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余婷婷
日前,有报道称,小鹏MONA系列汽车已引入亿纬锂能作为电池供应商,后续基础版本的车型将采用亿纬锂能提供的电池方案,长续航版本车型仍旧使用比亚迪电池。此外,该报道称,本次亿纬锂能供应的是传统方形电池,其排布更加灵活,对底盘的适配能力更强,能降低更多开发成本。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小鹏汽车和亿纬锂能方面进行求证,截至发稿,小鹏汽车方面未回应此事;亿纬锂能方面告诉记者,公司的信息都以公告为准。
同时,记者从接近亿纬锂能的人士处获悉,小鹏汽车是亿纬锂能的核心客户,部分核心车型已搭载亿纬锂能的电池,如全新小鹏P7就搭载了小鹏汽车与亿纬锂能联合研发的超薄磷酸铁锂高续航电池包。
多家头部车企均采用电池混装
尽管小鹏汽车方面并未回应MONA系列引入新的电池供应商,但车企在电池供应方面选择不同企业已屡见不鲜。例如,特斯拉、宝马、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头部车企均同时与多家电池厂商合作。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官网
在业内看来,车企选择多家供应商可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避免因供应商问题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大规模生产是系统工程,品质和产能要综合考量。车企采用多家电池供应商策略是为了保障供应链稳定,给大家带来更优质且性价比高的产品。”巨湾技研总裁裴锋表示。
此外,多源供应商策略还能增强企业的谈判能力。当企业有多家供应商可供选择时,供应商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可以促使供应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价格,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利益。
对此,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曾表示:“每种电芯我们都会有几家供应商,这种多供应商模式一方面可以让车企具有议价能力,采购到又好又便宜的电芯;另一方面,还可以平衡各家产能,从而实现质量可控、成本可控、风险可控。”
另有分析人士称,多源供应商策略还有助于企业获取更优质的资源。不同的供应商在技术、质量、成本等方面可能各有优势。通过与多家供应商合作,车企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供应商,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记者了解到,尽管车企普遍采用多元电池供应策略,但供应商数量并不会无限扩张,而是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主机厂最理想的状态是只有一家供应商,但这要求其产品质量过硬,因此一般会有两到三家备选。”上述分析人士称。
“建议车企明确标注电池型号”
尽管电池混装对企业有不少好处,但这种方式也让一部分消费者对电池来源和性能存在疑虑。例如,2024款理想L7和L8 Max版车型所搭载的电池,并非全系采用宁德时代电池,而是与欣旺达电池混装。这种方式引发部分消费者不满,车主认为理想汽车未明确告知其电池来源。
“理想L7作为一款起售价高达30余万元的车型,理应在电池等核心部件上保持一致性。”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质疑道,“理想汽车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是否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动了手脚,而对其标志性的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则未做改动。”
在部分消费者的潜意识中,自主电池品牌已形成隐形的等级划分。就消费者对不同供应商电池产生的担忧,裴锋表示:“车企对电池供应商的选择也有着较高的标准以及认证体系。品控方面,厂家对产品要求和标准都是一致的,消费者无需担忧产品的质量存在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B01也采用了多家企业供应的电池,零跑汽车官方称:“为保障用户下大定后可尽快提车,在质量一致性的前提下,零跑选用多家行业知名电池供应商,统一按零跑电池技术要求标准供货,在性能及安全上并无差异。”
尽管如此,车企电池混装的行为也经常引发争议。例如,小米SU7电池混装事件中,宁德时代否认与小米SU7电池直接关联,但小米汽车客服称车辆电池由多家供应商随机装配,而此类事件引发公众对车企信息透明度的质疑。
对此,凯联资本行业分析师朱涛表示,车企应更尊重用户,赋予其充分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例如,在动力电池配置上,可明确标注电池型号,将选择权交还消费者。尽管厂商眼中不同配置的电池参数差异或许不大,但清晰的信息披露能有效避免因认知误差引发的消费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