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叶晓丹 每经编辑:廖丹
11月8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题论坛之一——“数智健康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论坛以“数智共建·创新引领·健康公平·全球治理”为主题,汇聚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头部科技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健康产业的全球图景与中国方案。
本次论坛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四川新传媒、蚂蚁集团、麒盛科技协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任陆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委主任王江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罗凤鸣,蚂蚁集团首席执行官韩歆毅,麒盛科技董事长唐国海等嘉宾作主旨演讲。

数字互联推动全球健康新格局
此次论坛以“数智共建”开篇,聚焦数字技术与公共健康的双向融合。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们正置身于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之中,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会首次设立“数智健康论坛”,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四川抢抓历史机遇,加速创新步伐,把人工智能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大力推动AI语言模型、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积极拓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
今年10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化人工智能在基层应用、临床诊疗、患者服务、中医药等八个方向24项重点应用,并提出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医疗数据供给、优化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加强中试基地建设、加强科技人才和标准支撑等五方面入手夯实应用基础。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医学创新和医疗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在脑科学与智能医学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指出,脑健康问题正成为全球公共健康挑战之一。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在理解和干预脑疾病方面迎来革命性突破。
“应以‘上善若水’的智慧构建中国AI治理愿景,通过‘人机对齐’技术确保AI行为符合人类价值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委主任王江平说。
从智慧医院到主动健康管理
“数智健康”的核心价值不在看起来有多智能,而在用起来是否有温度。如何利用AI技术,实现主动健康管理,成为此次论坛嘉宾热议的话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罗凤鸣介绍,华西医院已构建基于AI和大数据的智慧医疗体系,实现病历自动生成、影像智能判读、医保合规监测等多项功能。
健康管理领域,华西医院计划通过可穿戴设备等收集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构建个人健康画像,实现“生病前主动干预”的健康管理新模式。
医疗服务模式的革新同样值得期待。“预问诊、AI初步筛查将优化传统诊疗流程,治疗方案实施后的全程跟踪将常态化,而完全自主手术机器人等前沿方向,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探索。”罗凤鸣介绍。
此外,产业界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健康创新。蚂蚁集团首席执行官韩歆毅表示,AI医疗的关键在于普惠化。“AI技术应致力于打造‘值得托付的健康管家’,通过名医AI分身、基层医生助手、‘云陪诊’等服务,让看病更简单、生活更健康。”蚂蚁集团首席执行官韩歆毅提出。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科学研究、服务体系建设与“AI+医疗”的融合创新,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赋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除了下沉,还有出海。
基于当前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实践,数智健康的中国方案也正走出国门。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罗凤鸣表示,一方面华西医院会和欧美等国家的医疗机构合作研发,推进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国内成熟的技术方案也会出海到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协助当地的医务人员提升医疗水平和诊疗效率。
面向全球,华西医院正通过“建设联盟、远程诊疗、人才培养、合作科研”四大路径,将AI质控经验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广。在中非医院联盟框架下,42个非洲国家与10余个中亚国家共享技术成果;与多个国家的医院开展远程会诊,云端部署AI辅助诊断工具;为20余个国家的近百位青年医生提供专业培训。

论坛综合讨论环节,嘉宾们围绕“数智技术与医疗场景融合”“数智健康与未来产业发展”两大议题展开对话。与会者普遍认为,数智健康的发展是一次“生态级变革”:它不仅改变医疗机构的运营逻辑,更推动产业链、资本链、数据链和价值链的重组。未来的健康体系将是一个覆盖“防、诊、疗、护、养”的全周期生态系统,技术创新必须与制度创新、产业协同共同演进。

(实习生张京宝对本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