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财人的面相 命里有大财的农历生日尾数5

仙粑

古人留下了很多的识人术,“看相”就是其中之一。

宣和初年,宋徽宗想要攻打辽国,收复失地。朝中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导致举棋不定。

关键时候,宋徽宗派善于绘画的官员陈尧臣,假扮成尚书,出使辽国,并把天祚帝的外貌画出来,一路上的主要地形,也尽收眼底。

打开画像一看,做出了“虏主望之不似人君”的判断,马上发兵。

不论成败与否,通过相貌来判断人生发展的趋势,是很多人的习惯。

民间有一句俗语:“小财看嘴,大富看眼。”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单纯从字面上解释,很肤浅,联系生活实际,推陈出新,就能看到得到财运的方法了。

有大财人的面相

01

第一,嘴若和气,生活贵气。

“小财看嘴”的意思是说,只要动动嘴,得一点小钱,是可以的。

平时,一些奴仆,通过阿谀奉承,也能得到主人的打赏;一些摊贩,通过吆喝,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喜欢,从而带来生意;一些谋士,关键时候开口说话,能够帮助别人化险为夷,自己也能顺势而为。

算卦的人,虽然没有天大的本事,但是靠嘴混饭吃,也是事实。

水浒传》里的李逵,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但是他对宋江,可谓是非常尊重

初次见面,李逵就说:“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

又说:“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

接着,宋江请李逵喝酒,还帮忙支付了赌债。

李逵的几句话,为自己赚了一点小钱。

我们总是说:“物以稀为贵。”

稀缺的,是很贵的。但是言语不一样,就是一些俗套的,讨人喜欢的,也很贵气。充分体现了“以和为贵”。

凡事都往好处说,给人点赞,同时给人笑脸。彼此的关系就会很融洽,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也好办了。

战国时,孟尝君的一个门客,陪同孟尝君出使秦国,靠学鸡叫,导致关门提前打开,留下了美名,还得到了奖赏。

当然,嘴巴除了说话,还可以吃东西。就有人,依靠嘴巴,做了美食家,品尝师,也赚了不少钱。

有大财人的面相

02

第二,眼看远方,财运大气。

人要赚大钱,那就不能耍嘴皮子了,要学会谋局。

眼睛看到的地方,就是眼界。如果一个人发了大财,说明他眼界很宽,人生的格局很大。

战国时,苏秦被秦王奚落了一番,非常懊恼。他认真思考之后,发现了一件大事——要是齐、楚等六国联合起来,不管秦国多强大,也无计可施。

说干就干,他找到燕王,阐述了道理。又去了赵国,他的观点也得到了认可。

一个创意,让他成为了六国的相国,同时领取六份薪水。真的是财源滚滚。他用这些钱,修建了祖屋,还供养了一大家人。

当时,吕不韦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他发现“奇货可居”的创意,把异人扶持成了秦王,自己顺理成章就变成了官员、商人,还写了《吕氏春秋》,大卖一场。

陶朱公凭借自己的远见,做成了财神。他说:“生财之道,开引其机。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这句话,是今天的人说的。但是古人却用行动阐释了。

你的格局太小,那么你就不会赚大钱。比方说,你坚持在乡里做小商品销售,你就是奋斗一生,也局限在乡里的那几个熟人。要是你去省城,那就有很多机会,能做大做强。

大富看眼。其道理就是让我们看远一点,考虑问题全面一点。对于赚钱的套路,要深度解读,看看未来几十年,能否持续下去。

有大财人的面相

03

第三,投资自己,一生争气。

既然人的眼睛和嘴,都可以影响到财富的多少,那么有没有可能,眼睛和嘴巴联动呢?

现实告诉我们,眼睛和嘴巴可以联动,并且我们的五官,身体,都能联动。这就是投资自己的智慧所在。

其一,管好自己的嘴,开口送温暖,闭嘴见修养,吃饭见文明。

反复练习说话,你的发音会更加标准,发言会更加流畅。与此同时,你在吃吃喝喝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会随便参与饭局,胡乱喝酒。

其二,管好自己的眼睛,多发现别人的优点,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看到社会的变化。

眼睛里是风景,那么看任何地方,都不会有邋遢的东西,还能非常理智地对待一切。最不可思议的是,看什么都能和金钱联系起来,都能找到赚钱的思路。

其三,管好自己的身体,积极行动起来,创造发财的机遇。

很多发明家,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之后,也就能够依靠发明赚大钱了。

如果是普通人,想到就做到,就能在某个领域,捷足先登,赚到一笔钱。总是夸夸其谈,说得再好,也没有效果。

其四,管好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的认知。

读书,多动脑筋,多琢磨创业的方法。对外界的一切,都充分认识。很快就能把智慧传递到身体的各部位,形成“境由心生”的人生大格局。

财富从辛勤的汗水中来,从人生的智慧中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因有果。

有大财人的面相

04

柏拉图说过:“第一财富是健康,第二财富是美丽,第三财富是财产。”

显而易见,健康的身体,是财富的最根本。如果你连自己的身体都管不住,眼睛看污点,嘴巴说瞎话,那么你就注定和财富无缘。

人这一生,赚小钱,乐悠悠;赚大钱,喜滋滋;做好事,其乐无穷。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