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 总共有多少开国将军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国将军陈伯钧负责什么
- 为什么洪学智两次奖给将军
- 新中国成立的七十三位将军有哪些
- 陈伯钧将军的妻子是谁
- 中国建国会是什么样
- 陈伯钧为什么是第一将军
总共有多少开国将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国将军陈伯钧负责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伯钧调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
1952年2月陈伯钧受命到达长沙,指挥部队清剿湘西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剿匪任抄务完成后,协助刘伯承组建军事学院。
同年12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1953年任副教育长兼军事学术研究部部长、教育长,1955年任副院长。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袭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11月代理军事学院院长。
1957年10月,陈伯钧调任北京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1962年9月,叶剑英辞去院长职务后,中央军委任命陈伯钧为院长。
陈伯钧还担任知过中央军委训练小组成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陈伯钧(1910年11月~1974年2月),四川达州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开国上将,解放军中略显清高的的军事指挥员和军事教育家。曾参加秋收起义,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属于毛泽东嫡系中的道嫡系。其作品《陈伯钧日记》是研究解放军军史的重要文献。
为什么洪学智两次奖给将军
88年的授衔是中国军衔制度改变后的第一次授衔,只授给现役军人。这次授衔不设元帅和大将,上将为最高军衔。
55年授过衔的现役军人也要再次授衔,洪学智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55年授衔的军人也是得到军委承认的。
新中国成立的七十三位将军有哪些
新中国的元帅加上将军不止73人,以下是元帅、大将、上将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0人: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0人: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共 57人:
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甘泗淇、吕正操、朱良才、刘震、
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克农、李聚奎、杨勇、杨至诚、杨成武、
杨得志、肖华、肖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明仁、陈奇涵、
陈锡联、周桓、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郭天民、唐亮、陶峙岳、阎红彦、
黄永胜、董其武、彭绍辉、韩先楚、傅钟、傅秋涛、谢富治、赖传珠 。
陈伯钧将军的妻子是谁
大家也许不知道,陈伯钧上将还有一位哥哥叫陈国宪,是国民党黄埔军校的早期毕业军官,是抗战将领,在对日作战中牺牲在了黄河边,(因为历史的原因,现在很多国民党抗战将领都不被历史提起和记忆),而且陈国宪将军有一个女儿现在云南,是当时由于抗战需要没有被带在军中,被当时一对云南夫妇收养了,陈国宪将军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河南,她们一直寻找自己的妹妹,但是没有音讯,真希望有一天历史能给更多国民党抗战将领一个公正的评价,因为他们同样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中国建国会是什么样
中国共产党十大元帅
朱 德 彭德怀 林 彪 刘伯承 贺 龙 陈 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中国共产党大将
粟 裕 陈 赓 徐海东 罗瑞卿 许光达 肖劲光 黄克诚 谭 政 王树声 张云逸
中国共产党上将
陈伯钧 陈明仁 陈奇涵 陈士榘 陈锡联 陈再道 邓 华 董其武
傅秋涛 傅 钟 甘泗淇 郭天民 韩先楚 贺炳炎 洪学智 黄永胜
赖传珠 李 达 李聚奎 李克农 李 涛 李天佑 李志民 刘亚楼
刘 震 吕正操 彭绍辉 宋任穷 宋时轮 苏振华 唐 亮 陶峙岳
王宏坤 王建安 王 平 王新亭 王 震 韦国清 乌兰夫 肖 华
肖 克 谢富治 许世友 阎红彦 杨成武 杨得志 杨 勇 杨志成
叶 飞 张爱萍 张宗逊 赵尔陆 钟期光 周纯全 周 桓 周士第 朱良才
中国共产党中将
鲍先志 毕占云 蔡顺礼 曹里怀 常乾坤 陈 康 陈庆先 陈仁麒
陈先瑞 陈正湘 成 钧 程世才 崔田民 邓逸凡 丁秋生 杜 平
杜义德 顿星云 范朝利 方 强 方正平 傅连蟑 甘渭汉 郭化若
郭 鹏 韩练成 韩 伟 韩振纪 何德全 贺 诚 胡奇才 黄火星
黄新廷 黄志勇 康志强 孔从洲 孔庆德 孔石泉 匡裕民 邝任农
旷伏兆 赖 毅 李成芳 李寿轩 李天焕 李雪三 李 耀 李作鹏
梁必业 梁从学 梁兴初 廖汉生 廖容标 林维先 刘昌毅 刘道生
刘 飞 刘浩天 刘金轩 刘培善 刘少文 刘西元 刘先胜 刘兴元
刘志坚 刘 忠 刘转连 卢 胜 罗舜初 罗元发 莫文骅 倪志亮
聂凤智 聂鹤亭 欧阳文 欧阳毅 彭嘉庆 彭 林 彭明治 皮定均
钱 钧 秦基伟 邱创成 邱会作 饶守坤 饶正锡 饶子健 苏 静
孙继先 孙 毅 覃 健 谭甫仁 谭冠三 谭家述 谭希林 汤 平
唐天际 唐延杰 陶 勇 腾海清 田维扬 万 毅 王必成 王秉璋
王道邦 王恩茂 王辉球 王近山 王尚荣 王 诤 王紫峰 王宗槐
韦 杰 温太成 文年生 吴法宪 吴富善 吴克华 吴瑞林 吴先恩
吴信泉 冼恒汉 向仲华 肖望东 肖向荣 肖新槐 谢有法 徐斌州
徐立清 徐深吉 阎揆要 晏福生 杨国夫 杨梅生 杨秀山
陈伯钧为什么是第一将军
谁告诉你或者你从什么渠道得知陈伯钧是“第一上将“?
陈伯钧在1955年授衔的55位上将中排名第35位!虽然上将的这个排名是按照其所在单位顺序排列的,但无论如何没有任何资料可以佐证陈伯钧是“第一上将”,无论是论战功,还是比贡献,还是比历任职务、岗位,陈伯钧都不能算是共和国最优秀的上将。
1955年授衔排名第一的上将是萧克,萧克以其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第一参谋长之历史岗位与贡献,1955只授上将衔,还是有点委屈的。
1988年授衔排名第一的上将是洪学智,他也是唯一的一位1955年、1988年两次获授上将军衔的共和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