人工智能+之后,借着这些超级APP,AI真的好像开始,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了。
淘宝、微信、美团、夸克、抖音、微博等等,这些超级APP的加入战场,对整个AI的普及化,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之前的电商平台之前也有在尝试AI+电商,比如我一直比较关注的外贸+AI这块,但是以往更多是面向商家降本增效,比如智能客服、SDR挖掘、选品预测等等,很少有看到面向C端的。
但真正的AI电商大趋势,必然是逐渐往用户侧迁移的。
电商本质上我觉得卖的一直都是效率,你去看过去十年电商的核心变革,无论是直播带货、短视频购物还是社区种草,最终都是在降低用户决策成本。
电商+AI也必然沿着这个路径走,下一步就是去认知化和降低购物门槛,让用户可以在AI的帮助下,更低成本、更轻松地做出购买决策。
不想逛、不想选、更不想学习,可能确实是我这种懒逼直男用户,在购物的时候,最真实的写照吧。。。
淘宝靠着自己对于购物的理解,这次确实玩起了跟之前不太一样的东西。
也是电商+AI在C端,一次非常酷的且有价值的尝试。
真的期待越来越多的超级APP。
上更多的AI功能。
因为他们,才是把AI送给普罗大众的。
那真正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