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之王”跨界光伏:京东方的钙钛矿野心,能撑起下一个十年吗?

每经记者:张宝莲 朱成祥 每经编辑:黄博文

京东方也开始做钙钛矿了?”有从业者惊讶道。

在今年下半年多个展会上,新能源展区频频出现京东方(SZ000725)的身影。由公司研发的1.2米×2.4米薄膜电池搭建起来的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幕墙,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旁边文字如是介绍:BOE(京东方)标准钙钛矿光伏组件,交付效率18.6%,交付功率505W。

这是京东方高调展出的自家钙钛矿光伏产品,除了大尺寸的钙钛矿组件,公司还展示了钙钛矿光伏电动车、光伏地砖等实物产品。在现场灯光下,这些产品展现了弱光发电的优势。

事实上,早在2023年11月,京东方就宣布启动钙钛矿光伏项目。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龙头,京东方是制造手机、笔记本显示屏幕的行家,全球每4个智能终端,就有1块显示屏来自该公司。然而,进军光伏产业,并且还布局下一代最先进的钙钛矿技术,京东方此举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钙钛矿技术一直有着行业公认的难以兼顾稳定性与效率的问题,京东方却自称做钙钛矿光伏有先天优势。“搅局”处于转型阵痛期的光伏行业,京东方图的是什么?

入局钙钛矿,京东方自称有先天优势

“钙钛矿业务方面,BOE拥有先天优势,”近日,京东方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钙钛矿光伏业务是京东方打造“1+4+N”发展架构中“第N曲线”的关键布局。9月11日,在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钙钛矿光伏峰会论坛上,京东方光能总经理寇建龙称,公司业务较2024年已有了关键性突破。

京东方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幕墙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宝莲 摄

2024年,京东方将钙钛矿光伏技术研发纳入研发项目,围绕钙钛矿光伏的效率与寿命提升,开展相关技术与材料研究。项目目标是为实现钙钛矿光伏关键技术突破,寿命改善与效率提升,探索产品化机会,为孵化新业务增长点做好准备。

钙钛矿技术是一种全新路线,与晶硅电池技术存在显著不同。

头豹研究院向记者介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基于钙钛矿结构材料的第三代新型光伏技术,其核心材料为有机—无机混合型卤化物钙钛矿。该电池通过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具备高光电转换效率、低成本、轻质柔性等优势。其在弱光条件下仍能高效发电,适用于室内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被视为传统晶硅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未来光伏技术的潜在主导方向。

一位光伏企业CTO向记者介绍,晶硅光伏与钙钛矿光伏的技术路线区别,可以通俗理解为:一个是物理学家的工作,一个是化学家的工作。

“在钙钛矿的化学成分中,各种基团的钝化机制比较复杂,而晶体硅主要的钝化机制为单一的氢钝化,所以相比于晶体硅而言,钙钛矿比较难同时兼顾稳定性和效率。”上述CTO向记者介绍。

从京东方董事、首席运营官王锡平的话来看,京东方是天然做钙钛矿的“好料”:京东方在显示器件尤其是OLED上累积了工艺能力,钙钛矿光伏是第三代薄膜光伏,京东方用做半导体显示器件的能力来做钙钛矿光伏产品,复用度更高。

据了解,钙钛矿电池在大面积工艺处理上——包括涂布、沉积、PVD(物理气相沉积)及ALD(原子层沉积)等,与显示领域的设备与工艺经验具有相通性。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王建向记者表示:“显示面板制造所依赖的精密镀膜、涂布、激光刻蚀、薄膜封装等核心工艺,以及在大面积、柔性基板处理和大规模量产的良率与成本控制方面的丰富经验,几乎可以无缝迁移至钙钛矿电池的制造中。”

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在近日的投资者交流中介绍,尽管晶硅光伏和钙钛矿光伏都是光伏,但是它们整个加工工艺和过程完全不是一回事。“从理论上讲,钙钛矿是在玻璃上做薄膜,更符合我们半导体的加工工艺;晶硅是从矿到单晶棒切片做削膜这个过程。其实钙钛矿整个加工工艺更符合我们的出身。”

王锡平表示,对京东方而言,钙钛矿光伏的寿命稳定性已经不是大问题,剩下要突破的就是效率,并且今年还要用试验线去挑战世界纪录。“我们很自信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走在第一方阵。”

面板利润薄,钙钛矿业务会是第N曲线吗?

京东方已经是半导体显示行业的全球龙头,出货量在多个领域陆续实现全球第一。而钙钛矿光伏产品在研发和量产上均有很多难题要攻克,京东方为何要做钙钛矿光伏业务?

一方面,按陈炎顺和王锡平的介绍,京东方有做钙钛矿光伏业务的先天优势;另一方面,这也与显示面板行业周期性波动、当下利润微薄,亟需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有关。

2008年,京东方在成都建了第4.5代TFT-LCD生产线,公司彼时年收入仅80多亿元;2018年,京东方的LCD产能与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2019年,京东方迈入千亿营收俱乐部;2022年,根据全球市场调研机构Omdia数据,京东方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五大应用领域液晶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近年来,显示产业渐渐进入存量时代。2024年,京东方显示器件毛利率仅12.76%。这一年,公司营业收入已经接近2000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只有53.23亿元,销售净利率仅2.09%。

2025年上半年,京东方OLED出货量超7100万片,同比增长7.5%。京东方在面对投资者提问时坦言:“出货量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但受市场环境竞争及短期折旧压力影响,盈利能力有待持续提升。”

京东方展台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为了破局,2021年,京东方前瞻性地提出“屏之物联”发展战略,建立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物联网创新、传感器及解决方案、MLED、智慧医工融合发展的“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但直到2025年上半年,显示器件业务仍然是公司最主要业务,其收入占到营业总收入的比重超八成。

在下一个十年,钙钛矿光伏业务会是支撑京东方发展的第N曲线吗?京东方研发的钙钛矿电池技术在行业中又是什么水平?

京东方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1.2米×2.4米(钙钛矿光伏组件)中试线的效率稳定性已通过ITC认证,钙钛矿光伏中试线产品发电效率突破18%,后续将持续提升发电效率。”

据悉,京东方钙钛矿电池类型为单结钙钛矿。

根据公开资料,钙钛矿电池可以分为单结钙钛矿、叠层、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以及全无机钙钛矿。这4种电池类型各有优点,也需克服不同的难题。

赛迪顾问出示的一份报告显示,单结电池是钙钛矿光伏技术中结构最简单的基础形式。它的优点是结构与制备简单,制备成本较低,适配场景灵活。但也面临理论转换效率受限、稳定性差、含铅泄漏风险、大面积制备效率衰减明显等问题。

因此,一些光伏企业选择走叠层电池路线,也就是将两层及以上不同带隙的钙钛矿活性层,或钙钛矿与其他光伏材料(如晶硅)的活性层叠加组成太阳能电池,但是这种电池工艺复杂,要解决层间匹配和电流匹配问题。

王建介绍:“叠层钙钛矿电池(尤其是与晶硅结合的)因其多层结构的复杂性、对隧穿结的高要求、严苛的电流匹配问题及复杂的工艺兼容性,被公认为技术难度最大的路线。它代表了未来光伏效率的制高点。”

隆基绿能(SH601012)便是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的坚定推进者。今年4月,隆基绿能称,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但公司也表示,这是一种未来储备技术,目前并无量产计划。

行业里,钙钛矿产业化进程也在加速。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基地今年6月正式投产,拓日新能(SZ300229)、光伏设备供应商捷佳伟创(SZ300724)也开始布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装备。截至今年上半年,捷佳伟创PVD、RPD设备陆续中标头部企业钙钛矿项目订单,并推出工业级压电喷墨打印钙钛矿薄膜技术。

中商产业研究院称,随着大规模制备工艺和稳定性不佳两大难题被逐渐攻克,预计钙钛矿电池产业将于2026年正式迈入量产阶段,届时渗透率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950亿元。

王建认为,显示企业的进入,将对传统光伏产业构成显著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在BIPV和新能源汽车薄膜电池市场,显示企业的技术优势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可能会对模式相对固化的传统光伏企业造成冲击。

未来,产业格局可能重塑,形成新的分工协作——显示企业专注于高性能光伏器件制造,传统光伏企业发挥其在电站系统集成、渠道和对电力市场理解上的优势。

有备而来的京东方,能够靠钙钛矿实现产业又一跨越与升级吗?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