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调整新能源车购税减免技术要求 插混、增程纯电续航里程门槛提至100km

财联社10月9日讯(记者 张屹鹏、刘阳)在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行将按原计划减半征收之际,主管部门调整了相应的技术要求。

10月9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下称“公告”),对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有关技术要求进行了调整。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为,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续驶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由此前的43公里调整至不低于100公里。此外,根据《公告》,2025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减免税目录》且符合本公告技术要求的车型,自动转入2026年第1期《减免税目录》,不符合要求的车型将从《减免税目录》中撤销。

“此次调整是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续航快速提升,发动机增程技术进步,确保政策与技术发展同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财联社记者分析表示,“同时,通过提高技术门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淘汰落后产品,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稳定企业对政策的长期预期。”

《公告》中纯电动乘用车电能消耗量限值标准从《GB 36980.1—2021》更新为《GB 36980.1—2025》。新标准(2025版)于今年5月30日发布,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尽管并未明确具体能耗,但新标准(2025版)明确,“为推动电动汽车节能降耗,我国于2018年发布了针对纯电动汽车的能量消耗量限值标准。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及测试工况的变化,标准中的技术指标已不能满足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的需求。鉴于此,有必要修订GB/T36980-2018以不断适应技术的新变化及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预计对(纯电动乘用车)能耗要求更为严格,意味着车辆需要进一步提高能效才能满足免税条件。”有行业人士表示。

除纯电动乘用车,《公告》最显著的变化为上述提及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续驶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与历史政策相比,2026-2027年新技术要求相应车型的纯电动续驶里程由此前的大于等于43公里大幅提高132%,至100公里,基本达到当前主流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水平。

此外,针对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2026-2027年新技术要求按车辆整备质量进行了分档。其中,“电量保持模式”(即“亏电状态”)和“电量消耗模式”(即“满电状态”)两种工况下新增了“整备质量为2510kg及以上的乘用车”一档,技术门槛更趋合理,以避免因车身重导致能耗无法达标。

2025年1-9月,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累计销量约29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30.7%。其中,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约8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7%。有预测表明,至2030年,国内车市纯电、插混(含增程)、燃油三大动力形式乘用车占比约3:3:3。

“这次调整对于明年1月1号开始减半征收购置税的部分车型提出了更高的能耗要求,肯定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新能源车整体的技术水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另有券商分析师表达了同样观点,“大原则上还是提高技术标准,提高门槛,推动产能出清。”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对非汽柴油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燃料消耗量不作要求。这意味着以甲醇等eFuel作为内燃机的混合动力车型能耗将不受2026-2027年新技术要求的限制,有利于新能源技术路径的多元化发展。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