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一名男孩因使用芥末水浸泡花甲以加速吐沙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一别出心裁的方法,不仅被网友戏称为“厨房邪修”,更因其高效实用而备受赞誉。
据报道,该男孩从网络上了解到将芥末加入水中浸泡花甲的方法,并在父亲的协助下进行了实践验证。结果显示,花甲在芥末水中短时间内便彻底吐沙,烹饪后无沙粒残留,且还带有淡淡的芥末清香。这一效果显著的发现,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话题#小孩哥把芥末放水中让花甲吐沙#一度登上热搜榜。网友们纷纷调侃,要将这一方法应用到螺蛳、蛏子等其他贝类上,并戏称此法为“厨房邪修”。
这一方法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有趣的生物科学原理。据专家解释,芥末中的异硫氰酸酯,尤其是异硫氰酸烯丙酯,会刺激花甲的鳃部神经,促使其误判环境存在危险。为了应对这种“威胁”,花甲会加速收缩闭壳肌,从而排出体内的泥沙及代谢物。这一过程类似于人类的呛咳排异反应,是生物体在面对刺激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与传统盐水浸泡花甲需要数小时相比,芥末水浸泡法仅需10-15分钟即可见效,且能更彻底地清除花甲肠道内的杂质。这一效率优势,使得芥末水浸泡法在烹饪爱好者中迅速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