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在杭州举办的一周年庆典暨2025烽火世界杯总决赛上,《三角洲行动》官方宣布国服DAU突破3000万(两个月增长了1000万)。
就在前几天(9.17),随着S6“烈火冲天”赛季上线,《三角洲行动》首次登顶iOS畅销总榜,Steam版本同时在线人数目前也突破23万的新高。
虽然是首次登顶,但并不出人意料。因为自《三角洲行动》上线以来,始终是外界关注腾讯的焦点之一,无论是每个季度的财报,还是实时统计的收入观察,《三角洲行动》一直呈现出稳定上扬的趋势。
用一整年蓄势爬坡登顶,也意味着一段新的开始。
蓄势待发的曲线
与腾讯其它核心长青产品不同,《三角洲行动》并不是一上来空降TOP10,反而通过先把DAU做大,然后带动产品收入增长成长路线。
一年前,产品上线后第一次(2024Q3)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摩根大通的分析师就提出了一个略显尖锐的问题:“从iOS平台的排名情况来看,这款游戏的盈利情况似乎有点不尽如人意,尽管玩家的游戏时长和留存率都比较高。目前出现的这种情况更多的公司在盈利时机策略方面的问题,还是盈利设计方面的问题?”
当时腾讯首席战略官的回答是,“《三角洲行动》的盈利情况实际上很不错,比一些现有的大型多人对战游戏刚推出时要好得多。你在数据中没有看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三角洲行动》是我们首款同时在移动端和PC端上线的大型游戏,而从我们投资的公司所反映情况以及该游戏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用户在移动端,但绝大部分收入是在PC端产生的,这是你所获得的数据中体现不出来的。不过请大家放心,《三角洲行动》的盈利状况相当不错,不管是从用户使用情况的角度,还是从盈利角度来看,以及支付收入方面,我们都对此很满意。”
回头来看,“先着重提升用户参与度、增加用户数量,然后再逐步实现盈利”这个定位获得了成功。无论是移动端还是PC端在一年内不断攀登高峰,自去年12月PC版上线以来,《三角洲行动》在海外刮起的旋风完全不亚于国内市场。
为什么《三角洲行动》能够获得成功?
这个问题,其实《三角洲行动》研发团队,天美J3工作室总经理Leo之前接受外媒采访时有过回答。
首先选准方向,不要太硬核,介于街机射击和硬核射击之间的战术射击。这种定位决定了玩家上手门槛不高,同时通过不同模式和赛事体系增加耐玩性和策略博弈的上限。
其次,加快更新速度(几乎两个月一次),加大更新内容(地图、载具、模式、武器),让玩家时刻有内容可玩。结合极致的运营服务,任何BUG在24小时解决,密切关注KOL和玩家社区,甚至是一对一回复。
例如这次S6赛季就更新了战场新地图“断层”、新侦察干员“银翼”、长弓溪谷新增了随机事件“森林山火”包括对新赛季任务的改革和平衡性的若干优化。
这套研发+运营高效组合拳是很多海外团队都难以做到的,这样的服务和内容更新速度对于海外的玩家而言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而当这样的运维辅结合游戏本身就极其上头的玩法和优质的游戏性时,在海外的成功也就顺理成章。
这次周年庆,制作人shadow还给出了一个回答——“卷真实、卷氛围、卷品质”,背后其实是靠技术优势提升游戏体验来取胜。
包括利用Photogrammetry图像测绘技术、提升单物件模型面数、全场景破坏系统升级以及UE5引擎的全面使用(之前是在黑鹰坠落关卡先尝试),技术本身需要人才和团队经验积累,这其实是研发实力强工作室的一种阳谋——产品更好的体验需要更强的技术能力才能实现,也是一种拉高品类竞争门槛的方式。
登顶后赛事体系的意义和挑战
《三角洲行动》在移动端(畅销榜数据体现)的不断成长其实说明一个现状,移动端用户对于搜打撤玩法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换而言之,《三角洲行动》一周年的努力不仅仅是产品成功的成绩,还是作为赛道领头羊做大蛋糕的行业贡献。
事实上今年行业中出现了一大批搜打撤的在研在测新上线的产品,比如鹰角网络的《湍流》,英雄游戏《机械启元》,字节跳动《雾影猎人》还有B站《逃离鸭科夫》PVE搜打撤这些其他细分方向的产品。
蛋糕越大,市场前景越广阔,先要入局分一杯羹的挑战者也会越多。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次DAU3000万是国内市场的数据,《三角洲行动》这一年中很关键的一步其实是出海。
除了上文提到研发+运营高效组合拳保驾护航,另一个重要抓手是电竞体系的完善。当下的电竞市场,在射击品类当中传统的爆破品类和战术竞技品类都有代表性的赛事,但在搜打撤和大战场这两大玩法上,全球性的赛事尚属空白。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赛事规则优化还是赛事观赏性的提升,都需要领头羊的《三角洲行动》自行探索前路。
这次的2025烽火世界杯就是一场尝试,未来覆盖各大赛区的全面战场国际邀请赛以及明年全球、全模式、全赛道的电竞版图构建也正在路上。
《三角洲行动》一周年登顶后的新征程怎么走,玩法和内容迭代上持续努力的同时,很大的看点是对全球赛事生态能够给游戏接下来的全球化发展带来怎样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