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20日讯(编辑 史正丞)北京时间周五深夜,围绕着“OpenAI智能硬件”这一话题又有了新鲜爆料。
作为背景,OpenAI今年5月宣布作价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8亿元)收购前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Jony Ive)创办的AI硬件初创公司io,明确表示将推出一批“AI计算机”。
周五的最新市场消息显示,OpenAI正在开发的神秘硬件设备包括一款“无显示屏的智能音箱”,另外公司也考虑过开发眼镜、录音笔和“可佩戴别针”。首批设备发布的目标节点为2026年末或2027年初。
奥尔特曼此前曾表示,他们设想中的首款产品是“可放入口袋、具备情境感知且无屏幕”的,这也与新传闻相符。不过他此前也表示首款设备不会是眼镜,因此智能眼镜可能会在晚些时候推出。此前的消息也曾提及OpenAI正在开发一款入耳设备,但在这次的传闻中缺席。
与当下的AI抢人大战类似,OpenAI眼下也正在掀起一场“AI硬件工程师”的挖人热潮——目标正是消费电子巨头苹果。
双向奔赴的“挖苹果热潮”
根据对知名简历网站LinkedIn进行分析,自OpenAI收购io后,OpenAI从苹果挖人的热潮进入了更高峰。
今年迄今为止,OpenAI已经从苹果招募了20多名消费硬件方向的员工,其中不乏效力苹果15年以上的老员工。
知情人士透露,在某些情况下,OpenAI以远高于他们在苹果的薪酬挖人,主要得益于OpenAI授予员工的股票价值可能超过100万美元。与此同时,对于苹果设计部门的老员工而言,这也是他们与“老领导”重逢的机会。
OpenAI收购io后,io联合创始人、曾在苹果效力25年的iPhone、Apple Watch产品设计主管Tang Tan加入OpenAI,担任公司首席硬件官。Tan因为能将艾维团队构思的设计转化为可大规模制造的产品,在苹果公司内部备受尊重。
io的交易也促使许多苹果员工主动联系OpenAI寻求跳槽。
据熟悉这些员工想法的人士透露,一些在苹果负责硬件产品的资深员工对从事品类的渐进式变化感到厌倦,并对苹果的官僚作风感到沮丧。这些人还表示,过去一年苹果股价表现平平,也导致员工收入承压。
当然,苹果在消费电子市场的地位,并不意味着挖苹果员工就能确保成功。
最近的一个失败案例就是Humane,该公司招募了大量苹果硬件和运营方面的专家,但随着产品发布后风评崩塌,公司的命运也戛然而止。
前苹果工程师、iPod和iPhone开发成员、后创立智能家居初创公司Nest的Matt Rogers表示:“仅仅因为你在一家拥有数十亿美元资源和世界顶级人才的大公司里做出过某些东西,并不意味着你在外面做同样的事就更有资格。我很多苹果同事都去创业了,几乎所有人都彻底失败了。”
非常有趣的是,苹果公司似乎也对OpenAI的挖角感到警觉。知情人士称,苹果公司上个月突然取消了每年在中国举行的制造与供应链团队会议,因为苹果高层担心这个会让太多高层长时间离开加州总部,而此时正需要他们留在总部以阻止更多员工跳槽OpenAI。
彩蛋:中国供应链意料中登场
不出意外,不论是制造音箱还是眼镜,中国制造产业链都是地球上最佳的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OpenAI似乎也准备“顺着苹果趟出来的路往下走”。
周五的爆料称,知名“果链”公司立讯精密已拿下至少一款OpenAI设备的组装合同。知情人士称,OpenAI还接洽了组装AirPods、HomePod和Apple Watch的歌尔股份,寻求为其未来产品供应扬声器模组等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