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一位父亲余先生(部分报道称景先生)的特殊育儿经历引发社会关注。其9岁儿子小景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表现为学习困难、情绪敏感、身体协调性差,而余先生自身也曾是ADHD患者。为避免儿子重蹈自己成长中的困境,三年前余先生毅然辞去月入2万元的工作,今年3月更是为小景办理了休学手续,并报名每月费用高达2万元的特训营。然而,因在教育理念上与妻子产生分歧,余先生最终选择独自承担起抚养和教育的重任。
为了给儿子寻找更有效的干预方式,余先生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徒步计划。他联合另外两组有ADHD患儿的家庭,共7人(含4名儿童),计划于2025年10月1日从湖南慈利出发,用60天时间徒步1000公里至山东聊城。这一行程日均需步行25公里,每周安排1天休息,旨在通过长途徒步提升孩子们的体力、专注力及抗压能力。
在徒步过程中,余先生精心安排了每日行程:孩子们早7点起床,8点准时出发,晚7点结束一天的徒步。途中设有补给点,余先生亲自驾车保障后勤,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除了徒步锻炼,余先生还结合游学补课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休学期间通过教学软件继续学习,做到锻炼与学习两不误。
同行家庭中,另有两名ADHD患儿的家长加入,他们希望通过集体徒步的方式锻炼孩子们的社交能力。令人欣喜的是,在徒步过程中,孩子们之间的冲突明显减少,协作意识显著增强。
经过一段时间的徒步锻炼,小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的体力明显提升,从最初的“走不动就哭”到现在能够轻松完成日均25公里的徒步任务。更让余先生欣慰的是,小景的眼神变得“有光”,情绪稳定性大大增强,规则意识也有所提高。他开始主动帮助拾荒老人,在可能发生冲突前还会亮出“情绪红灯”提醒自己。
医学专家指出,运动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从而短暂改善ADHD症状。但专家也强调,运动干预需结合专业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余先生的徒步计划虽然独特且充满挑战,但他对儿子的爱和坚持无疑为ADHD患儿的家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