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微综艺,他们连造千万爆款

UP主们,越来越爱自制综艺了。

今年11月,站内“烫门”UP主综艺《下一个是谁》正式官宣第六季,并开启组队之战。这支类同预告片的视频,上线后立即收获了上万次弹幕互动。而在此之前,这部由六名UP主联合投稿的综艺,正片几乎每集都能斩获超500万次播放,被收录进每周必看,显示出其热度。

最近几年,由头部UP主参与的自制综艺正在不断涌现,除了《下一个是谁》外,还有@雨哥到处跑 主导的《青春旅行团》、@小潮team的《羊村》、@牛小豪吖 引领的《豪嘟U逗》、@影视飓风的《破产团建》等。这些综艺集结了各大知名UP主,不仅形成了固定节目,向“栏目化”方向进化,且已凭借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属性,逐渐成为平台内容体系的中坚力量。

从B站近年来的内容生态出发,为什么UP主们纷纷投身自制综艺?这一形态有着怎样的“进化史”?

UP主综艺“演化史”

UP主自制综艺这一概念初具雏形可能还要追溯到《变形兄弟》。2019年4月,@力元君、@老坛胡说、@啊吗粽、@在下哲别 等六名UP主决定开启一场“乡村变形记”,每人拿着50元生活费到乡村生活5天。彼时,作为主导人之一,@力元君 的想法是“要做出让全B站眼前一亮的感觉”。

由于没有提前“踩点”和剧本设计,他们的乡村生活又写作“受难记”,不仅要自己搭灶生火,还要应对各种挑战,比如到邻村蹭饭结果被狗追杀等。但这些“意外”反而让视频呈现出极致的真实感,并缔造了大量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瞬间。

在2019年度B站百大UP主的颁奖典礼上,这一综艺拿下了“最佳栏目奖”,给UP主颁奖的还是知名综艺导演严敏。此后,几名UP主又接连推出了《莽吧变形兄弟》《破圈吧变形兄弟》等续作,并引入了有趣的游戏机制,邀请更多UP主参与游戏,系列作品均收获了不错的数据反馈及口碑。

初代《变形兄弟》对六名UP主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由于节目采取的是多人视角模式,UP主们各自剪辑自己视角的内容并发布,这种“补齐信息差”的形式强化了内容的可看性,同时也将流量回馈给UP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涨粉,甚至有多人拿下了同年B站百大UP主的荣誉称号。其后,@啊吗粽 和@力元君 还继续参演了B站的自制综艺《浮生一顿饭》。于平台层面,这一综艺同样开创了b站up主联合投稿的风潮。

2020年初,@小潮院长 带着“不要做挑战”走入观众视野,由于游戏规则简单、反转性和不确定性都较强,这一系列迅速成为现象级爆款,并作为特色栏目被固定下来。回看这些视频,尽管这类挑战曾陷入“低质”“尬”的众嘲境地,却也是实打实的流量收割机,几乎每期播放量都达到上千万,数据最好的一期更是达到了3900万次播放。

其后,@小潮院长 继续推出《羊村》系列——UP主们需要在一座恐怖别墅中待五天,每晚参加一场游戏,获胜者才能逃离别墅,并邀请@啊吗粽、@高斯Goh、@某幻君、@杜海皇 等UP主参演。

2021年,力元君则携《下一个是谁》杀出重围,这一综艺引入了“限时+组队+通关”的竞技机制,六名UP主齐聚乡村别墅“为素材而战”,五天内每晚通过游戏淘汰一人,最终决出真正的“素材王”。在此之后,@力元君 又邀请@雨哥到处跑 开启了“随机挑战”系列,即通过随机的方式决定接下来做什么。其中,最为知名的是“随机蹭饭”系列,随机到头部UP主家中吃饭。这一系列的第一季以@绵羊料理 作为开端,以B站“一哥”@老番茄作为收尾,同样播放数据十分可观。

图片

《下一个是谁》

不难看出,除“随机蹭饭”系列外,这类综艺游戏化属性明显,本质上是在UP主联动的基础上,加入一定游戏机制,从而制造爆梗、爆点,而节目效果同样依赖于UP主本身是否“有梗”,以及其之间的“化学反应”。

这类联合投稿的诞生源于UP主IP效应的增强,用户对内容的关注一部分转化为对UP主的关注,希望看到更多UP主相关内容,也因此,最初的UP主综艺也局限于有一定粉丝基数的头部UP主之间。

事实上,在平台内容生态不断变化、迭代的几年里,UP主微综艺也在不断“升级”,于创作者层面,捧出了@雨哥到处跑、@力元君 这类专精此道的UP主,还助力@小潮院长 完成了从UP主到团队内容品牌的跃迁。

于内容层面,更多头部UP主的加入,也使自制综艺的内容模式逐渐丰富,逐渐弱化了游戏机制,而将综艺本身当作内容来打造。

比如,@LKS的“谁是猜价王”,——买卖双方将围绕一个个"大有来头"的藏品,进行诈唬与洞察的博弈,并最终角逐出至尊猜价王;

集结了@老番茄、@宝剑嫂 等超头UP主的《青春旅行团》,则由六名UP主各自策划一场旅行,并随机抽取一名导游安排大家的全部行程,在旅行记录里,他们在沙漠里骑骆驼,在西双版纳进行丛林冒险,在阴雨绵绵的海岛看了一场“日出”,缔造了诸多珍贵的旅行记忆;

@我是E噔 的“睡觉挑战” 则是接受粉丝挑战,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睡觉。比如挑战与海豚一起睡觉、在无人的精神病院过夜、在下水道度过一晚等,甚至还脑洞大开,将自己关在笼子子和狼群在一起睡觉。

UP主微综艺往何方去?

2023年,B站UP主@老蒋巨靠谱 曾经发起过一个微综艺企划《以假乱真》,由几位UP主担任评委,面对几位从未见过的选手,通过一轮轮的提问和对话,筛选出其真正的身份。从第一期策划到今年1月,《以假乱真》已尝试过多个方向的选题,例如“从6位富哥中找到真正的财务自由者”“找出藏在6人中的4名母胎solo”“找出6个人中的真正二次元”等。

尽管播放反馈尚可,但栏目依旧因没有赞助商而最终停更。在一次直播中,老蒋剖析个中原因,表示很大一部分源于节目没有固定的人群画像,以及IP量级不够高,甲方合作难度较大等。

但在对于微综艺前景上,他的判断并没有出错。一方面,B站的大盘内容正在由“有想法”到“有技术”“有制作标准”演进,轻综艺恰好处于“轻制作、可量化、有一定娱乐性”的点位,对于已具备IP效应的UP主而言,是一种更轻量化,又具备增长空间的内容形态。

另一方面,对老牌UP主来说,在个人涨粉到一定阶段后,其个人流量都已接近天花板,UP主内容需要升级,就会自然转向团队化产品,从而获取新的叙事空间。而微综艺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强对抗、强标签、强情绪、强传播,更适配B站的推荐模式,也就更容易制造爆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直到现下,依然有大量用户将《变形兄弟》视作UP主微综艺的“白月光”,感慨于彼时UP主真挚纯粹的感情,@啊吗粽 的视频里也时常刷满“你的瑞王”这样因节目效果而制造出的热梗。

对于不同流量层级的UP主而言,微综艺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例如,@影视飓风 的“破产团建”,这种轻量化、强娱乐性的内容,不仅成了账号的流量收割机,同样帮助影视飓风在主账号停更期间维持账号推荐权重。据Tim推算,中国约有8~10亿人对这一内容感兴趣。出众的数据在前,可以说,微综艺已成为Z世代的情绪快消品。

与此同时,UP主微综艺的成熟也为品牌广告提供了另一种形态。此前,聚划算就曾联动@中国boy、@盗月社、@徐大虾 等UP主参演自制综艺“卧底游戏”;@方山厨子 的大学生“恋综”则由永劫无间赞助;在宝剑嫂等UP主参演的《青春旅行团》中,也时而有品牌植入出现。

对于这类能够整合UP主流量的举动,B站显然也乐见其成。此前,在初步嗅到UP主综艺的风向时,平台就曾推出过多款UP主综艺,早期如持续了两季的《故事王》、捧出“阴阳怪气”男团的《欢天喜地好哥们》以及《动物圈的问号脸》,目的在于扩大UP主的个人影响力,以及实现头部UP主之间的流量打通;后期则推出了“哔哩哔哩向前冲”,邀请200名跨越不同分区的UP主进行挑战,今年7月,平台还开放了专题页“UP主综艺大爆炸”,面向全站推介UP主自制综艺。

各中原因并不难理解。一来,B站内容结构不断升级,微综艺便成为承接“轻综艺”需求的最优解,平台需要这类“中层内容”去填补“强娱乐、可以进行用户沉淀”的内容形态。UP主自制的综艺内容更完整,时长相对较长,且具有季播、连载的属性,更容易做成固定栏目,能够成为平台长期的内容资产。

二来,一档10~30分钟的自制综艺,完播率要基本高于普通视频,用户整体停留时长更高,也意味着当平台内容端供给足够丰富,用户会定期“追更”,从而促进用户留存率的提升。另外,在推荐机制下,微综艺也更容易制造爆款,进而带来更多招商机会。

B站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B站总营收达76.9亿元,同比增长5%。同时,日活用户达到1.17亿,月活用户达3.76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112分钟。

过去一年,B站在不断强化自身中长视频阵地的心智,如推出了视频播客,邀请鲁豫、罗永浩等入驻制作长视频播客,而UP主综艺同样是其生态重要的一部分。但如何让其走向精品化、常态化、覆盖更多人群,还需要平台进一步思考。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