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在与记者交流时提到,AI(人工智能)等赛道仍处早期阶段,他仍然看好人工智能的发展。
在9月28日的“2025天府智能产业生态大会”上,正式发布的“供给清单”与“需求清单”涉及AI应用、智能体、大模型、算力等多个领域。燧原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向记者表示,AI应用、智能体等发展会推动算力需求,特别是国产算力的场景化平台。
“供给清单”涉及多个大模型与智能体
9月28日,以“天府聚势 智链未来”为主题的“2025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发布了算力、数据集和语料库、基础硬件、大模型、智能终端、AI应用六大细分赛道的“供给清单”与“需求清单”,为企业精准对接资源、深化合作搭建清晰路径。其中,产业需求清单覆盖四川13个地市,共发布129项产业需求,预计将释放超200亿元投资与合作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供给清单”涉及多个大模型与智能体。比如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制图平台、基于TaoChat智能交互方式的绘图工具、调度智能模型的人工智能多模态知识底座等。
涉及大模型与智能体的“供给清单”都无法绕开算力、数据等底座。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强化算力资源供给支撑,同时提到以场景和行业痛点为牵引,强化算力、数据等要素协同,加强对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等数创企业培育。
“AI场景应用类似于电动车,支撑算力的基础设施就类比充电站。”燧原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向记者表示,大模型与智能体的发展会增加对算力资源供应的需求,特别是融合算力设施的场景化平台。
他向记者举例,前不久在成都高新区完成验收的国产化AI视频基础设施平台项目,就提供了35P国产算力支撑,涉及从算法开发、模型训练到场景应用。该平台在2022年就已试运行,因为要配合智慧城市运行的需求,主要针对工地、城市安全、重大场所、交通等场景。
比如工地,AI可自动识别未戴安全帽、危险区域闯入、裸土未覆盖等行为;在未来科技城,AI实时监测道路积水、烟火险情,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在街道,系统能智能发现店外经营、生命通道占用、消防隐患等问题,自动推送给城管人员。据徐建介绍,试运行期间,已累计产生超9万条告警事件,识别准确率超90%,处置率超90%,部分场景治理效率提升近10倍。
“现在这类平台比过去有很大变化,在于国产算力芯片和AI加速卡的崛起。”徐建表示,在人工智能尚未爆发之前,过去的智慧城市平台不具有“推理”或者摄像头AI解析等功能,也就没有算力需求,“智慧城市以前用CPU(中央处理器)存储数据,现在GPU(图形处理器)实现实时分析决策”。即便在人工智能爆发后,由于国产芯片与海外芯片在稳定性等方面存在差距,大规模应用国产芯片的算力中心迟迟未出现,比如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掉线等问题。尽管当前国产算力生态仍面临开发者习惯与稳定性优化问题,但一些算力基础应用设施平台的涌现,已经证明国产化的突破,“这个平台的国产算力满负荷运行,证明可用性是一大进步”。
算力池优化会促进新应用
上述有关人士表示,AI应用爆发(如智能体、个性化推荐)将推动算力需求几何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次产业生态大会发布的“需求清单”包括消防、机器人、虚拟电厂、灾害应急等多个产业的智能体项目。
比如AI辅助消防业务场景,在指挥调度时,通过AI精准生成调度方案。其中提到,技术路线上要支持DeepSeek、Qwen、视觉计算等AI大模型,结合高质量消防业务数据集构建智能体。在硬件上,满足国产化架构和算力需求。
城市智慧数字人同样需具备大模型开发与调优能力,尤其要做到数据本地化部署。
“你可以理解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之后,周边就需要更多的充电站。只是说我们行业管这个充电站叫算力池。”徐建表示,算力池优化做得越好,产品的新应用就会产生更多。
《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在强调算力供给中提到,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支持地方协同参与、共同建设,在国家统一标准指导下,推动全国算力资源有序池化,并网运行,打造集算力统筹监测、统一调度、弹性供给、安全保障于一体的新型算力网基础设施。引导各类算力资源与数创企业需求高效精准对接,鼓励国家枢纽节点面向数创企业提供低成本、广覆盖、可靠安全的算力服务,降低算力使用门槛。
在这次大会上,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也介绍了“息壤”异域算力服务平台四川节点,进一步完善全省算力基础设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