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杨欢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弃非 摄
一种说法是,今年,华为终端全面驶入鸿蒙时代,城市亦迎来加速拥抱鸿蒙生态之机。
今天(10月17日),一场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华为软件(成都)生态大会在成都召开。不仅有华为多个条线相关负责人展开分享,更有中国商飞、东方电气、润开鸿、深开鸿、成都鼎桥、新易盛等200余家上下游企业赶赴现场,涵盖终端、工业、行业和生活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自今年5月在成都发布首款“鸿蒙电脑”后,鸿蒙生态在成都的又一次重磅“亮相”。而随着参会生态企业在成都的落地和加码,一场有关鸿蒙生态的深度链接正在此进一步开展。
开源鸿蒙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今年8月,在GIIC联盟华为生态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提到,自“纯血鸿蒙”发布一年多以来,鸿蒙生态已取得重大进展,鸿蒙生态基本好用,应用开发所需的21个分类的中间件已大量适配鸿蒙,生态根基已基本确立。
数据显示,目前,鸿蒙生态已汇聚3100家合作伙伴,生态设备数量突破7.4亿台。多位参会的华为生态企业均提及,开源鸿蒙正在多个行业展开应用,建立起实现“国产替代”的基础。
东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工业手持终端的制造商,推出了多款基于开源鸿蒙的自主可控终端产品。据其相关负责人所说,在国产替代的要求下,该类产品已进入轨交、航空、医疗、石化、央国企制造、电力、政府公共事业等多个领域应用,而对于民营制造领域,由于迁移面临的成本较高、后台软件系统等生态适配难等问题,应用仍在推进当中。
与之类似,现场多个“开源鸿蒙+行业”企业,由于产品往往仅涉及整个制造环节的一个部件,目前主要应用仍以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为主,而要进一步拓宽应用,离不开开源鸿蒙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方。
不过,也有人提到,今年有关安卓系统“闭源”的猜测不断发酵,将有望倒逼开源鸿蒙产品加速向消费端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从参展企业的发展方向来看,开源鸿蒙教育领域正成为热门赛道,聚焦开源鸿蒙普及的蜀鸿会就是其中一例。其创始人唐佐林介绍,他们参与了多款针对开源鸿蒙的教学实验设备和开发平台,以便青少年从零开始学习开源鸿蒙,为鸿蒙生态构建进行人才储备。
而随着AI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展,也为华为生态企业带来新的着力点。
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管理部副总裁王牟江山提到,大语言模型发展的下一个重点,将是各行各业数据接入,以进一步衍生出细分领域的“小模型”,要实现二者转化,需要构建“知识层”。目前,其正在推进相关业务,“速度将会很快”。
推动成都构建全链条生态体系
此次大会落地成都背后,越来越多华为生态企业正在向成都汇聚。
作为前来参会的华为生态合作伙伴之一,江苏润开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超敏提到,其作为专注于鸿蒙方向的专业技术公司及终端操作系统发行版提供商,将在成都落地西南地区的研发总部和营销总部,目前正在勘测和选址。
更受外界关注的是去年6月揭幕的鸿蒙生态(成都)创新中心。目前,其已实现“起步—发展—跨越”三阶段跃升,服务生态伙伴超千家,成为西部鸿蒙生态发展的核心枢纽,有力推动区域数字化进程。
华为和成都的链接还不止于此。如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张春雷指出,从华为成都研究所的设立,到鲲鹏、昇腾、鸿蒙生态系统,华为不断在成都加强工业软件伙伴对接,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在应用中持续创新,在场景中迭代优化。
为何成都能够有此吸引力?
软件产业的基础无疑为成都提供了重要支撑。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提到,成都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中国软件名城”称号,并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深耕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五大领域。
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成都软件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00.0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软件业务收入3551.1亿元,同比增长11.8%。
产业经济发展态势也为华为生态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不少参会企业提到,成都以军工业为代表的多个制造领域,对国产自主可控具有较大的需求,吸引不少企业参与合作。
基于此,此次大会还举办了一场鸿蒙生态合作对接活动,以推动成都建立“技术研发、场景落地、商业闭环”的全链条生态体系,吸引更多鸿蒙生态在蓉加速布局应用;四川天府新区也进行了软信产业推介和政策解读,为生态企业落地和发展提供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