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6 日消息,据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今日消息,2025 中国(广东)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大会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于 11 月 25 日在广东广州召开。会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大湾区十所高校共同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工业软件人才培养改革的联合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
倡议指出,十所高校承诺将秉持“开放、协同、创新、共享”的理念,深入推进工业软件及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加快培养一大批“懂工业、精软件、善融合”的复合型工业软件人才。

目前,广东十所高校已全面启动工业软件人才培养改革,共有超过 40 个专业同步开展培养方案优化改造,新建或改造课程超过 300 门,力推国产工业软件进课堂、进实验、进教材、进项目,年覆盖相关专业学生超万人。
2023 年 9 月,广东省教育厅联合省发改委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关键领域软件人才培养的意见》。2023 年 11 月,华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 58 家工业软件企业、高校院所及行业协会共同组建了“国家工业软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4 年初,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高校工业软件人才培养专项实施方案》。这些行动共同推动广东十所高校开展工业软件人才培养改革。
据工业软件人才培养专家委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兼威海校区校长徐晓飞介绍,初步统计,2024 年 5 所高校开展工业软件人才培养专业改造,已覆盖学生 5500 多名,累计启动 91 门结合国产工业软件的课程建设,教学覆盖 6200 多名学生,其中 42 门课包含国产工业软件实践环节,5900 多名学生参与了各类涉及国产软件的实习实训。
华为、中望软件等广东省多家企业加入工业软件人才培养的队伍,共同为人才培养事业提供教学资源。据华为高级副总裁张顺茂介绍,多款研发设计类核心工业软件已开发成功,涵盖了 CAD、CAE、EDA、CAPP 及 CAM 等关键领域,并带动了整个工具链供应链的成熟。这些软件的研发单位,是高校专业改造、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实习实训的坚定支持者。
附发起倡议的十所高校名单: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