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表概述与分析(数仓拉链表概述)

一、拉链表概念英文

链表是一种数据结构,英文名称为”Zipped list”或”Linked Zipper”,简称Zipper。

拉链表是一种特殊的双向链表,每个节点包含两个值,一个是当前节点的值,一个是上一个节点和当前节点之间的值。

二、拉链表的作用

拉链表主要用于流水表和快照表等场景下的数据存储。流水表是指记录时间序列的数据表,比如用户操作记录,访问记录等。而快照表则是记录某一时间段内的数据状态,比如库存快照表等。

相比于传统的存储方式,使用拉链表能够更加方便地查询历史数据,也能够更方便地更新数据状态,同时还能够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

三、数据库拉链表概念

数据库中的拉链表是指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使用拉链表来存储历史数据的一种设计方式。在数据仓库中,拉链表主要用于保留当前状态和历史状态的信息。

在数据库中,拉链表可以用来记录事实表中某个事实记录的变化情况,这里的变化指的是记录发生变更或被删除的情况。

四、流水表和拉链表

流水表中的每个记录都有一个时间戳,可以通过时间戳来查询历史数据,这种方式比较耗时间,而且对于查询某个时间点的历史数据时还需要作聚合操作。而使用拉链表能够更方便地查询历史数据,而不用进行聚合操作。

CREATE TABLE log(
  id INT PRIMARY KEY,
  data VARCHAR(255),
  prev_id INT DEFAULT NULL,
  next_id INT DEFAULT NULL,
  start_time DATETIME DEFAULT NULL,
  end_time DATETIME DEFAULT NULL
);

--查询某个时间点的历史数据
SELECT * FROM log
WHERE start_time@query_time;

五、数仓拉链表

数仓中常常需要记录数据变化的历史状态,而拉链表就是一种用来存储历史数据的有效方式。在数仓建模中,拉链表通常被用来存储异构的数据。比如,一个客户信息表,不同的产品服务里可能存在不同的客户信息表结构,此时可以使用拉链表来存储历史记录。在每一次数据同步过程中,系统会在拉链表中记录当前记录的状态和新的状态信息。

六、拉链表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 能够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
  • 能够更方便地查询历史数据
  • 能够更方便地更新数据状态

缺点:

  • 存储结构相对于传统结构来说比较复杂
  • 对数据插入和删除等操作的消耗较大

七、拉链表 流水表 快照表

拉链表与流水表、快照表的关系:

  • 流水表用于记录时间序列的数据,而拉链表则在流水表的基础上添加了历史记录的功能
  • 快照表用于记录某一时间点的数据状态,而拉链表能够记录多个时间点的数据状态

八、拉链表开链和闭链

当拉链表中的一个节点发生变化时,节点的状态信息需要被记录到新的节点中,同时原节点的信息也需要更新。这时候就需要使用拉链表的开链操作和闭链操作。

--开链操作示例
UPDATE log
SET end_time=@new_start_time   --将旧节点的结束时间设置为新节点的开始时间
WHERE end_time IS NULL          --找到最后一个节点
AND id=@old_id;
INSERT INTO log(ID,data,prev_id,start_time,end_time)
VALUES(@new_id,@new_data,@old_id,@new_start_time,NULL); --创建新节点

--闭链操作示例
UPDATE log
SET end_time=@new_end_time     --将节点的结束时间设置为新节点的开始时间
WHERE id=@old_next_id;
INSERT INTO log(ID,data,prev_id,start_time,end_time)
VALUES(@new_id,@new_data,@old_id,@old_start_time,@new_end_time); --创建新节点

九、数据拉链的概念

数据拉链是指使用拉链表来实现数据变更管理的一种技术方法。

结语:

拉链表在数据存储方案中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数据结构,它能够有效地记录历史数据信息,方便了数据的查询与维护。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权衡其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数据结构存储数据。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