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三号,进入首飞准备阶段,可用于大型星座组网!

据央视新闻,近日,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首飞箭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进入首飞的关键准备阶段,可用于大型星座组网。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据介绍,此次试验覆盖了火箭整箭水平转运及起竖、推进剂加注、发动机点火及牵制、推进剂泄出等全流程操作,全面检验了火箭首飞各系统及与发射场系统的匹配性,相当于首飞前的一次“彩排”。据了解,此次“彩排”属于朱雀三号首飞试验任务的第一阶段。

朱雀三号大型运载火箭结构系统主任设计师张蕾:第二阶段是以入轨发射为主要的任务目标,同步开展一子级的回收试验,回收试验仅用于验证相关的技术能力。

目前,朱雀三号正按计划实施星罩组合体垂直吊装对接演练,随后将返回技术区,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级回收开展各项准备。

朱雀三号大型运载火箭结构系统主任设计师张蕾:接下来将基于试验数据开展全面的复盘与状态恢复,进一步细化流程和预案,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第二阶段的工作,力争两项试验能够圆满成功。

朱雀三号是我国面向大型星座组网任务自主研制的一款大运力、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采用不锈钢作为箭体主结构材料。

火箭一二级箭体直径4.5米,整流罩直径5.2米,全箭长66.1米,起飞质量约570吨,起飞推力超过750吨,可在执行轨道发射任务后自主高精度返回,在回收场实现软着陆并重复使用。

另据央视财经,近期,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激发商业航天创新活力,促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已规划发射上万颗卫星,计划在未来提供覆盖全球的网络服务。

9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在此之前的7到8月,我国多型火箭接力6次发射,将47颗低轨互联网卫星部署入轨,刷新了国内卫星互联网高密度组网的发射纪录。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卫星制造端和火箭发射端联动配合,初步形成了卫星互联网批量交付、发射能力。

银河航天工程师孙朋朋:打造了100公斤至2000公斤级卫星的完整制造链条,产线可以满足年产100颗到150颗中型卫星的研制能力,研制周期缩短了80%,让批量造星成为可能。

而火箭方面也在显著提升入轨能力。长征八号甲火箭近期连续两次成功发射,面对低成本、高频次的发射需求,火箭进行了诸多适配改进。

业内人士表示,面对上万颗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需求,当前行业苦于缺乏大运力和低成本的组网火箭。

9月15日,天龙三号火箭一子级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成功进行了静态点火试验。

火箭一级配置了9台液氧煤油发动机并联工作,总推力超800吨,刷新了国内商业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纪录。这也是一款有望实现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超20吨的大型液体可回收火箭,计划年内首飞。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央视财经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