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了一位特殊患者—— 67 岁的陈女士,她因长期将无糖“可乐和 0 糖电解质饮料当作水来饮用,被确诊为 2 型糖尿病酮症,同时还伴有尿路感染与低钾血症。
陈女士体重指数(BMI)达29,属于超重人群。退休后,她的日常生活十分静态,几乎整天都坐在沙发上,除了进食和如厕外极少活动,连散步这类轻度运动也基本不参与。
今年 7 月,陈女士的儿子出于对母亲健康的考虑,购买了大量无糖可乐和 0 卡 0 糖电解质饮料。此后,陈女士便完全用这类饮料替代了白开水,每天至少饮用 3 瓶。两个月后,陈女士的身体开始出现异常,先是视力变得模糊、体重快速下降,随后又出现腹痛和乏力等症状。在社区医院进行初检时,发现其血糖偏高,经过一周治疗,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心悸与尿频的症状。 9 月 8 日,陈女士被转送至长江航运总医院老年病科进行进一步诊治。
该院主治医生龚程指出,陈女士此次健康危机的根源正是那些所谓的无糖“饮料。陈女士本身超重,且长期缺乏运动,身体已经存在胰岛功能减退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问题。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无糖饮料中常见的阿斯巴甜、蔗糖素等人工代糖,会干扰肠道菌群平衡,进而引发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异常。这些代糖成分会“欺骗”大脑和胰腺,促使它们释放大量胰岛素,但由于没有实际葡萄糖可供分解,胰岛素长期处于“空转”状态,导致其敏感性逐渐下降,多种代谢紊乱叠加最终诱发了酮症。
医生还进一步解释道,尿路感染会加剧酮症酸中毒,而酮症又可能助长感染,二者形成恶性循环。目前,医疗团队为陈女士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要求她立即停止饮用无糖“饮料,重新恢复饮用白开水,同时配合低盐低脂膳食与适量运动。
专家借此提醒,超重老年人在日常饮水方面,应以白开水、淡茶为首选。如果选择饮料,应避免含有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人工甜味剂的产品。此外,还应保持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摄入粗粮和蔬菜,搭配优质蛋白质,餐后坚持进行 30 分钟舒缓运动,从多个方面共同维护代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