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中医院接诊了一位因连续食用多个柿子而引发肠梗阻的女士,该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柿子食用安全的关注。
据报道,这位女士在短时间内连续食用了好几个柿子,次日便出现腹部剧烈绞痛,难以忍受,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腹部CT检查,医生发现她的小肠内形成了大量柿石,其中最大的一颗如鸡蛋大小,正是这些柿石导致了肠梗阻。
医生指出,柿子中含有较高的鞣酸,尤其是在柿子皮中含量更高。当大量鞣酸进入人体后,容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进而可能凝结成块,造成肠道梗阻。特别是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儿童,以及有胃大部切除术、肠梗阻病史的患者,更应谨慎食用柿子。
此次事件并非个例。此前也有类似报道,一位女士在连续食用柿子和螃蟹后,同样出现了肠梗阻的症状,经过手术才得以缓解。医生提醒,食用柿子时应注意适量,成人每天最好不超过两个,且应避免空腹食用和连皮一起吃。同时,柿子不宜与高蛋白食物如蟹、鱼、牛奶等同食,以免增加肠梗阻的风险。
对于已经出现肠梗阻症状的患者,医生建议应立即就医,通过规范补液、胃肠减压等措施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切除梗阻段肠道。
此次事件再次为公众敲响了警钟,提醒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食用安全和适量原则,避免因贪食而引发健康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