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刷到@来看苏吧 那条语文课本翻拍视频,忍不住点赞并转发时,可能没有想过,这条百万点赞的爆款视频背后,有专业机构在剧本设计、分镜调度和拍摄执行等环节提供支持。据@来看苏吧 所属MCN机构负责人分享,@来看苏吧 凭借其优质内容,不到4个月就实现了百万涨粉,月收入突破百万大关。
图片源自抖音
这并非个例,从@郝家豁 的细腻剧情到@Coser小烨清 的二次元美学,我们都能看到个人创意与团队协作相结合带来的新可能。MCN机构已然承担起创作者成长陪跑、商业模式探索以及长期价值建设的角色,持续为创作者注入能量,助力创作者产出更优质的内容,赢得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
图片源自抖音
然而,在这些光鲜案例的背后,行业内同样弥漫着不确定性和焦虑。克劳锐《2025中国内容机构(MCN)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显示,61.4%的机构表示寻找新的增长业务比较难。转型困难、孵化新人难、商业增长乏力等问题,已经成为内容型机构普遍面临的挑战。
面对这些现实难题,抖音于9月20日至9月22日在浙江海宁举办2025年抖音创作者大会,吸引了330多家MCN机构到场参与。大会现场不仅有创作者与机构的经验分享,也有平台关于政策和方向的系统解读。
从内容生产到商业化链路,从新作者冷启动到成熟机构升级,抖音给出了一套清晰的行动框架。可以说,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行业对话,也是一次为创作者与机构指路的实践指南。
用户心智时代
内容何以为王
本次大会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平台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优质内容导向”。这不仅是抖音平台的战略选择,也是整个行业的必然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结构和内容消费习惯的变化,用户的注意力正在发生迁移。过去依靠单一搞笑、猎奇内容“博眼球”的方式,已经难以带来持续沉淀的粉丝关系。
相反,能够持续输出专业性、知识性、故事性和价值感的内容,才是留住用户、培养心智的关键。用户不再满足于“看一眼就笑过”,他们希望在短视频和直播中获得“收获感”和“共鸣感”。
然而,对于不少机构而言,帮助创作者持续打造优质内容并不容易。大部分机构尚未形成稳定的高质量内容生产机制,依旧习惯“押宝爆款”,寄希望于单个视频带来流量激增。但这种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正在被放大,一旦失去了爆款,整个增长逻辑就会停滞。
在这种情况下,平台对优质内容的持续扶持显得尤为关键。平台的产品工具和激励政策为机构提供了落地可行的解决方案,使“优质内容导向”从理念逐渐转化为可执行的实践路径,推动行业从“流量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变。
这意味着未来的竞争焦点将不再是“谁更会蹭热点”,而是谁能真正沉淀出长期的优质内容资产。对于机构而言,这是一个挑战,但更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新人冷启动难
如何降低成长门槛
随着优质内容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焦点,创作者和机构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孵化新人难”成为行业绕不开的痛点。
对于大多数MCN机构来说,新作者冷启动几乎是场“硬仗”:如何选赛道、内容方向如何确定、追随哪些热点,几乎只能依靠反复试错。这不仅要消耗大量资源,也导致许多潜力创作者在初期流失。
正是基于这一痛点,抖音在2025年第一季度上线了“新芽计划”。这一计划覆盖从内容选题、账号冷启动、热点追踪到成材变现的全链路,给新作者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试点期间,“新芽计划”已经帮助59家机构的新作者完成优质内容0的突破,其中28家机构的新作者孵化成功率超80%。这意味着,创作者不再依赖“运气”跑通第一条爆款,而是有一套清晰、可复用的方法论。
据了解,在2025年第四季度,抖音创作者中心还将上线“机构任务”模块,MCN机构完成任务可以获得丰厚的DOU+券扶持,还有机会解锁平台更多权益,比如专属运营对接、产品权益优先体验、解锁MCN官方榜单上榜机会等。MCN机构可以进入抖音创作者中心报名,报名成功后即可加入官方社群,由平台运营进行培训及成长陪跑,获得更多运营支持和平台资源。
好内容如何换来好收益
对于机构而言,如果说新人孵化和内容创新是立足之本,商业变现就是长期稳健发展的保障。而现实情况是,内容型机构的经营增量不足,收入增长和内容价值并未形成良性对应。很多创作者即使产出了优质内容,也常常面临“有内容,有流量,却难变现”的困境。
针对内容型机构商业化难题,据了解,抖音还将启动内容型作者变现提升项目,通过精准的刻画识别,变现诊断,优质客户直达和专属扶持通道,提升机构新人作者的变现规模和效率,帮助机构和创作者跑通从“内容生产”到“价值兑现”的链路。未来,机构可以通过抖音平台申请参与,在提升内容质量的同时,更好地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
当创作者们不再需要“饿着肚子做内容”,当机构找到新的增长路径,当优质内容获得应有的回报,行业的良性循环就真正建立了起来。优质内容不再只是口号,而是成为平台战略、机构打法以及创作者成长路径的共同核心。
结语
通过专项机构扶持计划以及内容型作者变现提升项目,抖音正在尝试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健康生态。
抖音App,赞106
创作者、机构与平台的协同,让优质内容的可持续生产成为可能,也为行业建立了稳健的发展支点。最终,让行业的竞争回归到“谁能创造更优质的内容”。
内容行业从不缺乏创意与热情,但在流量红利渐渐退潮的今天,唯有优质内容,才是穿越周期的真正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