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6 日消息,当地时间 11 月 23 日,据美国 CNBC 报道,Reviews.org 的调查显示,美国人目前平均要用 29 个月才换一次手机,时间比 2016 年的 22 个月明显更长。
在消费者和就业市场前景不稳的时期,延长设备寿命的确能在短期内减少支出,不过从长远来看,延长设备寿命的做法可能损害整体经济,尤其是有些企业也开始“赖着不换”。
美联储的研究显示,企业每推迟一年升级设备,生产率大约会下降 0.33%(one-third of a percent),而设备投资差异约占发达经济体之间 55% 的生产率差距。与欧洲相比,美国企业在设备更新上动作更快。研究估算,如果欧洲自 2000 年起能够与美国保持同样的投资节奏,英法德三国与美国的生产率差距将明显缩小。
专家普遍认为,人们与企业坚持使用老旧设备会带来效率损失。
电子设计公司 Thomas Instrumentation 首席执行官 Cassandra Cummings 说,过去十多年网速变化巨大,从 100Mbps 跃升到 1000Mbps,新速度需要全新的硬件支撑,而许多老旧电子设备根本跟不上设计要求。Cummings 指出,为了兼容老旧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常常需要降低运行速度,导致整体性能下降。
Cummings 也承认更新设备的成本很高:未来硬件应该更容易维修、更模块化,让用户可以局部升级,而不必整套替换。Cummings 质疑一味推动升级和替换是否真的能帮助那些财政负担已经很沉重的人。
英国翻新手机销售商 The Big Phone Store 首席执行官 Steven Athwal 指出,设备寿命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旧硬件不足以支撑现在的工作需求,包括重度处理和渲染任务。性能下降、软件老化、电池衰减都会拖慢工作节奏。Athwal 认为,如果维修和翻新行业能得到更多支持,老旧设备完全可以纳入可持续循环经济。
Athwal 表示,只要延长软件支持、提供更充足的零件来源、把维修当作基础设施,二手设备循环会更健康,由此企业无需频繁被迫升级。
Diversified 咨询服务高级副总裁 Jason Kornweiss 指出,一些组织设定多年的设备使用周期,许多员工也觉得内部更换设备麻烦,即便是实质性升级也是如此。由此带来的代价体现在工作效率下降、创新受限以及大量额外工时。Diversified 的调研显示,24% 的员工因设备老旧而不得不加班,88% 的员工认为落后设备压制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