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腿疼1个月以为缺钙却查出骨癌 后又摔骨折被截肢

10月13日,河南驻马店一名18岁高三男生乐乐的遭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年7月起,乐乐左腿膝盖开始疼痛,其母亲以为是孩子“长个子缺钙”,便连续炖骨头汤为他补钙。然而一个月过去,疼痛并未缓解,乐乐就医后竟被确诊为胫骨骨肉瘤,即俗称的骨癌,且病变范围已达12厘米。

治疗期间,乐乐不慎意外摔倒导致骨折,这一变故使得肿瘤迅速扩散。为保住性命,医生最终决定为他实施截肢手术,并坦言若不截肢,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将极高。乐乐的遭遇令人痛心,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并非个例——许多青少年因腿疼被误判为“生长痛”或“缺钙”,从而延误了骨癌的治疗时机。

骨癌,尤其是骨肉瘤,多发于10至25岁的青少年群体。其早期症状与生长痛、运动拉伤极为相似,但本质却截然不同。据肿瘤科专家介绍,骨癌的疼痛特点具有持续性加重的趋势,初期间歇性疼痛,数周内便会转为持续剧痛,且休息也无法缓解,这与普通生长痛的短暂不适形成鲜明对比。同时,骨癌患者夜间疼痛更为剧烈,严重影响睡眠,而缺钙或生长痛则很少在夜间恶化。

除了疼痛特点外,骨癌还伴随有其他明显症状。患处可能出现肿胀、压痛,皮肤温度升高,甚至能摸到硬质肿块。乐乐左膝的固定疼痛便是典型表现之一。此外,骨癌患者还可能因轻微外力导致骨折,如乐乐摔倒后出现的病理性骨折。

专家指出,生长痛通常表现为双侧、游走性的疼痛,且补钙后可得到缓解;而骨癌疼痛则是单侧固定、进行性加重的,补钙无效。这一关键区别,对于及时识别和治疗骨癌至关重要。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