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阿里、美团上演新“三国杀” 谁能挟AI Agent卡位未来电商超级入口?

《科创板日报》9月28日讯(记者 黄心怡)2025年下半年,AI对于电商的渗透正在加速进行。面对AI浪潮,如何将大模型与自身业务深度融合,成为了京东、淘宝电商平台的探索重点。

近日,京东零售首次对外公布电商AI架构体系Oxygen。《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今年10月京东APP的下一个重大版本将推出更多的智能化功能,包括智能导购产品 “爱购”、商品的虚拟现实3D呈现等。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集团产品委员会主席胡喜向记者介绍,目前基于京东JoyAI大模型,训练了多个专业模型,包括预测模型、生成式推荐模型和多模态模型(VLM)等。这些模型不仅是技术工具,而是构成了智能电商的”大脑”和决策中枢。

为了构建下一代智能电商平台,京东还将开发各种功能型智能体,如商品展示智能体、采销智能体、客服智能体、营销智能体等。这些智能体将协同工作,共同推动电商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我们已经开放了多智能体协作框架OxyGent和Oxygent-9N-xLLM大模型推理引擎,未来会有更多技术对外开放。” 胡喜称。

《科创板日报》记者还了解到,京东正在深化商品呈现技术,特别是在XR与3D领域。例如,探索如何用3D技术展示口红、实现虚拟试衣、以及进行3D直播——即在直播过程中将所有商品完全虚拟化呈现,让观众获得直观感受。

胡喜表示,这些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规模化和商业价值。具体来说,制作一个商品的3D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脚本,往往耗时数月且成本高昂,导致模式难以持续。

为此,京东打造了一个基于大模型的AI 3D编辑平台,旨在加速3D内容的创建速度,并与场景结合。用户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即可快速生成所需的3D内容,从而实现商品3D呈现的大规模生产。

除了京东外,淘宝美团等也在加速布局AI电商。比如淘宝推出“AI助手”、AI万能搜和AI找低价功能,通过多轮对话实现商品搜索、个性化推荐与比价服务,提升用户购物效率。美团上线独立C端智能体“小美”,聚焦外卖点单、餐厅推荐等本地生活服务,基于用户历史偏好提供智能化交互体验。

谈及电商平台的AI布局,艾媒咨询创始人兼CEO张毅表示,各家主要基于自身战略发展的需求,以及不同的企业基因展开差异化竞争。

“比如,京东以OxyGent架构作为核心,走的是全链路智能路线。在消费端解决的是传统搜索低效的问题,供应链端主要解决行业、技术标准的话语权等,并从底层开源智能体框架以及推理的引擎。阿里则聚焦全域消费决策辅助,依托高德、饿了么等生态协同的优势,为用户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对于美团而言,本地化是其优势。因此本地生活的AI化是切入口。小美AI基于LBS和用户数据,把商户积累、履约能力作为显性推荐能力,目标是强化本地护城河。”

在张毅看来,当前AI电商赛道仍处在上半场。“大家更多的是在尝试探索中。未来的下半场,更多地在多模态交互的深化、跨场景的数据打通,以及通过AI推荐的透明度、用户隐私数据等等,来催生新的行业规范,从而影响巨头的技术路线。”

谈及大模型在电商领域的落地挑战,胡喜在采访中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大模型的幻觉现象依然是最大的问题点,难以得到确定化的结果。“目前,智能体更适用于不确定性的问答场景。比如客服、销售预测等。不少业务如果需要更为确定化的呈现,那么采用智能体就不太合适。”

胡喜坦言,京东在内部推进智能体落地时会以较为务实的态度。“智能体的概念是挺好的,但必须考虑其落地的可能性。我们不会目前就下断言,认为Agent就是未来的应用程序,至少现阶段还未达到。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