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个网红宠物,好像一个人啊

为什么宁愿养宠物也不养小孩?面对老一辈的灵魂拷问,年轻人常见的回答是:养宠物不用辅导作业、不用报兴趣班、更不用操心考学上岸。

如果现在养宠物的你还拥有这份松弛感,硬糖君建议一定要远离短视频的宠物内容。在那里,新一批网红宠物已经会说“人话”了。它们会使用按钮跟爸妈(饲养员)提出需求、表达感受,偶尔诗兴大发还要“写”点作品。

每当看完这类视频,硬糖君就会想到家里那只会傻吃傻睡的老猫,再佛系也要暗忖“孺子不可教”。上进点的养宠人则早已按捺不住,火速将自家毛孩子送进宠物培训班。据说,有些小猫7天能学会10多个按钮,日常交流不成问题。

卷这件事一旦开始,卷什么、卷到什么程度都不足为奇。在社交媒体,硬糖君甚至刷到过“宠物吃什么才可以做到双商在线”的求助帖,评论区真有人在安利宠物保健品,还特意贴了一篇外文文献作参考资料,怪唬人的。

当宠物卷智商、卷情商成为新的流量密码,也不乏“打假”博主站出来科学揭秘。他们认为宠物根本学不会人类语言,过度拟人化反而不利于成长。不过,这些“正义之士”很快被相关宠物博主打上“蹭热度”“红眼病”的标签,也惹得宠物粉丝们前来撕逼、举报,争议越来越大。

只有一点可以确定:当人类为狗的智商吵成一团,宠物经济必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先学用按钮,再学写作文

能不能做出更多指令性动作,一直是人们判断宠物智商的重要标准。以前小狗只要会作揖、握手就能吸引注意,但架不住狗类里也有工贼。这些年宠物狗疯狂内卷,现在开关门、玩滑板、做瑜伽都算稀松平常。

当然,吃瓜群众心里也清楚,绝大多数宠物技能都是机械记忆下的模仿表演。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饲养员发出固定指令,引导宠物完成动作,然后立马给予零食奖励,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就能实现。

对宠物来说,作揖和做瑜伽其实没区别,都是“获得零食”的一种手段,也都是固定套路的表演。这种学习考验的不是宠物的思考能力,而是主人的耐心程度。

眼下流行的使用按钮就不一样了。理论上说,这要求宠物理解符号的意义,才能真正主动发起沟通,这是更复杂的认知过程。也因此,当一只宠物按下“出去玩”“吃零食”按钮时,它已经拥有成为网红的潜质。

但要成为“边牧停停”(以下简称停子)那样的顶流宠物网红,那它们还需要理解、使用更抽象的形容词:其他小狗按“吃零食”没有得到回应时,往往会选择重复按键或者无奈作罢。“停子”们却会使用“不开心”“委屈”“难受”之类的表达,迂回引导主人达成自己的要求。

不仅可以表达需求,还会制造情绪压力,这也被视作宠物主体意识觉醒的一大标志。很多粉丝相信,人类训练小狗的过程,也是小狗训练人类的过程。这种现象甚至被称作“巴浦洛夫的人”,即当宠物随机按下一个按钮,眼前的人就会条件反射起立。

这种解读正是内容创作者所乐见的。一方面,他们通过粉丝之口证明自己对宠物的爱,不用担心陷入为流量“鸡娃”的负面舆论。另一方面,比起自卖自夸,粉丝口碑更能放大宠物的聪明特质,更能勾起路人的好奇和讨论。代入人类世界,网红童模的爸妈也一样,都在追求不经意就火个惊天动地。

如果说,从使用名词、动词到使用形容词,还只是宠物学会用语言思考的开始。那从单个词语到一个完整句子,再到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就是短视频世界宠物表达的大跃进。“小狗林克”热度最高的一个视频,就是它跟妈妈讲述“梦见小猫生病自己很担心”。别说粉丝对此感到亿点点震惊,弗洛伊德看了都得汗流浃背。

图片

在今天,“送去上大学”是对一个宠物的最高评价,整个宠物赛道开始按智商分配流量。撒娇卖萌就能红的时代已经过去,别说小猫小狗,整个动物世界闯荡短视频之前,恐怕都要先学使用按钮。

人已经嗑上狗CP了

聪明的智商占领高地只是成名的开始,宠物网红要想流量不断、地位永固,还得把人情世故四手拿捏。

想当年,回忆专用小马甲、楼楼、王白菜等初代宠物网红都是靠“人设”吸粉。很长时间里,宠物都是大众情绪的容器,其“人设”也是粉丝想象、二创出来的。新一批网红宠物则不然,它们自身的内心戏就足够多,且擅长通过社交来表达情绪,让广大粉丝能做出更深一层的解读。

宠物情商的极致拉扯先在短剧里上演。此前,AI萌宠题材火热一时,《胖橘复仇记》《比熊殿下她权倾天下》等爆款已经让观众感受过动物世界的爱恨情仇。但这毕竟是“科技与狠活”,剧情浮夸、工业味儿太冲,远不如真宠物好看、好磕。

林克、张啵啵、停子等新一批宠物网红,它们无一不是充满“人情味儿”。林克无法掩饰对妈妈的爱,在日常生活里无数次按下“爱你”,等待被抚摸、被亲近,羡慕得养宠人当场反思人家怎么培养出如此健康的亲子关系。

张啵啵选了自己喜欢的小猫当宠物,出远门回家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找它玩儿,“你家宠物养上宠物”俨然成为新潮流。

图片

停子哥和花生妹的“爱情”更是吸引了大量CP粉。花生妹以前被小狗咬过,一直对社交充满恐惧。在偶然结识停子之后,它才逐渐放下戒备尝试交友,重新探索世界。花生妹的妈妈完整地分享了这段奇妙缘分,吸引很多人写小作文谈感受,单条视频点赞量达到140多万。

治愈救赎的剧情,双向奔赴的关系,以及回避依恋的相处模式,这是一个爆款元素齐备的情感向作品,只是主角变成了狗。“停子好像伟大的引导型恋人”“停子绝育了,这是真正的心理上的喜欢,而不是生理上的喜欢”……结合这些热评来看,粉丝通过有限素材脑补出更多细节、深度解读,也为这段宠物关系增加了更多戏剧性。

图片

不少新粉丝正是由这段亲密关系入坑,通过对比停子跟海盗、好彩妹等其他同伴相处的状态,进一步论证停子忠诚、专一的情感特质。很显然,比聪明的“停子”更惹人喜欢的,是聪明、温暖、偏爱花生妹的“停子”。

有些宠物人情世故起来,山东人都要反省自己缺根弦。硬糖君印象最深的是,有个网红猫咪想吃零食,按一次“零食”之后会不断重复按“爱你”。把求人办事和情绪价值联系起来,多么高级的社交技巧。

图片

给出两三分钟的简单视频,提供一个引导思考的方向,就能产生大量不同视角、不同风格的阐释。到底是宠物情感细腻,还是宠物博主的文案细腻?是宠物拥有“爱的能力”,还是宠物粉丝在幻想“爱的能力”?这些问题产生争议,但同时也制造热度。

宠物经济,也是体验经济

一个明显变化是,当下围观群众对宠物学习的抗拒性明显降低了。以前大家看到宠物秀智商,要么怀疑这是服从性训练的结果,要么就是摆拍的、剪辑的艺术。而现在,他们只会想为什么自己没有一只双商在线的宠物,以及怎样才能拥有一只双商在线的宠物。

这是内容形式变化带来的大众观感转变。林克、停子这些新一代宠物网红账号,多数作品的原始素材就是监控画面,创作者在此基础上还原现场、展开故事。伪纪录片的形式,使宠物内容的可信度大增,让观看的人愿意相信这就是宠物的日常、这就是真实。

外界对宠物学习的态度也因此转变,甚至在“科学喂养”“专业训练”的包装下,这种消费尝试也越来越普遍。一位宠物培训从业者告诉硬糖君,今年不少养宠人主动询问门店是否开设小狗按钮学习课程,他们团队也正在尝试提供这项服务。

这些宠物消费新趋势的背后,则是商业和创作的一次互利共谋。早在2020年,国外一家专做宠物交流按键的品牌商就跟大量视频创作者合作,捧出过一批小有名气的宠物网红。小猫、小狗“开口说话”自此成为一种潮流,随后慢慢渗透到中文互联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宠物学习不再遭遇质疑,新的争议已经不断传来。不乏博主指出,想要知道宠物的真实想法,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肢体语言,而不是让它们学习人类的语言。好事群众围绕“小狗到底懂不懂按钮”展开了激烈辩论,查文献、贴数据、找理论,总之全方位证明这只是一种汉斯效应。

通俗点说就是,“宠物学不会人类语言”。它们之所以会使用按钮,只是根据主人的细微变化做出判断,这种变化可能是人类肉眼不易察觉的。但无论是宠物博主还是宠物粉丝,都无法接受、也绝不认可这样的说法。他们更愿意相信这是在蹭宠物网红的热度,举报也就成了最常用的回击。

图片

观点争议愈演愈烈,恰恰说明这门生意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宠物猫狗数量就超过了1.2亿只,与邻国日本人口数量相当。除了宠物美容、宠物培训等成熟产业外,宠物心理学、宠物夏令营、宠物偶像经济等新赛道也越来越受欢迎。以前大多是名贵品种的宠物才会参加比赛,如今已经有面向所有宠物的舞台大秀,满足饲养员“望宠成名”的养成快乐。

要硬糖君说,花两三千块钱上课,宠物哪怕只学会了“吃饭”“出去玩”,那也算学了新玩意儿。相较之下,掏好几百钱找宠物通灵师,让他们告诉自己毛孩子在想什么,那才真令人费解。怎么,你们是担心小猫小狗半夜打开小红书,吐槽“原生家庭之痛”么!

归根结底,所有宠物的需求,其实都是人的需求。商业竞争不断往情绪价值方向延伸,任何亲密关系都意味着商业机会。不给人类幼崽花钱,那就给宝贝宠物花钱。东亚物种,全部都要卷。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