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至11月7日,「抖音MCN小灶班」在北京、杭州、广州、苏州、长沙等七城联动落地,聚焦纯内容型与内容综合型机构,开展了系列实战为核的培训。
抖音「新芽计划」自25年Q1上线,已成功帮助700+机构实现3000+新作者跃迁;本期「抖音MCN小灶班」重点宣贯了「新芽计划」在Q4的升级,不仅在形式上属业界创新,举措也更具针对性。
针对MCN具体、细碎的难题,「小灶班」系统输出从内容创作到商业变现的全链路方法论,用滴灌式的陪伴,助力MCN机构及新作者突破成长瓶颈,实现从「大锅饭」到「开小灶」精准赋能。
从平台进化的逻辑,随着抖音创作者规模持续扩大和内容赛道日趋细分,既需要大方向、普惠式的政策指引和流量扶持,也需要「1v1」式的精准「加餐」,以适配不同创作者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化诉求。
另一方面,用户的内容消费偏好也处快速迭代之中,审美标准提升,对创作质量与形式创新要求更高;这进一步加剧了MCN机构在战略制定与团队建设方面的压力。
于是,如何为机构与创作者高效指明创作方向、在不确定性中建立可复制的成长路径、实现内容生态与商业效率的双赢,成为抖音平台与机构共同探索的核心。
精准滴灌
机构将「小灶班」中平台的阶梯式陪伴总结为三个节点:「低粉阶段,平台给出明确涨粉策略,包括内容方向和账号包装建议;成长期重点转向爆款复制和粉丝沉淀;成熟期更多聚焦商业变现与IP强化」。这种阶梯式支持,覆盖了创作者的全生命周期。
针对纯内容型机构作者,「小灶班」提炼出一套跨垂类孵化方法论,包含「娱乐网感的爆款逻辑复用、新垂类知识学习、为用户提供获得感与惊喜」三重重点,依托标准化内容SOP,能够在知识科普、历史、娱乐、二次元等垂类实现高效创作。
德一文化旗下的@四次元共鸣机 和@路铭在野 分别是影视综娱乐和历史知识赛道账号,通过「复用娱乐网感+对标账号分析+数据驱动」,均在两个月时间内实现0到10万粉的突破,单条视频最高播放接近1亿。

内容综合型机构作者中,麦芽传媒旗下的美妆博主@宋单单 是本期「MCN小灶班」扶持的典型案例。
其艺术风格被拆解为「艺术视角切入—真人口播讲解—夸张过程呈现—理论结合实战—完美妆容呈现」,成为一套系统的可复用公式。为创作者定制的成长方案,则涵盖内容升级、专业学习、商业对接乃至跨界合作多方面。
「符合人设吗?能强化标签吗?对用户有用吗?」这是机构运营丁雨佳为新入局机构和创作者指明内容优化的「每日三问」。
麦芽传媒MCN总经理徐亚男表示:「从选题方向、共创建议到扶持激励、信心支持,新芽计划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助力」。
此外,「小灶班」还通过设置专项交流环节,邀请「伙伴计划」「合集产品」「作者变现」等业务负责人现场解读抖音的多元变现方式,直面机构商业化过程中的核心痛点。
「滴灌式」精准赋能及实战经验助力下,「新芽计划」成效已在多家机构中显现。
德一文化巩固影视解说优势,从内容深度、垂直度到解说人格化,持续提升内容质量;「从第四季度到明年,我们的目标是再孵化100位新作者」。
麦芽传媒实践了快速试错,「一月内单账号尝试过5次方向」;还在内部推动更灵活的「大中台拆分为工作室」机制,由艺人主导,带动小号孵化和经验复制。
「好的内容生态,是通过精准赋能让每一个创作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径,让每一家MCN在陪伴中走得更稳、更远」。
寻找「确定性」与「新作者」
MCN的生态职责,是以创作者为经营中心,放大创作者特点,做好后端服务。而从诊断答疑、案例拆解到方向指引、变现对接,「抖音MCN小灶班」背后,是机构侧深度参与内容筛选的行业先势。
「抖音需要确定性的优质内容供给,生态需要活力;我们机构需要一条更确定的成长路径,才能走得更远」;徐亚男道出「抖音MCN小灶班」的两个关键,寻找「确定性」与「新作者」。
一方面,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更精准的创作风向和更明确的成长路径是创作者和MCN核心诉求。在「最终为了创作优质内容」的大前提下,徐亚男表示「相比奖励,更重要的是平台给到我们方向,释出信号」。
拥有风向信号,意味着创作的试错成本低、产出效率高,能「实现内容生态与商业效率的双赢,这正是未来的行业方向」。如「新芽计划」的流量助推、热点话题精准推荐,机构运营部⻔都能第一时间接住,迅速转化为创作决策。
对于长期深耕影视综二创领域的德一文化来说,新芽计划的最大改变也是「将不确定因素转化为了确定性因素」。
创始人姚亚恒坦言,在参与「新芽计划」之前,团队同样尝试孵化账号,却常陷入方向模糊、标准不一、政策不明等多重困境。而现在「没有什么绊脚石了,可以专心做好内容」,并且还「少了很多的无效测试成本」。
另一方面,从新芽计划的孵化对象,主要是针对素人、十万粉、百万粉内的潜力新面孔可看出,抖音在有意识地寻找新内容、新作者。
新人孵化能力,向来是衡量MCN机构能力的重要指标,「造血」意味着更多可能。但新人缺少经验化的创作方法和体系化的成长路径,向来素人孵化也都被认为是吃力不讨好的活,投入成本高而成功率低。所以,「小灶班」是平台为MCN和作者们注射的一针强心剂。
从抖音生态看,新作者也代表着新内容。拓宽内容边界,寻找新兴表达,与时俱进。最终指向的,是建构活力的创作生态和平台竞争力。
在《新声Pro》报道《成为创作主力的「抖音一代」,会有属于自己的大师》中,也曾强调过新一代创作者的重要性:「当完全成长于短视频时代的一代人成为内容创作的主力,对他们而言,基于新平台、新媒介和新技术的优质内容创作是一种本能,而并非升级,他们展现出的画面和内容创意,会是传统影像从未有过的」。
新芽计划助力下,仅上一个季度麦芽传媒有16位新作者实现首次跃迁,德一文化也成功孵化超过50位新作者。
产业链长青生命力
今年9月份的「2025抖音创作者大会」中,有超过330家MCN机构参与,是MCN机构首次登上抖音创作者大会。
会上抖音副总裁陈都烨强调,「MCN机构一直是抖音创作生态的重要伙伴,内容型机构则是创作者成长的加速器和优质内容的孵化器;未来一年,抖音将为MCN机构提供全链路的作者成长和变现扶持体系」。
对MCN的重视,源自内容行业的多维度深刻变革——
用户端审美需求变化,对内容获得感的需求已超越单纯娱乐,更需知识增量、情感共鸣和审美价值。去年9月抖音上线抖音精选,孵化出「450分钟讲《红楼梦》」等内容便是一个重要转向节点。今年的抖音创作者大会,也释出「优质内容有更强的生命力,能够穿越周期,拥有更长远价值」的信号。
官方数据中,优质内容播放量增长达到160%,播放时长增长220%,稿均播放时长为普通内容17倍。对MCN机构来说,好内容也是不少机构稳居收入前列、不掉队的关键因素。
特别是,垂直内容成为了当下新的增长引擎。如翻拍语文课本剧情的@郝家豁;将蒙古族文化元素融入创作、复刻《海绵宝宝》《猫和老鼠》等经典动画片的@KANGBA$卓拉;邀请各大高校的学霸们讲题、分享学习经验的@清年阁 等。这些新创作者的内容,往往是行业首创、稀缺选题、拥有表达突破。

姚亚恒在「MCN小灶班」采访中同样表示,「垂类确实比较卷,我们当下的转向就是把内容做深一点,之前偏营销的内容已经不符合优质市场了」。
于是,其旗下账号的影视向创作从信息收集转为剧情深度解析及幕后故事挖掘,「信息增量越多越好,用户看了有获得感」;考虑到影视娱乐赛道女粉更多,运营策略上也更专注于「垂直的女性视角或女性角色」。
但垂直市场意味着专业度和纵深,存在着政策触达不到位、受众变窄、变现模式单一等现实问题。
具体到达人孵化和创作上,传统「大力出奇迹」进行签人、推流的时代已经过气。如何构建一套可确定、可持续的爆款内容孵化机制?垂直赛道如何获取孵化经验降低试错成本?如何尽快摆脱旧模式束缚,跟上平台脚步,抓住优质内容的新红利?这些都是MCN在此次生态升级中需面临的考验。
基于此,我们更能厘清本次新芽计划「抖音MCN小灶班」的意义所在:打通上下游链条,抖音平台与MCN机构共建连接紧密、高效透明的优质内容生产机制,以最大程度激发创作端内容供给活力。在「以质取胜」的市场竞争下半场中,这是行业先声式的一次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