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破局,从“草台班子”到鸟巢加冕,KPL下一程能否交出移动电竞的中国方案?

11月8日晚,国家体育场“鸟巢”灯火通明,62196名观众共同见证了“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的单场电竞赛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诞生。作为首个登陆鸟巢的移动电竞赛事,2025年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年度总决赛在这座双奥地标盛大上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观察到,开赛前数小时,鸟巢各入口就已排起蜿蜒的长队,不少观众特意从外地赶赴这场电竞盛会。场外的消费区同样人潮涌动,从88元的限定纪念章到200元的明信片套装,多款价格不菲的限定周边引发抢购热潮,部分商品在开赛前便已抢购一空。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 郑欣蔚 摄

暮色渐临,鸟巢的璀璨灯光与场内巨型屏幕的炫目光影交织,将现场化作一片沸腾的电竞海洋。经过激烈焦灼的六局对决,成都AG超玩会最终推倒对方水晶,以4∶2的比分锁定胜局。顷刻间,山呼海啸般的激动喝彩席卷全场。在漫天飞舞的金色彩带中,AG队员与教练共同捧起奖杯,成为首支在鸟巢获得冠军的中国电竞战队。

“我们曾被叫‘草台班子’,舞台塌过、设备被大风吹倒过,但这些错误让我们更清楚该走什么路。”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负责人、KPL联盟主席黄承在赛前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回顾KPL九年发展历程,坦言产业的成长没有捷径,而是聚沙成塔的过程。从最初的室内小场馆到如今的鸟巢,背后是中国电竞生态的全方位升级。黄承同时透露,“正在努力搭建一个移动电竞领域的中国方案”。

赛事热度背后:亿级用户规模撑起产业基本盘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赛事吸引了62196名观众到场,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的单场电竞赛事。当晚,场内座位上闪烁着应援棒的光芒,看台区域人头攒动,观众们手持战队应援物,许多还身着支持战队的队服或是主题服饰,翘首以待决战开启。伴随着电竞选手们的亮相,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浪几乎要掀翻鸟巢的穹顶。

电竞生态成熟的根基,源于庞大且稳定的用户生态——10月26日“2025王者荣耀共创之夜”披露的数据显示,游戏国服日活跃用户(DAU)已突破1.39亿,全球月活跃用户(MAU)超2.6亿,相当于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每日登录游戏,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为电竞赛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受众基础。

竞技生态的成熟是核心。针对“王朝战队阻碍联盟发展”的争议,黄承提出他的见解:“成熟的联赛必然有统治级队伍,而挑战者的存在会让竞争更精彩。”

此外,黄承表示,KPL联盟始终强调需结合实际探索路径,其中地域化工作的推进成为关键实践。KPL自2018年启动全面地域化工作,至全部落地耗时近四年。在此过程中,联盟先通过线上运营推动俱乐部与所在地建立更深连接,再联合俱乐部共同推进主场落地,核心目标是让电竞更便捷地触达各地观众,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电竞联赛与传统体育在转播、场馆成本上存在显著差异。传统体育场馆多因社区需求或城市发展已提前建成,使用与转播便捷性有成熟基础;而电竞场馆专业性要求更高,不仅需满足一定空间规模与不同阶段观众需求,还与直播环节深度绑定——需配套整套广电设备,覆盖图文捕捉、安播保障、多维度回放、实时字幕等功能。若完全按此标准推进每个俱乐部主场落地,成本将居高不下。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是做了很多的调整工作,目前还是有一定的成效,我们正在努力搭建一个移动电竞领域的中国方案。”黄承说。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梓桐 摄

用户规模直接转化为赛事热度。据悉,本届KPL年度总决赛门票分两批次在多平台发售,分别在15秒和12秒内售罄,刷新国内电竞赛事售票速度纪录;赛事直播期间,全网观赛峰值突破8.7亿人次,相关话题在微博、抖音等平台累计产生超50亿次讨论,其中“AG超玩会蝉联冠军”“鸟巢电竞名场面”等话题先后登上热搜榜TOP3。

这种热度并非偶然,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电子竞技工作委员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竞产业收入已达263亿元,其中移动电竞占比超过58%;2025年上半年,产业收入同比增长6.1%至127.61亿元,延续稳健增长态势,而KPL作为全球用户体量最大的移动电竞赛事,贡献了其中不少的商业价值。

与传统体育赛事不同,移动电竞的用户以“Z世代”(通常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群)为主,他们更愿意为“情感共鸣”买单——从赛前的战队应援周边,到赛中的实时打赏,再到赛后的冠军纪念商品,形成了完整的消费链条。

85%的购票观众来自外地 “电竞迁徙”拉动城市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鸟巢赛事的意义,远不止一场竞技盛宴。在其背后,是一条涵盖俱乐部运营、内容制作、场馆服务、衍生消费的完整产业链,正释放出强劲的经济拉动效应。

作为赛事核心载体,KPL已培育出成都AG超玩会、重庆狼队、广州TTG等20余家本土电竞俱乐部,其中头部俱乐部年度商业赞助合作品牌涵盖运动服饰、3C数码、快消品等多个领域。

场馆运营则成为产业链的重要节点。记者注意到,本次鸟巢赛事不仅启用了专业电竞转播系统,还配套了沉浸式灯光秀、AR互动等技术;而在KPL的地域化战略下,成都、武汉、上海等城市的主场场馆已成为“电竞文旅地标”。

黄承透露,电竞场馆的运营成本曾是行业难题——专业场馆需配套广电级直播设备、实时数据系统等,初期单场运营成本超百万元,但通过与城市文旅资源协同,目前成本已降低30%,部分主场馆实现季度盈利。

这种跨界融合,让电竞IP(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意内容或品牌)从“虚拟内容”延伸到“实体消费”,形成“观赛—认同—购买—传播”的闭环。2025年上半年,KPL衍生消费成为产业新的增长点。

“85%的购票观众来自外地,这个数据让我们看到了电竞对城市消费的拉动作用。”黄承在采访中提到的这一细节,揭开了电竞赛事与城市经济深度融合的序幕。

社交媒体上,“从新疆坐绿皮火车10余小时赶来”“在马来西亚机场转机直奔鸟巢”“拼车300公里到北京”的观众留言刷屏,形成了独特的“电竞迁徙”现象,而这种“迁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北京的消费增长。

成都的案例更印证了“电竞+文旅”的长期价值。作为AG超玩会的主场城市,成都近年来以电竞赛事为媒介,推出“跟着电竞来成都”文旅路线,串联起武侯祠、锦里等景点与电竞场馆,其全国性电竞赛事承办比例达到了15.3%。数据显示,AG主场比赛吸引超70%省外观赛群体,赛事带动直接消费超1.5亿元,催生小酒馆观赛打卡等新业态。

黄承表示,KPL的地域化战略就是要让电竞“走进城市生活”,目前已有12座城市落地俱乐部主场,未来计划拓展至20座,形成“全国电竞消费网络”。

政策的支持更让这种融合如虎添翼。2024年以来,《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相继落地,明确将电竞纳入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体系;北京提出对国际级重大电竞赛事给予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本次鸟巢赛事就获得专项补贴;广东着力打造广州、深圳“电竞双核”,2025年计划举办电竞赛事超200场;杭州依托亚运电竞场馆资源,推动赛事与夜经济融合,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从6万多名观众在鸟巢的呐喊,到1.39亿日活用户的陪伴,从263亿元的产业收入,KPL九年的发展轨迹,正是中国电竞从“边缘”走向“中心”的缩影。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