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语言中,case是一种解决多条件选择的语句,特别常用于switch语句中。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详细讲解case语句的各种意义。
一、case语句的基本用法
case语句用于在switch语句中实现多个条件选择的功能。switch语句的基本语法如下:
switch (expression) {
case constant-expression:
statements;
break;
case constant-expression:
statements;
break;
default:
statements;
break;
}
其中,expression是被检查的表达式,可以是任何基本数据类型。constant-expression为常量表达式,与表达式expression类型相同。根据expression和case语句中的constant-expression比较结果,如果匹配则执行对应语句,如果不匹配则执行default语句(如果存在)。每个case子句可以包含一系列语句,也可以为空。
二、case语句的嵌套使用
case语句可以嵌套使用,以实现更多细粒度的选择条件。例如:
int i = 2, j = 3;
switch (i) {
case 1:
switch (j) {
case 2:
printf("i is 1, j is 2");
break;
case 3:
printf("i is 1, j is 3");
break;
default:
printf("j is neither 2 nor 3");
break;
}
break;
case 2:
printf("i is 2");
break;
default:
printf("i is neither 1 nor 2");
break;
}
在这个例子中,首先判断变量i的值,如果是1则进入内层的switch语句,根据变量j的值进行匹配,然后执行对应的语句。如果变量i的值是2,则直接输出”i is 2″,如果i的值不是1也不是2,则输出”i is neither 1 nor 2″。
三、case语句的缺陷与注意事项
当switch语句中的case子句非常多时,程序性能会受到影响。因为switch语句一旦进入,就会从头开始逐个比较case子句,直到匹配到一个为止。对于大量的case语句,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方式进行处理。另外,注意以下细节问题:
- case子句必须是常量表达式,不能是变量或表达式;
- case子句中不能定义变量;
- case子句不能重复出现,即同一表达式不能作为多个case语句的判断条件;
- 如果没有default语句,则没有匹配的情况下会跳过整个switch语句;
- 每个case子句需要以break语句(或return、exit等)结束,否则会执行后续的case子句;
- default语句不是必须的。
四、case语句的应用举例
下面是一个实际应用场景的例子:有一个由N个整数构成的数组,需要查找其中第K小的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limits.h>
int findKth(int arr[], int n, int K) {
if (K n) {
return INT_MAX;
}
int minVal = arr[0];
int maxVal = arr[0];
for (int i = 1; i < n; i++) {
if (arr[i] maxVal) {
maxVal = arr[i];
}
}
int range = maxVal - minVal + 1;
int freq[range];
for (int i = 0; i < range; i++) {
freq[i] = 0;
}
for (int i = 0; i < n; i++) {
freq[arr[i] - minVal]++;
}
int sum = 0;
for (int i = 0; i = K) {
return minVal + i;
}
}
return INT_MAX;
}
int main() {
int arr[] = {5, 3, 8, 1, 9, 2, 7, 6, 4};
int n = sizeof(arr) / sizeof(int);
int K = 5;
int kth = findKth(arr, n, K);
printf("The %dth smallest element is %dn", K, kth);
return 0;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case语句实现了一个用于查找第K小元素的算法,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range),其中range是数组元素值的范围,与数组长度无关。基本思路是先找出数组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根据计数排序的思想,统计出元素出现的频数,最后计算出第K小元素的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