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2 日消息,科学家 Björn Hjaltason 于当地时间 10 月 16 日晚在 Facebook 群组“Skordýr á Íslandi”(冰岛昆虫)发帖称,他在 Kjós 镇的 Kiðafell 自家花园中捕捉到了三只奇怪的飞虫,并上传照片求鉴定。
帖子一经发出便迅速引起关注,随后由冰岛自然历史研究所(Icelandic Institute of Natural History)的昆虫学家 Matthías Alfreðsson 确认,这些蚊虫属于 Culiseta annulata 种,这是该物种及蚊虫在冰岛本土的首次被证实记录。
研究所于当地时间 10 月 20 日正式公布了这一发现,强调这可能与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升高有关(冰岛以往被视为全球极个别没有蚊子的地区之一,另一个是南极洲)。
冰岛自然科学研究所昆虫学家 Matthías Alfreðsson 表示,这些蚊子已经具有耐寒特性,可通过在地下室或谷仓等避风处越冬,从而在冰岛气候下生存。
科学家预测,随着气温升高,冰岛将为蚊虫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如沼泽与池塘。然而,由于气候严寒,多数种类仍无法长期存活。研究指出,冰岛的升温速度是北半球平均水平的四倍,冰川正在崩解,甚至在冰岛海域中也出现了原本生活在南部温暖海域的鲭鱼等鱼类。
实际上,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已经有越来越多地区记录到新的蚊虫种类。今年在英国发现了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的卵,而另一种入侵种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则已出现在肯特郡。这些蚊种可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等热带疾病。
相关阅读:
-
《以蚊治蚊:广州释放“绝育雄蚊”对抗基孔肯雅热,周产 500 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